说起哲学,很多人都对其感到陌生而敬畏,在大众看来,哲学只是一个属于学者的名词,它成天纠缠在抽象概念和晦涩理论中,令人敬而远之。对大众而言,哲学遥远且无用。
《观念图志》或许可以为拉近哲学与大众的距离提供一种可能路径。《观念图志》是赵汀阳的一本哲学漫画集。尽管近些年国内已出版过一些针对普通读者的哲学史通俗读物,但《观念图志》明显在做“异类”的尝试。作者将哲学、逻辑学、经济、文化等领域的诸多观念画进漫画,并配以简短的文字介绍漫画的思想背景。这种尝试一改常见的蜻蜓点水式的哲学史知识性介绍,而将思想的深刻性与漫画的幽默性统一起来。在保留哲学问题意识的同时——哲学自诞生时起就离不开发问——也给读者留下了足够的思考空间。
在赵汀阳看来,做哲学不只是去理解别人说了什么,哲学让人知道什么是问题,然后去寻求一个解法。当然,知道前人说了什么是个前提,赵汀阳本人就是史上诸多先哲的绝佳读者。
赵汀阳还是个漫画家,甚至一些人先知道画漫画的赵汀阳,再知道做哲学的赵汀阳。20世纪90年代开始,赵汀阳便在《读书》《天涯》等刊物上发表漫画作品。他的漫画带有强烈鲜明的个人特点,经常出现一个胖墩儿不动声色却莫名搞笑地演绎着那些著名理论。他也没少在漫画里调侃各位大哲学家。
比如,大头的黑格尔愁眉苦脸地转魔方,双手已然拧成了麻花。确实,不少人试图理解时,会发现黑格尔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法就像画里那双手那么拧巴。
赵汀阳总说画漫画是一种哲学研究之余的休息,不过,正如他欣赏维特根斯坦用平实、朴素、生活化的语言叙述哲学的风格,他的漫画同样具有以有趣、幽默、浅近来表现深刻议题的风格。这种以具象的漫画来讲抽象哲学的方式很有高手四两拨千斤之感,让人看着不吃力还能有所思考。
人的定义是个非常古老的问题。从古希腊时期开始,人们没少在这个问题上动脑筋。有个关于人的定义的说法时常被人们拿来取笑哲学家。曾有人问哲学家,人究竟是什么呢?哲学家回答人是直立行走但没有羽毛的动物。于是有人举着一只被拔掉毛的鸡站在哲学家面前,问,这就是你说的人吗?
这个笑话在逻辑上玩了点把戏,但人类确实一直在寻找人的本质。有说人是一种“会笑的动物”,有说人是“理性动物”,或者说是“会制造并使用工具的动物”,以及“有语言的动物”。赵汀阳倒是提出了一种定义的方式:人是会逻辑思维的动物,或者人是拥有逻辑性语言的动物。
简单点说,人是会说“不”的动物。否定(“非”)的逻辑关系意味着人的自由意志。其他动物只会出于本能放弃做什么,却不会故意不去做什么。人的语言里包含了“非”这个最基本的逻辑关系。说出“不”的时候,就是人成为人的时候。
如果要给漫画分个类别,赵汀阳认为有两种漫画。一种是讥讽画,专事讽刺,且多数针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些不良现象。另一种是幽默画,并不预设价值观背景,也不背负批判的义务,专注于画面的幽默喜感。
可这种纯粹的幽默到底来自哪里?在赵汀阳看来,幽默来自不合逻辑的荒诞。画面呈现的事情或场景往往是“不存在的”甚至是“不可能的”,但它所表达的精神内涵却是真实的。
比如说,那个在哲学世界里走南闯北的小胖墩儿趴在地上,模仿狮身人面像,从而亲身体会埃及的文化。从事实层面来看,这当然有点荒诞。这种对表面的模仿并不能助益对文化的理解。但囿于表面的刻板印象,而妨碍了对文化认识的例子何其多。被胖墩儿努力拗造型的荒诞逗乐的同时,我们也重新思考不同文化研究的可能性。
当哲学遇上漫画,会发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观念图志》确乎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值得关注的范式。它从问题切入,将思想的深刻隐藏在漫画的轻松背后,并不断为读者提供不同寻常的思考方式。而比起知识,在生活中形成思考的习惯,掌握科学的思考方式才是哲学最想提供给我们的。借由漫画,曾对哲学敬而远之的读者或许从此可以走进哲学的世界,给生活加点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