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1年03月10日 星期三

    何鸣的诗发自内心的波动,记录了她的情感涟漪和精神曲线,因而她把自己的诗集取名为《自画像》。

    诗人的自画像

    王干 《 中华读书报 》( 2021年03月10日   11 版)

        《自画像——何鸣诗歌自选集》,何鸣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20年12月第一版,59.00元

        何鸣不是一个著名的诗人,我以前也很少读过她的诗,引起我共情的是这样一首题为《回乡》的诗歌,开头让我就心里咯噔了一下,写的很像是我的感受:四月的雨落在回乡的路上/掀起的白烟多么甜蜜/油菜花正在熄灭 它们金黄色的蕊/祖母躺在床上目光如炬/枯瘦的手臂伸向我——/儿啊,你们回来了

        这样一首写于1992年的诗歌已经快30年过去了,可是读起来依然充满了新鲜感,或许我在油菜花盛开的前后经常回乡祭祖扫墓,祭奠祖父祖母,先辈们的墓前墓后,都是燃烧或者正在熄灭的油菜花,而清明时节雨纷纷的雨升起的“白烟”凝聚了多少乡思和乡愁,这首诗勾起我的乡思和亲情,戳到我的痛处,是柔软的无名之痛。

        何鸣的诗发自内心的波动,她的诗记录了她相当一段时间内的情感的涟漪和精神的曲线,因而她把自己的诗集取名为《自画像》,也就是说用诗歌为自己描绘一幅精神和情绪的图像。这些诗歌有着“日记”的痕迹,也有随笔的即兴感受,在《流年》一辑中,以《日记》作为篇名的就有两首,更多的篇目多与时间和季节关联,作者在记录时间和季节在岁月转换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或情愫,或哲思,或诘问,或困顿。而在《域外》这一辑中,已经不是时间上的延展和记录,而是通过空间的转换,写人在旅途、人在他乡的另外一种感受,这些诗歌属于游历诗歌的范畴,在中国古人那里,游历诗出过很多的大诗人、大作品,是中国诗歌的高峰也是世界诗歌的高峰。何鸣因为内心的放松,没有比肩这些大师之作的雄心,因而也没有“崔颢题诗在上头”的感慨,她只是真实而敏锐地写下她作为一个女性、也作为一个外来者的感受,因而我们没有读到当代那些游历诗常见的致敬情绪,而是何鸣自己的微妙和切肤的心绪,在域外,在他乡的为自己灵魂的影子折射“自画”而已。

        谢冕先生在为其所作的序言《向微小的事物致敬》中指出,何鸣的诗歌纯粹、自我,没有刻意,也没有故意,“刻意”和“故意”非常准确地描写出何鸣写作的姿态,尊重生活,尊重感受。我想补充一点,就是何鸣除了没有刻意没有故意去表现生活的诗意外,关键在于诗人的内心对生活没有敌意。

        我在读何鸣的诗歌联想到这一问题,何鸣诗集中有一辑叫《素心》,也是与生活和解,与生活和谐相处。素心者,是把自己的内心处于澄明的零状态,素者,是没有色彩,也是没有强加他人的价值取向,回归到生活的自身状态。所以何鸣的诗歌,没有怨恨,没有敌意,那些生活的自在状态呈现出来的日常的美感,是我们触摸可及,也是容易忽略的。当然,是诗意照亮生活还是生活照亮诗意,是一个复杂哲学问题,这些年诗歌节争论不休的问题,其实就是生活本体还是诗人本体的问题。现代性强调诗意照亮生活,其实从现象学的角度来看,生活也会照亮诗意的。我认为,就像月亮和地球,应该是互相照亮的,人的光辉也是互相照亮的,诗歌的本质也是生活的本质。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