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1年03月10日 星期三

    以中国学者的视角书写犹太民族史

    张礼刚 《 中华读书报 》( 2021年03月10日   10 版)

        《犹太人3000年》,张倩红、张少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7月第一版,88.00元

        中国社会对犹太人的认知始于19世纪下半叶。鸦片战争之后,少数睁眼看世界的中国知识分子游历海外,开始对犹太人有所了解,并把犹太人的历史与文化传入国内。民国时期,一些学者围绕犹太复国主义、希特勒屠杀犹太人、犹太人的宗教、中国历史上的犹太人等问题展开讨论,发表了一些介绍和研究性的成果,揭开了国人对犹太人认识和研究的大幕。改革开放后,特别是1992年中以建交以来,中国的犹太研究勃兴,犹太人不仅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也是一般公众津津乐道的话题。

        由于犹太人特殊的历史境遇,如何书写一部犹太民族的历史,一直是摆在学者面前的一个难题。在国外学者中,由于个人立场、经历和地域、时代的差异,犹太史的书写呈现出巨大的不同。雅克·巴纳热将犹太人的历史“充当约瑟夫斯所作历史的延续”,他的作品成为近代早期写作犹太通史的重要尝试;海因里希·格雷兹等人认为犹太人的历史为“苦难与学习的历史”,为犹太历史定下了悲情化的基调;萨洛·巴龙则从宗教和社会角度书写犹太人的历史,认为犹太人的整体生活条件起码不低于周围非犹太人的生活条件,就算遇到极端情况,他们也有能力调整适应,并在此过程中激发出丰富的创造力;西蒙·杜布诺夫从犹太社团出发书写犹太人的历史。这些书写范式为中国学者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最近拜读由著名犹太史研究专家张倩红教授和她的学生张少华合著的《犹太人3000年》,受益良多。与其他犹太史著作相比,该书呈现出以下四个鲜明特点。

        第一,以中国学者的视角书写犹太民族史,满足中国读者需求。犹太民族史上下几千年,涉及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涵盖历史、宗教、政治等诸多内容。作者在深入理解和研究犹太民族史的基础上,突破书写犹太民族史以时间为轴线的传统书写范式,从犹太民族的形成与文化特质、犹太人的散居生活、犹太社会现代化、纳粹屠犹、犹太人的美国梦、犹太复国主义与以色列国家的建立以及当代以色列等七个中国读者较为关注的维度,重点阐释犹太民族从起源到21世纪荡气回肠的苦难史与奋进史,展示犹太民族别具一格的气质和个性,回答人们对犹太人的种种疑问,将犹太人和以色列国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显示了作者深厚的学术修养。

        第二,强调交往在犹太民族性格形成和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性。作者花费了大量的笔墨来梳理犹太民族形成时期的历史,突出其“契约之民”“圣书之民”的特性,在传说和史实交错的历史中揭示犹太民族的宗教和文化起源,以及与异族交往的历程。犹太民族堪称“早熟的民族”,在民族及其文化形成过程中,与西亚北非的诸多族群如迦南人、埃及人、波斯人、巴比伦人、希腊人、罗马人频繁交往,吸收了各族群的优秀文化成果,可以说,早期的犹太文明是建立在中东文明的地基之上的。交往的结果使犹太教从一个地方性宗教演变为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宗教,后来基督教在犹太教的基础上应运而生。伊斯兰教的产生也受到了犹太教的很大影响。在大流散时期,基督教世界的犹太人往往以二等公民的身份与主流社会交往,在夹缝中生存,主要从事小手工业者和小商贩等低贱的职业。但主流社会对犹太人的歧视和限制却锻造了犹太人的商业才能和对财富的独特理解,是促使犹太人成为“天造地设的商业民族”的重要原因之一。而相比基督教世界,穆斯林世界对犹太人要友好得多,犹太人与穆斯林在大部分时间里和睦相处,友好交往。西班牙犹太社团就是一个典型代表,人口增加,经济繁荣,犹太人借鉴穆斯林的文化成果,涌现出一大批有影响力的思想家和宫廷犹太人,犹太人的散居生活进入了“黄金时期”。这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都与以色列复国后的阿犹关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近代欧洲社会转型与发展时期,部分犹太精英走出“隔都”,大胆拥抱理性,接受世俗文化,融入主流社会,犹太文化变得丰富而多元。在与主流社会交往过程中,犹太人将传统与现代因素有机结合,成功步入现代,同时也留下了诸多思想意识和身份问题的困扰。可以说,犹太人的历史就是一部文明交往的历史,交往也是书写和理解犹太民族历史的关键。

        第三,反思历史悲剧对犹太民族的影响和当下价值。犹太民族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命运多舛,在历史上遭受各种各样的苦难。马萨达抵抗发生在公元70年。在罗马军队攻下耶路撒冷之后,大约900多人的抵抗者退守马萨达要塞,在罗马军队围攻下,寡不敌众,这些犹太人最后选择了以集体自杀的方式来捍卫尊严。作者怀着同情之心书写这段历史的同时,分析了这个事件对犹太民族精神建构的影响和在以色列国民教育中的地位。阅读书中的马萨达故事,我们不能不被马萨达战士们追求自由、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的精神所感动。大流散时期,犹太人失去了国土,散居世界,四处飘零,但是他们用文化疆界实现了流而不散。跟随着犹太民族在世界各地流散的艰难步履,我们也仿佛体会到了作为一个“无根的民族”的矛盾和孤立,便更能理解犹太文化在困境中坚持的意义。20世纪,希特勒发动大屠杀,600万左右的犹太人被残忍杀戮。作者不仅仅讲述了大屠杀发生的原因、过程、死亡人数和影响,还展示出屠杀者的残忍、旁观者的冷漠、无辜者的脆弱、抵抗者的无畏等。在此基础上,作者讲述了德国总理勃兰特、科尔等当代欧洲政要对大屠杀的反思与认错。作者不是单纯地描述犹太人的悲惨世界,而是要人们铭记历史,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

        第四,客观分析了犹太人取得的成功与面临的困境。犹太人占世界人口的比例极低,然而在他们当中涌现出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思想家、政界名流、商业大亨、诺贝尔奖得主等精英。涌入美国的贫困的东欧犹太人在教友的帮助下度过艰难时期,融入主流社会,对美国的政治经济产生重要影响。以色列建国之后,犹太复国主义者及其继承者在沙漠中创造经济奇迹,在敌国围堵中成为中东地区的科技和军事强国。犹太人俨然成为一个文化符号,是有钱、善于经商、智慧的象征,以色列国成为中东地区民主现代国家和创新强国的代表。这也是大众关注犹太人的重要原因之一。基于此,作者以史家眼光,从历史发展、文化特质、重视教育、反犹主义、自我超越、与异质文明交往、超前意识等角度对上述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与此同时,作者还看到步入现代社会的犹太人面临着宗教与世俗、传统与现代、同化与认同等诸多困境,还指出当代以色列作为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斑斓国度”,困惑与动荡依旧:一方面,国内民族极端主义、宗教狂热主义兴起,成为国家建构的首要大敌,且东西方犹太人矛盾日益激化;另一方面,阿以冲突不断,中东往往成为大国势力的角力场,导致中东和平进程曲折不断,安全没有保障。

        书中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作者对犹太人教育方法、思想、特点的梳理和总结,透露出犹太人的教育智慧。从犹太人的教育,我们既可以看到犹太人对世俗“富有”目标的重视,也能发现他们在精神领域对真理的追求,这与中国的“仓廪实而知礼节”的古训有异曲同工之妙。作者最后以“不断追梦的务实民族”作为全书结束语,从梦想和务实两个维度总结犹太民族的特性。正如书中写道的:“犹太梦并非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而是建立在实实在在的行动基础之上。犹太人不仅是言辞的强者,更是行动的巨人。犹太人不仅胸怀理想,更有持之以恒去实现理想的务实精神,这种精神得益于犹太传统的滋养和孕育。”中国梦与犹太梦虽然有着不同的含义和追求,但犹太传统崇尚智慧,尊重知识,敢于改革,持续创新,务实追梦,对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我们来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