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1年01月27日 星期三

    改革开放的壮丽画卷

    ——读新近出版的五本武汉改革开放口述史

    周溯源 《 中华读书报 》( 2021年01月27日   10 版)

        提起武汉,人们皆知她是我国中部的最大城市,“九省通衢”;武汉长江大桥气势恢宏,桥头有座巍峨的黄鹤楼;武汉大学风景优美,樱花美丽动人……追溯既往,武汉在近代搞洋务运动成就突出,有汉阳铁厂、大冶铁矿、湖北枪炮厂等多个新式企业,“湖北新政”流誉中外,武汉被誉为“东方芝加哥”;推翻帝制的辛亥革命,就是湖北新军在武汉打响第一枪。新中国建立以后,武汉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武汉进一步发生巨变,许多方面冲在了兄弟市的前面,可圈可点……总之,武汉,不简单!

        近些年来,口述史在我国悄然兴起。当代人话当代史,显得亲切、细腻、入耳,因而深受欢迎。杨卫东、许甫林、郑水平等人主编了几部关于武汉当代发展史的口述作品:《武汉改革开放口述史》(一、二),武汉出版社2018年12月出版,95万字;《口述实录——1988~2018: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30年》,武汉出版社,2019年5月出版,30万字;《武汉改革开放口述实录》(一、二),湖北人民出版社2019年12月出版,80万字。这几部口述史反映了武汉人民在党中央领导下,在湖北省委省政府、武汉市委市政府的率领下,投身大潮,劈波斩浪,攻坚克难,创造了一系列奇迹,将武汉建设成为明星城市的奋斗历程。作为主编之一的杨卫东,武汉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历任武汉市政府研究室副主任、市国资办主任、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国资委主任、党组书记、中共武汉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江汉大学校长等职务,参与了多项改革开放决策的调研、论证和制定,一路走来,熟悉全景。这套口述史亮点纷呈,在此与读者分享二三。

        第一,反映了武汉市40年改革开放的壮阔全景。

        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一个奇迹,从1978年到2017年,中国的GDP从3679亿元增长到82.7万亿元,年均增长9.5%;武汉发展更快,从1978年的GDP只有39.91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1.34万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1.7%,绝对额是改革开放前的335倍!

        武汉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区之一,多项举措创造了全国第一的纪录。例如,从时间看,开风气之先的汉正街,是全国小商品市场的先锋;武汉洗衣机厂首创外协件公开招标,率先打破了计划经济中的行政壁垒;江汉大学带头突破了传统高校的教育体制,开创收费、走读、不包分配的办学道路,帮助更多青年一圆大学梦,并相应弥补了本市发展人才的不足;武汉市政府政策咨询委员会是全国城市中最早成立的决策咨询机构,对政府的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产生了良好影响;改革之初,武汉确立了交通、流通“两通起飞”战略,对冲破计划体制藩篱、打破按部就班熬日子、“一慢二看三通过”、没有紧迫感的局面,探索激发创造活力的市场经济,在全国起到了开路和示范作用。此外,全国第一家企业兼并市场,全国第一家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全国第一家商业上市公司,武汉国有资产管理新模式,国有资本营运经验,“农村家园行动计划”,“三车”整顿管理,“电视问政”,武汉“四大资智聚汉工程”等等,在全国有影响的改革举措总计不下百项。主编杨卫东激动地写道:“武汉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那是激情燃烧的岁月,那是思想放飞的年代,那是敢闯敢干的故事,那是奋发图强的历史。那是武汉人的精神财富,那是武汉人的光荣与梦想。如实记录武汉改革开放的足迹,认真总结40年不断探索的经验,坚定‘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的信念,对武汉的未来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武汉改革开放口述史·序》,第2页)

        第二,反映了领导与民众积极改革、众志成城的场景,彰显出武汉“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精神。

        从口述史中可见历届省市领导抢抓机遇改变武汉面貌的决心,抱定“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与信念,“一张蓝图绘到底”,“咬定青山不放松”,运筹帷幄,上下奔波,精心设计,精准施策,一任接一任地往前赶。省市领导深入厂矿、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实务部门等单位,召开座谈会,摸清市情,集思广益,找好改革开放的着力点,斟酌改革创新的行动方案,抓好改善民生的诸多事项。例如,为了进一步改善三镇交通,决定兴建“万里长江第一隧”(位于武汉长江第一大桥与二桥之间)。为了确保建好“长江第一隧”,经反复论证,最后选定“宁好勿大”的方案。省市领导多次到江底施工现场检查,为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险情出谋划策,排忧解难,制定预案,从不催促工程进度。

        加入国家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地方改革添加活力、提速增效的重要途径。武汉必须尽早进入。为此,省市领导颇费心机,另辟蹊径:坚持“申报和试行两条腿走路、以先行先试促早日获批”,在东湖高新区启动先行先试工作,为成功获批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2016年8月31日,党中央、国务院调整方案,吸收武汉加入。2017年3月15日,国务院印发《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4月1日,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武汉片挂牌运行。自贸区武汉片在审批与服务、创新创业、科技金融、对外开放等方面较快形成了一批可以推广的经验。

        袁善腊先生(曾任中共武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回顾道:“回望武汉改革开放的历史,最具典型意义的是武汉这座老工业城市的成功转型。……认真总结武汉经济转型的进程,可以找出很多有益启示和带规律性的东西,《口述实录》用大量篇幅给我们提供了令人信服的答案,如‘国有资本营运——引领全国的探索’‘武汉的国企改制’‘敢为人先的武汉市工业局体制改制’等篇章,都可以让我们了解到武汉市人敢于创新、敢于打破坛坛罐罐、决不保护落后的气魄,他们勇敢地接受国内外一流企业的冲击和挑战,最终杀出一条血路。现在武汉市钢铁、汽车、石油化工、船舶制造等传统产业继续保持强大竞争力,并已成为国际上著名的科技城、大学城。”(《武汉改革开放实录》(一),第2页)

        从外观上看,武汉最大的变化是城市建设。在长江上修建大桥和隧道,曾是孙中山的梦想,其《建国方略》中有具体设计,也是千千万万武汉人多年的盼望。但是直到1978年,武汉在长江上还仅有一座桥,隧道一条也没有,三镇之间往来很费周折。如今,在长江武汉段已建、在建的长江大桥新增了10座,而隧道除地铁外,还有两条隧道穿过长江,一条穿过东湖。一座座形态各异的桥梁,加上几条隧道,连接两江四岸三镇。武汉桥梁建设以“技术先进”“数量多”“多样性”为中国桥梁史甚至世界桥梁史,书写了新的篇章。其中的天兴洲桥拥有4个世界第一:桥的负荷两万吨世界第一,跨度世界第一(主跨504米),铁路双向有四股(一般桥梁是两股),高铁在桥梁上通行的时速可达250公里。于是有“21世纪世界建桥看中国,中国建桥看武汉”的说法。

        《垃圾场上的生态园——武汉园博园建设纪实》一文则讲述了武汉化腐朽为神奇的典范,通过市民互动参与,将亚洲最大的生活垃圾场改造为鸟语花香、绿树成荫的精品之作——世纪园博园。还有东湖风景区的成功改造、“城管革命”等,都有不少精彩故事。武汉过去在人们的印象中是“光灰的城市,是堵城,管理脏、乱、差”。如今的武汉理顺了城建管理体制,高标准创建“国家卫生城”“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几千个工地加班加点,相继完工,尘埃落定,城市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还有蔡甸区星光村的变化值得称道。10年前该村亏损严重,账面仅有5000元。在党支部书记朱少平带领下,经过10年打拼,今天星光村积累了26亿元的固定资产,拥有1.9亿元现金,村民每户都有一套宽敞舒适的住房,每人有一份社会保障,每户村民有一份股份,每个劳力有一个就业岗位,教育、医疗、水、电、天然气全部免费,村民除按股分红外,女村民满50岁、男村民满55岁,每月可领1500元生活补贴。星光村闻名遐迩,成为令人向往的幸福村,成为武汉郊区村镇学习的榜样。

        第三点,改革创新,人才为纲。武汉市的改革、开放、创新,紧紧抓住了人才这个“纲要”和“牛鼻子”。市委市政府首先狠抓建设一支公正、廉洁、高效的公务员队伍,使干部成为改革开放的骨干力量,同时建设一支勇于担当、乐于奉献、开拓创新的企业家队伍,推进各项人才管理体制改革,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把人才作为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作为社会进步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支撑,聚集了一大批海内外高端人才。《打造人才高地,培植武汉核心竞争力》一文,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市在人才方面所做的改革和取得的成效。武汉成立了全国最早的人才中心,光谷“3551”人才计划享誉全国,通过政府外引内培、高校招才引智等举措,为武汉的改革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武汉“四大资智”聚汉工程》和《治庸问责》,重点介绍了武汉市在人才队伍建设、公务员队伍建设方面所做的成功探索。如今武汉市在校大学生人数在全国位居前列,武汉·中国光谷已成为大学生创业的乐园。

        据杨卫东回忆,武汉的地方人才工作是从江汉大学开始的。当时武汉市用人按计划分配,远远不能满足武汉市各方用人需求,于是市领导决定创办一所新的市属大学。1981年10月,经湖北省政府批准,国家计委、教育部同意,正式成立江汉大学。刚开始江汉大学收费、走读、不包分配、毕业生不算干部身份。这几条尤其是后面一条限制了江大的发展。于是市人事局发了一个17号文件,规定地市和地市以上的人事系统,只要盖上录用干部章,就承认干部身份,全国有效。江大毕业生无论是在武汉还是到外地工作,给他补一个录用干部章,放进档案,所到之处便承认其干部身份。这个变通,突破了当时的人事制度规定,江大一下子搞活了,发展也就越来越快了。

        武汉人才工程还有一大亮点,那就是为了响应2008年中组部的千人计划出台的“3551”人才计划。该计划选在东湖高新开发区启动。即用3年时间、在5大领域、聚集50名顶尖级世界级专家、招收1000名高层次人才。为落实好该计划,市政府提供创新的制度保障、高额的经费支持、浓厚的创业氛围、周到的多方服务。经过10年努力,目前东湖高新区已聚集了10名诺奖得主、61名中外院士、399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82名湖北省级高层次人才、1699名“3551”光谷人才入选者、6000多个海内外人才团队、近1万名博士、6万多名硕士、30多万名本科生,可谓群贤毕至,人才济济。

        武汉改革开放值得称道的地方还有很多,限于篇幅,就不一一列举了。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对于从湖北省走出来的笔者,看到家乡省会城市发展迅速,成就巨大,感到非常振奋。笔者相信,在新时代,武汉人民将乘胜前进,再接再厉,让武汉这座城市变得更加繁荣发达、光辉美丽!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