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0年12月30日 星期三

    敦煌吐鲁番文献“最后的宝藏”首度亮相

    本报记者红娟 《 中华读书报 》( 2020年12月30日   01 版)

        本报讯(记者红娟)12月20日,由中华书局与旅顺博物馆、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联合主办的“《旅顺博物馆藏新疆出土汉文文献》出版座谈会”在京隆重举行。全套书收入旅顺博物馆收藏新疆出土文献的汉文部分,共计26000多残片,是目前所知国内敦煌吐鲁番文献唯一尚未公布的大宗藏品,被誉为敦煌吐鲁番文献“最后的宝藏”。

        国家出版基金规划管理办公室副主任何瑞,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党组成员、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李岩,大连市委宣传部、大连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领导出席会议并致辞,会议由中华书局执行董事徐俊主持。参会的有来自敦煌吐鲁番学、西域历史语言、吐鲁番文献、中古史、书法史、吐鲁番考古、佛道教研究等各领域的专家。

        2018年获得国家出版基金支持、由中华书局出版的《旅顺博物馆藏新疆出土汉文文献》系旅顺博物馆王振芬馆长、中国人民大学孟宪实教授、北京大学荣新江教授领衔,由来自旅顺博物馆、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的科研人员、师生组成团队,花费六年时间全面整理而成的。

        旅顺博物馆收藏的新疆出土文献与现藏日本龙谷大学的“大谷文书”同属于二十世纪初日本大谷探险队在中国西域获得的收集品。大谷探险队获得的西域文物先被带回日本,后来又随大谷光瑞移居旅顺。日本战败后,未及带走的部分被幸运地留在了国内。二十世纪初被攫掠的西域出土品回流到本土,其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这批文献资料经过了跨越一个世纪的整理研究,但因为难度大,直到这次才得到全面的整理公布。

        荣新江教授重点介绍了《旅顺博物馆藏新疆出土汉文文献》的整理经过和学术价值:“旅顺博物馆藏新疆出土文献主要来自石窟和寺院遗址,有些是墓葬出土文物,多是残片。之前整理时都是把残片黏贴在所谓‘大蓝册’‘小蓝册’上。我们根据数字化的图片,在北京据图版来加以整理,采用“图版+解题”的方式,一方面最大限度地呈现出文书原始面貌,使文物‘活起来’;另一方面对每一件残片都进行了定名和解题的工作。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在原本被贴在佛典残片集子的中间,发现了大量道经写本,也发现了大量的经史子集各类图书,还有在佛典中发现大量疑伪经和禅宗典籍,大大丰富了我们对于古代新疆地区特别是吐鲁番地区汉文化传播的认识。对于无法通过数据库定名的文献残片和公私文书,则根据我们多年来整理敦煌、吐鲁番文书的经验,加以考订,或按照古代文书的制度加以定名。比对残片过程中,‘中华电子学会’制作的佛典数据库、以及《四库全书》《道藏》等电子数据库,为本次的比定工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

        这个50人编撰团队六年来穿梭于旅顺博物馆、北京大学等高校、中华书局等地点,疫情期间老教授用小推车将大摞版样从北大西门拉到朗润园办公处校对。其所整理的汉文文献包括从公元3世纪到13世纪千年之间所写的各种佛教典籍、儒家经典、道教文献,以及经史子集各类图书,还有反映中原王朝在吐鲁番地区进行统治的各种官私文书。这批文献残卷的多方面学术价值,在印证古代丝绸之路、阐明中华文化在新疆地区的传播等诸多方面极具现实意义。相较于此前出版的黑白版敦煌文献,专家们充分肯定了此次出版的全彩版32册八开本《旅顺博物馆藏新疆出土汉文文献》为纸媒时代出土文书整理出版物树立了标杆,是敦煌吐鲁番文献中规模最大、学术含量深厚、印刷水平极高的一套。此次联袂堪为学术界与出版界深度合作的典范之作——“学术是公器,功成不必在我”。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