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0年09月16日 星期三

    从“跨艺术”的层面探讨鲁迅小说与其他艺术的关系。

    令人耳目一新的鲁迅小说与戏剧关系的研究

    许祖华 《 中华读书报 》( 2020年09月16日   18 版)

        《鲁迅小说与戏剧关系的研究》,孙淑芳著,科学出版社2020年3月,98.00元

        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鲁迅小说一直都是研究界关注的重点,其研究成果可以说早已达到了浩如烟海的程度。但是,在这些浩如烟海的研究成果中,鲁迅小说与其他艺术的关系,特别是鲁迅小说与戏剧的关系,似乎一直都是研究的难点。之所以这么说,一方面是因为,索诸既有的关于鲁迅小说的研究成果,我们发现,基于小说的规范研究鲁迅小说的成果,占据了总成果的绝大多数,而从“跨艺术”的层面探讨鲁迅小说与其他艺术关系的成果,即从“非小说”的层面研究鲁迅小说的成果,则凤毛麟角。而即使在这些凤毛麟角的研究成果中,关涉鲁迅小说与戏剧关系的研究成果,更是凤毛麟角中的“零光片羽”;在这些偶或出现在学术界的“零光片羽”中,其成果,或者为只关涉鲁迅小说与戏剧某一方面关系的单篇论文,或者仅仅是“随感”似的漫谈,或者干脆生硬地以中国传统戏剧或中国的地方戏剧或外国戏剧的某种规范和特点来“比附”鲁迅小说的特点……研究成果的稀缺,正可以说是这一研究课题“难”的直接结果。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小说与戏剧,无论是就其存在的方式还是艺术规范而言,毕竟属于两种不同的艺术,所以,要在两者的关系框架中透视、研究鲁迅小说,寻找“契合点”难,即使寻找到了契合点,要展开论述而又要尽可能地避免“比附”的弊端则更难。至于要在这样的一种“关系框架”中发现鲁迅小说特有的魅力并提出新的观点,从而为鲁迅小说的研究做出新的贡献,即使不能说是“难于上青天”,至少也可以说是“难上加难”。

        正是在这样的学术背景下,孙淑芳完成了“鲁迅小说与戏剧的关系”这一选题的研究。并且,她还通过对最终研究成果的进一步精练化,将成果的主体部分整理成了《鲁迅小说与戏剧关系的研究》一书。该书主要由两部分内容构成:一部分是鲁迅与戏剧的关系,另一部分则是鲁迅小说与戏剧的关系。两个部分虽然各司其职,其在整个成果中的分量也各不相同,但却都让我耳目一新,因为两个部分不仅闪现出新颖的思想火花,而且呈现出研究者可贵的匠心,直接反映了研究者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反映了研究者学术创新的强劲能力。

        第一部分所陈述的是作为杰出文学家的鲁迅与戏剧的关系。面对这样的问题,孙淑芳重点在两个方面展开了研究,一个方面是对鲁迅知识结构的研究,另一个方面是对鲁迅所积累的戏剧知识在文学创作,尤其是在散文和杂文创作中的作用的研究。这两个方面的研究及其得出的结论,虽为一家之言,但却不仅言之成理、持之有据,而且十分新颖,为我们研究鲁迅本人及其散文、杂文创作提供了新的视角。

        第二部分在第一部分基础之上重在研究鲁迅小说与戏剧的关系。孙淑芳别具新意且言之有据地从鲁迅小说的主旨、人物、艺术三个方面论述了与戏剧的关系,突破了既往此类研究主要基于鲁迅小说与戏剧艺术的某一方面关系的框架,构建了一个较为全面地研究鲁迅小说与戏剧关系的“综合”性框架。就鲁迅小说的主旨而言,学界普遍认为,可以概括为:启蒙、反封建、改造国民性及立人。这些主旨的形成,来源十分广泛。但孙淑芳却从新的视角透视出这些主旨与戏剧的不可忽视的关系。如,目连戏中的反抗意识,外国戏剧中的人文意识等,都被鲁迅有效地吸收并灌注到了自己的小说之中,形成了其情感中爱恨两极的融合,即,无所不爱,不得所爱的悲哀。而对于鲁迅小说的人物与戏剧的关系的论述则具有明显的创新性,尤其是对于与人物密切相关的戏剧因素的论述让人耳目一新,这些戏剧细节很少有人关注到,孙淑芳却由此深入挖掘了鲁迅小说厚重而峭拔的思想与艺术的意义。第二部分研究最为丰富的就是鲁迅小说的艺术与戏剧艺术的关系,孙淑芳从叙事时间、情节结构、表现手法、语言等艺术表现上深入而充分地论述了鲁迅小说融入的戏剧艺术审美特点为其所增加的新的美学特质,及其在主题意蕴的开掘上所具有的表现力。值得一提的是,孙淑芳在艺术这一方面的研究采用了一种较为新颖的模式,即“语言艺术规范-戏剧艺术效果”的研究模式,从而更有利于深入研究作为现代语言艺术典范的鲁迅小说的独特面貌和杰出价值,并进而追踪鲁迅小说巨大思想容量和艺术感染力的“别种艺术”的根源。这一方面的论述还涉及了一些新的研究内容并提出了一些较有创意的新观点,如“鲁迅小说的色彩语码与绍兴地方戏装扮色彩的关系”等。

        此外,该书对于鲁迅小说中的人物与戏剧的直接关系的研究,让我不能不再多说几句,因为该书这一方面的内容不仅新颖,而且巧妙。既往我们在研究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如阿Q、涓生以及其他一些似乎次要的人物形象时,几乎都没有关注过他们与戏剧的关系,也几乎没有关注过他们“唱戏”或“谈戏”的问题,更没有从小说主题或人物塑造的功能方面来探讨这些人物所唱的戏、所谈的戏的问题,而该书不仅关注了,而且在详尽的分析中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凸显了鲁迅小说所表达的深刻主题及其形象塑造的魅力,从更为完整的层面呈现了鲁迅小说,特别是鲁迅小说在主题表达与人物形象塑造方面诸多细节的意义与价值。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