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语罕是新文化运动的先行者,也是中共早期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宣传家和思想家。他一生著作等身,探索革命真理,颠沛流离,居无定所,还不时受到特务的骚扰。王军先生除了两度出版《高语罕传》,他还带着一种崇敬的情感为高语罕校注出版了《九死一生记》(中共党史出版社2018年10月版)。在这本书中,他寻迹到高语罕先生对革命真理矢志不渝的追求。为了能充分掌握史料,王军先后重读了30多种高语罕的旧著,写了两万多字的读书笔记和著作综述,最使他不能舍弃的是高语罕生前未完成的愿望——出版《九死一生记》。可以说,王军做的这两件事,其实就是为了能完整还原一个真实的高语罕,还原一个政治上并不算成功,但是在中共党史上又不能不提的重要人物。
《高语罕传》客观记述了高语罕的一生,显示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尊重。诚如作者所言:“凡高语罕未亲历亲睹亲闻者,绝不敢穿凿附会反失其真。其中穿针引线,筑路搭桥,偶有不能接榫处,方借助其他史料,至于手艺工拙,在所弗计。”严格遵循“真实性”是人物传记所坚持的“本心”,既秉持对历史人物的尊重,也是对人物所处的时代的一种尊重。尤其是高语罕作为许多重大事件见证者、亲历中共建党建团建军的历史人物,必须高度遵循“客观”“真实性”原则,否则,不仅违背人物传记的基本笔法,甚至极易犯政治错误。王军的《高语罕传》两易其稿,请高规格的文史专家多次审稿把关,实属不易。这是需要何等的耐心与毅力啊。
《高语罕传》同样也是一部研究高语罕的学术论著。前文我说到高语罕算不上是一个成功的政治人物,在今天看来,他明明可以通过各种机会攀附到当时的最大的人物,但是他不但不愿攀附,相反,他时时揭人家的短,还不时写批评当局的文章。他的性格决定了他后来的命运。当然他后来的人生遭际,一方面有国难当头、政治黑暗的诸种因素,另一方面也与他个人的信仰与人格的独立不无关系。高语罕作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一生创作、编译了大量作品,据不完全统计,他出版著作36部,发表文章近千篇,文体繁多,文类横贯政治学、哲学、文学、史学等各大门类,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学者。《高语罕传》可以看作是研究高语罕的重要文献索引和史料的集成,相互印证,互为补阙。
《高语罕传》还是一部活跃的民国人物风情史。严肃的史传文学与丰富的社会风物之间并不抵牾,作为活跃在政治舞台和文化中心的高语罕,他所经历的人与事,以及他的所思所想都深深地打上了那个时代的烙印。在《高语罕传》中,我们能清晰地看到民国时期那些活跃在不同层面上的历史人物,比如陈独秀、蒋介石、叶挺等社会高层重要人物,甚至连张恨水这样的人物都有详尽的描述。这是正史中很难见到的境况。可以说,《高语罕传》是对当时社会的又一种客观的描摹,为我们提供了另一幅民国时期的历史风情画。同时,可以通过高语罕本人平视的视角窥见旧时代历史人物的许许多多散轶的往事。该书打破了常规对历史人物的单一性描述,也丰富了正统史传文学的内涵。
最后,《高语罕传》还涉及到民国出版史、军事史、教育史和文化史,有许多历史细节可以追溯。因此,该书不仅仅是高语罕的个人史,还是一部综合史。作品中穿插着高语罕本人写的《九死一生记》也可以看作是他本人的口述史,这也是当时的社会历史的真实缩影。同时,作者的历史考证与高语罕的口述形成了互证的关系,为研究民国史增添了新的史料。从这层意义上说,这本书的诞生,不仅仅丰富了中共党史,也填补了新文学史料和文化史料的空白。此为本书的又一大特色。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高语罕传》当属这样的功夫之作,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