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0年08月19日 星期三

    一部《苏辙行踪考》,半部宋代交通路线图

    王兆鹏 《 中华读书报 》( 2020年08月19日   10 版)

        李常生先生

        李常生先生自去年推出《苏轼行踪考》后,又一鼓作气,写成姊妹篇《苏辙行踪考》,再次问序于我。我是其书写作动机的知情者、写作过程的见证者,故义不容辞。细读其书,深觉有三不可及。

        一曰精神不可及。他的研究、考察和写作过程,极富牺牲精神和专业精神。古往今来,著述多为稻粮谋,而常生先生写数百万字的二苏行踪考,没有丝毫功利目的,既不以此获得稿酬版税,也不藉此换取名声荣誉,纯粹是出于对二苏的热爱、对二苏的崇敬。他不但不以此换取名利,反而为此耗尽了平生积蓄。他原来的职业是房地产开发、建筑规划设计,很能赚钱,生活本来可以过得丰裕安逸,可为了实地考察二苏一生的行踪,自费花了好几百万元,弄得现在生活紧张拮据。《苏轼行踪考》和本书都是自费出版,因为配图多,需要彩印,光是印刷费用就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爱苏轼兄弟者,古今都不乏其人,但很少有人像常生先生这样爱之如命,更罕见像他这样爱之拼命、搏命者。他身体不好,患有严重的糖尿病。虽然病体虚弱,可研究二苏,却特别拼命,每天凌晨三、四点就起来写作,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他给我的微信,说的最多的话题之一是他的健康状况,常常觉得来日无多,希望在有生之年完成苏轼兄弟行踪考后,再写《苏轼苏辙史传》,综合研究苏氏兄弟俩的人生、文学、哲学思想。一年之内,要写出一部五十多万字、七百多幅插图的学术专著,对于年富力强的学者而言,也并非易事,而对于年过七十又疾病缠身的本书作者而言,就更为艰难。可他以搏命的精神,硬是写成了这部专著。

        专业精神,对于学者而言,本无足称道。但对于本书作者而言,却是难能可贵。他原本跟古代文学专业不沾边,本科就读于台北政治大学企业管理系,毕业后一直从事房地产开发,在房地产界打拼30年后,因学术研究的兴趣,53岁又重回校园读书。先是进入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就读市政暨环境规划硕士班;2004年,考入南京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攻读城市规划博士学位,其间跟随中国建筑名师朱光亚教授学习中国建筑。因为对苏轼、苏辙兄弟的特别爱好,想深度了解宋代历史,年过花甲的他,在获得建筑学博士学位后,又转考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读博士。2017年顺利拿到史学博士学位后,又因为研究苏轼兄弟的需要,考入武汉大学,跟随我攻读文学博士学位,硬是把自己的业余爱好变成了专业,“票友”打拼成了专家。

        二曰方法不可及。因为他兼具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专业素养,知识结构完善,能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来研究二苏。这本《苏辙行踪考》,跟《苏轼行踪考》一样,是诗史互证、史地互证、文图互证。

        诗史互证,是用二苏本人的诗歌文章与历史文献相互印证,考察二苏一生的行程路线、生活场地。苏辙的诗歌跟苏轼的诗作一样,带有强烈的日记性、自传性、纪实性特征,与历史文献相互释读印证,可以更深入细致地解读其文本内容,了解二苏的思想脉络、心态情感、人生历程。

        史地互证,不仅仅是历史与地理相互印证,历史典籍与地理方志相互印证,更是以实地考察所得与历史记载、当地传说相互印证。历来古代文学研究,重文献考据,而轻实地考察,而常生先生将地理学、社会学、城市规划研究中注重实地勘查的理念方法应用于古代文学研究。苏辙平生停留之地、居住之所,常生先生都反复多次做过实地勘查、现场体验,以求历史本来之真,证后人传说理解之讹。他的实地考察,不是走马观花、游览观光式地察看人人熟知的名胜古迹、纪念堂馆,而是追寻二苏的脚步,常常去探访那些人所不知、人迹罕至的二苏曾经到达过、描写过的偏僻之地、难寻之所,故多有新的发现,纠正了历代方志和前贤研究成果中的不少讹误。

        更难得的是,常生先生以他做房地产开发的经验和建筑学的专业技能,将实地勘查所得与历史文献互证的结果,自己绘制地图予以可视化呈现,使文图互证,使二苏一生的行走路线和流寓之地的空间位置一目了然,大大强化了历史的空间感,改变了历来有关古代作家生平研究重时间考察而轻空间地理定位的传统格局。

        诗史互证、史地互证、文图互证这三种方法,分开来看,似乎很平常,既不是高精尖的技术,也不是独家不传之秘方,但整合为一,交相为用,在古代文学研究中就相当少见。虽然海外学者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也很重视实地考察,比如日本著名汉学家吉川幸次郎为研究杜甫而重走杜甫路;早稻田大学内山精也教授为研究苏轼而到黄州居住一个多月,实地考察和体验黄州山川形势;台湾中山大学简锦松教授近年来也提倡并身体力行做古代诗歌的现地研究,多次到祖国内地实地勘查唐诗宋词所涉及的交通驿道和地理环境。但像常生先生这样完全自费,如同探险一般去深山野水中寻访二苏的足迹及其遗址,并亲自手绘各种行迹路线图、空间定位图,很是罕见。

        不仅考察地理山川的现貌,还运用考古学方法追溯考察地形地貌的历史变化,比如黄州赤壁之下长江自宋代至今的变化情况、连云港市海岸线自宋代至今的陆地拓展情况、杭州市与钱塘江岸之间的变化情况等,都一一深究。常生先生实地勘查之深入细致,所绘地图之切实准确,运用多学科方法之娴熟贯通,在古代文学研究界,又是不可及的。

        三曰配图不可及。古代文学研究著作,通常插图很少,即使偶有插图,也是点缀。而本书的配图,多达700余幅,约占全书篇幅的一半。绘图不仅数量大,而且种类多,有行踪路线图、地点位置图、城市街坊图、景点分布图、建筑结构图、山川环境图、河流水系图、流域图,有示意图、概念图、简绘图、叠加图、现况图、航拍图,有古今绘画、实景照片等。除了实景照片、古今绘画和航拍卫星图外,其他各类地图都是作者亲自手绘。且不说地图所包含的学术含量、技术含量,仅仅是绘图和地图背后所需实地考察、文献考证的工作量就是巨量的。苏辙一生停留过、生活过的城镇,上自都城,中到州县,下至乡镇,都一一定位考察其具体所在位置、空间结构,并绘图呈现。读者可以对着地图,穿越时空,去感受历史上有关城池的布局、苏辙住所的具体方位。苏辙一生的行踪,北到辽国中京,南达雷州半岛,中及河北大名,山东济南,河南许昌、汝州、商丘、周口,江西高安,安徽绩溪等地,本书作者都追随其足迹,实地探访其行程路线,并绘成行迹路线图。既有从起点到终点的全程路线图,也有局部细化的路段图。过往的古代作家年谱和有关生平考订论著,最多考释作家的经行地点、寓居地点所属行政区划,很少注意考察作家从此地到彼地的行程路线,更罕见把行程路线一一绘在不同图层的地图上。前贤著作偶尔画路线图,也只是示意图,没有周边环境的渲染,更没有经纬度和等高线的标识。一部《苏辙行踪考》,相当于半部宋代交通路线图、城郭布局图。这是前无古人的创举!

        三苏虽然一直是研究热点,相关论著汗牛充栋,但从来没有人像本书作者这样把苏氏兄弟一生的行迹考述得如此清楚,在地图上绘制得如此明白。本书名为“行踪考”,实为“行踪图考”。我最看重、最欣赏的是这些配图,特别是行踪路线图。这不仅对二苏研究极有参考价值,对整个宋代文史研究也极具参考性和启示性。比如,北宋使辽大臣众多,沿途写有不少诗歌作品,但他们走的是什么路线,行程有多远,日期需多长,过去所知有限。仁宗至和二年(1055),刘敞和欧阳修都先后出使辽邦,我一直不知道他俩走的是什么路线。看了本书《北宋时代自宋边界雄州至辽中京大定府路线说明图》就一清二楚了,从北宋边界白沟驿至大定府,途经哪些地方、每段驿路里程是多少,都标得明明白白。再如,北宋时期,从汴京到福建主要走什么路线,我历来也不清楚。我做邓肃年谱时,发现他有一次从汴京回故乡福建沙县,途中经过徽州并留有诗作,但因沿途作品少,不知具体行程路线。看了本书苏辙从开封经杭州到安徽绩溪的路线,也就豁然明白,邓肃应该是先乘船沿汴河、运河南下到杭州,再逆浙江、新安江经桐庐、建德、青溪抵徽州,然后过婺源,越玉山,穿浦城、建阳,回到沙县。了解了苏轼兄弟一生西行北往、东下南迁的路线,也就基本了解了宋人由东至西、由北至南的主要交通路线。我相信,常生先生这两部书,今后不仅会成为二苏研究的必备参考书,也必定成为宋代文史研究者常置案头的参考书。

        此书虽说有三不可及,但可学习,可仿效,可践行。故乐为序,冀广其传。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