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校单身宿舍楼遭遇中秋节,寂寞如烈酒一般弥漫。只有单位发的洋河普曲和六合变蛋才能填补光棍们内心的空洞。洋河普曲在八十年代不算好酒,对于刚走出校门的年轻人来说已相当不错。姚君是来自苏北酒乡的酒徒,一箱六瓶酒旋即告罄,之后就来找我蹭酒喝。
跟我喝酒可以多喝多占,我这点酒量就是个陪衬。姚君喝酒非常认真,虎背隆起仿佛背着一个附加油箱式的储存器,酒经喉咙之后统统归拢到那里。酒瓶见底,姚君意犹未尽,略带血丝的眼睛瞅着我,满是“打人打死,救人救活”的期许。我又从床底掏酒和变蛋,忽然发现:变蛋多乎哉不多矣。变蛋的泥块还在,满盈盈的一筐,但实质性的蛋变到哪里去了?再看酒,感觉短了至少二两明显不足一斤的样子,而且水平参差不齐,瓶盖却都封得好好的。
又喝了一瓶——确切讲是半瓶,这场糊涂酒权告结束。第二天,姚君又来,夜光西沉时方去。如是者三。他喝得踏实,我心里却犯嘀咕。这瓶中“蒸发”的那一部分酒去哪里了?我出门从来不上锁,方便有同事来亲友可以借宿。看来我回家过节期间有人来过,但这酒怎么会少了呢?难道此人有特异功能可以隔瓶饮酒?或者通过气功把酒从我的床底搬运到他床底去了?想起曾经喝过啤酒厂出的“次啤”,倒都是半瓶酒咣当的样子,但那是内部价极便宜的次品。难道洋河酒也出“次曲”不成?
姚君指出,洋河酒有特曲和普通大曲,不知道有没有“二曲”,但质量均是有保障的,肯定没有“次曲”。姚君表示,损害商家名誉权是要负法律责任的。那个年代法学热,姚君言必称“法律责任”情有可原,但是,我这瓶中酒无辜蒸发,总也算个案子吧。
三十多年过去,其间姚君娶了法学专业的太太。我去他家可以喝得酩酊大醉倒头就睡,完全无视他太太侧目。两口子都非常善良,常年照顾一位英年早逝同事的孤女,帮助培养她大学毕业并安排在姚君供职的国家级媒体工作。
聊起当年那个“案子”,君已白发苍茫,我也白发稀疏,即便“追诉时效”已过,姚君仍笑而不语。在座竟有竟然不少是知情人甚至是目击者,只有我一直蒙在鼓里。真相大白之时可浮一大白乎?让我们还原依稀下那个月圆之夜究竟发生了什么。
薛君是一名法医,也是一个酒徒,白皮精瘦戴眼镜,脸上经常带着神秘莫测的固定微笑。与酒徒姚君不同的是他没有一口气把单位发的六瓶酒喝掉,而是存放起来细酒长流。这人做事具有极强的目的性和计划性,绝不冲动。光棍一般不锁门,这是常态,但自从有了六瓶酒之后,薛君即便上个厕所去趟食堂也要认认真真地把宿舍门锁好,仔仔细细地把钥匙别在裤带上掖好。
这一切被眼睛里有血丝的姚君看到,就找薛君“借酒”,屡吃闭门羹很不爽。渐渐,与他同样原因不爽的人多了起来,不约而同地慢慢往薛君的门前聚集。薛君不得不重视,于是转移矛盾,把酒徒们带到我宿舍,拉上窗帘。薛君吩咐大家务必把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尽量不要留下完整指纹。很快,戴着一次性乳胶手套的薛君就在床底下发现了目标。他先掏出变蛋,一个个剥掉泥壳递给同伙,然后把泥壳放回箩筐。有人负责剥去变蛋壳扔掉。然后就是大家共同面对一瓶瓶酒的场面了。是带回去喝还是现场喝?动议均被薛君否决。他要求签订一个口头攻守同盟或者保密协议,然后他确保每个人都喝到酒。他特别不放心地问姚君:“你不会举报我们吧?”姚君摇头带动两腮坚决地回答:“不会!”的确,姚君守住了一个酒徒的底线,没有告密,没有出卖。甚至在我们以后多年的友谊中,他也没有酒后吐真言。
在确认现场诸位酒徒的承诺后,薛法医冷静地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注射器,把针头刺进塑料瓶盖,抽出酒来,给每人嘴里注射了一管。
第二天月亮升起的时候,大家如法炮制自觉地蹑手蹑脚地聚集在这里,再次等待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