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0年07月29日 星期三

    小说在刻画人物形象与个性、构建人物关系中着力表现人情之美、人性之美。

    论儿童小说《香果的金沙寨》的诗化写作特征

    黄珊珊 《 中华读书报 》( 2020年07月29日   19 版)

        《香果的金沙寨》,曾维惠著,福建教育出版社2019年4月出版,定价20.00元

        《香果的金沙寨》是儿童文学作家曾维惠“中国少年·美丽心灵”系列小说中的一部。小说讲述了服刑人员的女儿,12岁的夏香果留守在美丽而古老的寨子——金沙寨与外婆一起生活的故事。笔者作为该书的策划与责任编辑,在审稿的过程中,体验到该部作品在处理题材、刻画人物、创设意境、结构形态、语言表现等方面具有较典型的诗化写作特征,是一部具有独特美学意味的儿童小说。

        作家选取乡村背景下一位因家庭变故而略带自闭的普通女孩的成长故事作为小说的题材,通过真实、细密的日常生活场景的描摹与和缓、温情的人物关系演变,来展现女孩感情世界几个阶段的蜕变,最终表现出对人性真善美的热爱与歌颂。这是《香果的金沙寨》在处理题材方面所具有的诗化特征。整部小说的22个独立章节基本上是按照主人公夏香果从五年级暑假到六年级寒假这一年半的时间跨度来展开的,在故事情节上没有设置连续性的矛盾冲突,章节与章节间的联系也比较松散,使得小说仿若一幅画卷在读者眼前缓缓铺开,而每一章节就像是这幅画卷上相对独立的一个个情景单元,在同一主题下相互联系却又不那么紧密。

        小说重点刻画了主人公夏香果、香果同班同学刘响、香果外婆和香果的班主任许芙老师这几位人物形象。夏香果刚出生两三个月大的时候就被未婚的母亲给送到了外婆家寄养,之后母亲违法入狱,香果在12年的成长过程中一直未能与母亲谋面。作为留守儿童的夏香果因自卑渐渐自闭,基本不与老师同学交流。在孤独成长中,五年级的香果遇见了来村小实习的年轻师范生许芙,许芙默默关注着性格内向、有着强烈自我保护意识的香果,在校内校外都与香果如影随形但给香果留有自由与自尊的空间——“香果和许老师之间,一直隔着一段不远不近的距离,远到许老师没办法和香果说话,近到香果可以看见许老师背包上的图案。”许芙以这样亲和的方式,被香果注意到:“在香果看来,许老师和别的老师不一样,她美丽、温柔、可亲,她甚至觉得,许老师就像是自己的大姐姐。”在两人相处的时光里,许老师用心呵护香果敏感而脆弱的心灵,多次帮助香果摆脱小调皮刘响的恶作剧,还带着刘响一起来帮助香果干农活,在生活上、学习上都给予香果无限的包容与无私的关爱。许老师甚至放弃了到大城市发展的机会,为了香果这一批孩子而留在村小任教。夏香果自幼缺失的母爱,在许老师这里得到了些许情感上的弥补。

        看着许老师走在黄沙小路上的背影,香果又想到了另外一个人。这个人,时常出现在香果的梦里,还会出现在香果的幻觉里。香果会在哭泣的时候,透过那层薄薄的泪光,看见一个模糊的身影,这个身影很美丽,比香果见过的任何一个女人都美丽。

        美丽的形象与温暖的呵护,在这两点上,许芙与“母亲”在香果心灵上的投影交叉、重叠起来,最终,香果通过许老师对她的爱实现了向外部世界敞开心扉,并学会了用爱来回应许老师、回应外部世界,进而放下对母亲的不解与记恨,接纳了离家多年的母亲——在与外部世界和解的同时也实现了与自己的和解。

        轻度自闭的夏香果在人与人、人与自己的矛盾冲突中实现了自我完善,这是小说在刻画人物形象与个性、构建人物关系中所要着力表现的人情之美、人性之美,同时,作者以“全知”视角对人物的心理进行了大量的描写刻画,特别是通过大量“书信”(全书共23处)来直接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动,也使得小说带上了诗化写作在描写人物方面的特色。

        如果一部小说完全呈现出现实主义的描写风格,那我们很难说这部小说是具有诗化写作特征的。而一旦小说以现实主义描写与浪漫抒情相结合,并因此构造出诗的意境,那么这部小说便具有诗化写作的显著特征了。《香果的金沙寨》在这一点上是具备诗化小说的显著特征的。首先是乡村景物的描写富有诗情画意:“清幽的笋溪河与宽阔的綦河,在一个叫洋满嘴的渡口处交汇,它们环抱着一座雄伟清秀的大东山(又叫金华山)。大东山顶,有一个美丽、古老、沧桑的寨子——金沙寨。金沙寨里那一片片青杠林,像一个个尽心尽职的守护神,守护着美丽、古老、沧桑的金沙寨。正值初夏季节,青杠林里的映山红,一簇一簇地绽放开来,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那些紫色的花朵,开得最为安静,它们躲在花丛中,默不做声,犹如一个个害羞的女孩……”

        一幅幅乡村图景中所描摹的丰富物象,形、色、声皆有,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现实之景具有了诗意的表达。

        其次,诗化小说创造意境不仅通过多种景物的诗意描写,还往往通过抒情氛围的创造来构成。而抒情氛围的创造很多时候是通过大量描写风俗画的方法来完成的,例如沈从文《边城》中湘西的民俗民风、冯骥才的“津味儿”市井风俗小说以及陆文夫的苏州小巷小说等等。小说《香果的金沙寨》通过大量的民俗民风、地方特色的描绘,创造出同夏香果命运、性格变化相协调的抒情氛围,不仅烘托着人物和主题,而且形成意境,产生打动小读者的感染力和熏陶力。

        制作桐叶麦粑、猪儿粑,磨红薯粉、青杠籽豆腐,采摘大脚菌、花生、野草莓、板栗,烧青杠木炭,在洋满嘴渡口摆渡……这些充满蜀地乡村特色的生活画面贯穿着整部小说,成为小说情节推进、人物关系发展、主人公性格变化的舞台,形成唯美、恬淡、舒缓的田园诗画般的叙事意境,不仅与小说所要表现的人性的真善美相辅相成,更让小读者们——特别是城市的小读者们因为生活经验的距离感而产生特别的审美趣味,从而留下深刻的阅读印象。

        与传统小说讲求故事情节的连续性、完整性有所不同,《香果的金沙寨》在小说结构上偏重以“情”设置章节,小说一开头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次写众人物的出场,再通过时间的推进和时节的变化在农村生活学习图景中展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真善美关系,大部分章节属于平行结构分布,但都被一条感情线——歌颂自然美与人情美串连着,故而在小说结构上呈现出一种“形散神聚”的散文化形态,这也是该小说呈现诗化特征的表现之一。

        小说的语言风格、语言特色是构成小说的基础,任何一个有成就的小说家无不重视对自己作品语言的锤炼。汪曾祺就指出:“语言是小说的本体,不是外部的形式,不只是形式、是技巧。”《香果的金沙寨》在语言上也极具诗化特征,首先突出表现在其具有诗的韵味和质朴自然的特点。小说22个章节名不仅以相对整饬的诗行形式呈现在读者眼前,充满乡村特色的物象组合也流露出质朴自然的诗化语言之美。

        其次,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小说在对风土人情的描述上充满画面感,也突显出它在语言上的诗化特征:“香果原本是多么地喜欢笋溪河啊!不管是开心与不开心的时候,她都喜欢来到笋溪河边上,吹吹风,看看河水,摘摘野花,玩玩羊拐,捏捏泥人,写写树叶信……香果还会在竹林中折竹叶船,然后把它们一只一只地放进笋溪河里,看着它们顺着河水,漂啊漂。有些竹叶船漂不了多远,便沉没了,有些竹叶船能漂到很远的地方,直到香果看不见它们。”

        再次,《香果的金沙寨》在语言上还表现出诗歌常见的回环往复,比如小说中出现了9次的《羊拐儿歌》。这段由夏香果自编的歌谣,在她自闭哀伤、遭受委屈时,是香果一个人的歌谣;在她解开心结、感受快乐时,是香果和同学们一群人的歌谣。歌谣伴随着主人公情感的变化、情节的推进而反复出现,或抑或扬,使得小说对人物不同情绪的渲染具有回环往复的节奏感,读者在反复默念中增强了与主人公的情感连接,从而产生共鸣。

        最后,《香果的金沙寨》的语言常常寓情于景,借景抒情,这也使得小说呈现出诗化的特征:“缕缕春风吹过,几阵春雨打过,外婆家的香果树,开花了。走近一看,那一朵朵浅黄色的香果花,像大朵大朵的蒲公英,又像是谁织出的一缕缕丝线,挂在翠绿的香果树叶间。远远望去,一朵朵的香果花,像一只只刚出壳的黄黄的小鸭子,又像一朵朵绽放的烟花,格外美丽。”

        小说最后一章,历经风雨的香果树,开出朵朵香果花,引来蜜蜂在花间飞舞。这不仅展示着春天的生机勃勃,更将主人公香果走出阴霾后开朗、放松、愉悦的心情充分表露。

        总而言之,儿童小说《香果的金沙寨》在处理题材方面以小见大、着重对“美”和“情”的发掘;在刻画人物方面着力于对“人情美”“人性美”的表现;在创设意境方面突出对景物的诗意描写和抒情氛围的营造;在结构形态方面弱化情节而“形散神聚”;在语言表现方面诗意盎然又质朴自然,使得该小说具有较典型的诗化写作特征,也给读者们留下独特的审美印象。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