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李琪先生送来的科幻大作《海底人》,打开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序言,很独特,以一首长诗开头,前几行是:“神舟展翅飞天穹,嫦娥登月可摘星;蛟龙入水潜海宫,五星遍插全球红;华夏文明愈从容,气度堪比汉唐风;新时代起新征程,文明之光复兴盛。”这揭示了小说发生的时代背景。这是一本有趣的小说。我也写过海底人的故事(《红色海洋》),因此收到此书后,感到欣喜。其实海洋小说,也算是科幻的一大类。如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别利亚耶夫的《水陆两栖人》,克莱顿的《神秘之球》等,都写了海洋。相对于太空探险科幻,这也是一个无尽的领域。
顾名思义,《海底人》写了一个海底世界,它平行于人类熟知的陆地世界。在那里,海底人长得像是美人鱼,拥有他们自己开发的高科技,比如被人类称作USO即不明潜水物的海底飞艇,海底的农场工厂狩猎场,发达的3D打印机,能屏蔽噩梦的织梦机,光网,先进的武器系统如气象武器(掌握在催雨师和借风师手里),一种更为厉害的光学武器(掌握在幻光师手里)。他们还建立了类似王国一样的政治组织。作者笔下,海底有许多奇怪的犹如外星人的智慧生物,比如飞鱼长老、双目鱼长老等。有两个中国人,无意间闯入了这个海底王国,于是一睹其真容。碰巧的是,海底人还绑架了其中一个中国人的妻子,困在海底长达十几年,欲纳她为妻。紧张的故事围绕这个展开。
在我看来,这个小说,好像是科幻与神话的融合,读来如同到达《西游记》的东海龙宫中旅行了一趟。它也让人想到那种把科幻与武侠结合起来的小说。其中很多表述,都依稀有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子。比如有的海底人的名字叫“无忧子”,海底建筑叫“云水宫”,颇有些仙风道骨。这跟我们习惯的“本格”硬科幻不尽相同,作者有时把科技的细节干脆略过了,却整体展现出另外一种风味,呈现了一个作者想象中的主观海底世界。我觉得,如果说存在一种科普型科幻,那么这可能就是神话型科幻,展现了中国科幻的多元特色。
这部书含有一个重要的命题即“文明对话”。根据作者的描写,海底人的人口到如今仅存一千万,而陆地人达到七十多亿。他们是存在竞争关系的,比如都在找资源,海底人总体是呈弱势的。那么,海底人如何与陆地人共存于一个星球,如何不被灭亡,这需要智慧。海底人采取了许多措施,如开发了先进的武器,还决定放开生育限制,来扩大其生存力。但最关键的,也是作者表达较多的,还是双方应该达成沟通理解,进行文明对话,而不是文明冲突。看起来,海底人虽然弱势,但他们的理念似乎比陆地人还要先进一些,他们中有的智者,向往的是隐逸生活,反对奢侈浪费,很反感陆地人把海洋生命无尽掠夺、做成盘中餐,造成物种大灭绝的行为。我读后,感到小说提出了警示,那就是陆地人应该放下傲慢,抛弃霸凌主义,平等对待弱势文明,尊重其他生命。同时海底人也应该增加对陆地人的了解认识,不要被他们骗了。
书中写到了战争,写到了冲突。海底人其实也争权夺利,使用暴力。这可能是地球上的生物都免不了的,是被逼的。因此,人类即便生活在深深的海底,也避免不了作恶,据说世界上的海难,大都是海底人搞的,包括把泰坦尼克号邮轮弄沉。这种仇恨,不是一天两天了,靠互相打打电话很难解决。当然陆地人的问题似乎更大一些。作者借海底人之口提出了尖锐的批评:我们海底人,已经把俄国人和美国人从大海中赶回了老家,但不可理喻的中国人又来了!五千年来中国人都没有潜到一千米的海下,但现在把深潜器开到了我们家门口,这太可怕了!海底人面临的危机,可能是陆地人意识不到的。读完此书,我很希望下到海底的那两个中国人,在被海底人的炮弹发射回去之后,向其他中国人报道他们的见闻。这也许便是这本书的意图吧。这最终还是要让中华民族更好腾飞。
我们知道,海洋面积占地球面积百分之七十,生命产生于海洋。但涉及海洋的很多问题没有解决。那么多的国家分布在海上和环海,有岛礁问题,有资源问题,有生态问题,包括因为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有的岛屿要被淹没。特别是,强权在海洋上加紧争夺,有时出现了战争的危险。有的军舰又开到别人家门口了。这些问题,事实上都在《海底人》中得到了反映。作者借科幻表达了他的忧思,这实际上是一种朴素的爱国主义感情,正如他在序言的诗中写到的:“但万里海疆不曾,忘记昨日的伤痛;一八四零炮隆隆,虎门一把火腾空;点燃了自强之灯,却烧不尽海怪精;它们伪装成文明,百年后仍不消停;……幸山东号入列成,镇守海疆立大功;建设海上新长城,华夏文明气如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