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阶级审慎的魅力》是一部1970年代法国和西班牙合拍的电影,曾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影片以黑色幽默的手法,通过几个主要人物不断相约吃饭,但又不断被打乱计划、无法实现聚餐的故事,对当时社会的种种礼仪、伦理和潜规则做了讽刺。
没想到,朋友一再相约,却怎么也吃不上饭已经成了今天的常态。
新冠疫情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从目前来看,它不仅影响了现有的社会秩序和生活方式,对未来的社会结构和职业生态,也一定会造成改变。然而,在对“后新冠时期”的展望中,惊魂未定的人们恐怕还没有太多明确的认识。
我相信,将来越来越多的工作,只是因为其工作性质而不得不与人接触,无法保持社交距离,无法线上,无法通过网络的,将获得越来越高的薪酬和职业尊重。而其从业者,其职业成就感也会增长。这样的工作和岗位,其重要性和受尊重程度,现在远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
所谓“应有的程度”,并不是从严格的社会学或经济学意义上来说的,而恰恰只是这次疫情(和未来可能的疫情)造成的。这样的工作包括护工、理发师、某些不得不进行望闻问切的医生(我不是特指中医)、采访记者、摄影摄像师……总之,所有那些不得不与生人——可能会传染给你的人面对面接触、需要观察对方表情、发生面对面交流、提供贴身服务的行业。
同时,某些行业是有可能被机器替代或是被网络协助的,甚至有可能线上替代线下,乃至完全消失于线下。比如司机,包括公交车司机、地铁司机(巴黎十几年前就有了无人驾驶的地铁),比如目前绝大多数快递的终端还离不开的快递小哥(不管你喜欢不喜欢,快递物品被存放于某处,而让取者自取,恐怕会是一个趋势),再比如商店的售货员和餐馆的服务员、收银员,这些行业面临的前景也许不容乐观。
还有一些行业,既不需要与生人频繁接触,人在其中发挥的创造力也无法或很难被机器替代、被网络协助,或被线上取代,比如说艺术家、诗人、作家、作曲家,以及所有利用个人才智,为社会提供精神生活食粮的创造者们,他们的行业境遇至少是不会下降的吧。
由于时代的发展,技术已经可以替代厨师的大部分功能。近几十年来,在工业化国家,一把剪刀(用于剪开食品包装)外加一个微波炉(用于加热食品),就能为全家准备一顿丰盛的晚餐。但这种工业化的餐饮,仍然无法取代精脍细制的、正牌厨师亲手做的餐食。因此,像厨师这样的行业,在人们追求生活品质的大背景下,也一定会受到越来越多的追捧。
这些变化也会引起很多社会性的问题。比如人与人的关系。如果人们都线下了,都网上了,都不面对面接触了,那么,未来的人们还会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吗?人类的社交功能、社交能力、社交愿望将向哪个方向发展?社交功能会变味儿吗?社交能力会全面下降吗?社交愿望会慢慢消失,还是会爆发式发展呢?人们会不会对如何面对很少谋面、但也许每天都在网上沟通交流的同事或上下级、竞争对手或合作伙伴、同学或老师望而生畏,或是充满不切实际的期待?而同样的问题会不会甚至也出现在亲人之间,比如说父母与子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更不用说亲戚之间了。
同时,满足人们实际需求、指导人们社交的各种培训、各种治疗各种机器,是不是提供了新的商机呢?
网络的不可或缺性越来越强,人们驰骋其中、乐在其中的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却从未重合,两者之间的距离甚至越来越远。这样一来,人类的情感生活质量会不会越来越差?情感沟通能力会不会越来越低?人们会不会更易怒,更冲动,更容易抑郁,更容易失眠?或许也会更敏感,更虚头巴脑,更富艺术想象力,形象思维能力更发达?“中产阶级审慎的魅力”最终会不会替代那种牧人式的粗犷情感?
不过,疫情难道会永远伴随人们的社会生活吗?
也许不会。但是,由于疫情而带来的社会生活的改变,有可能不会过去,而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须,因为其中的有些部分,完全符合网络时代的发展趋势。如果没有疫情,这些改变可能也会发生,但也许不会来得这么迅猛、这么粗鲁、这么强制、这么令人瞠目结舌。疫情成了网络时代的加速器,或者说,疫情为网络时代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