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0年06月03日 星期三

    《宋仁宗》:庸常君主与巨公辈出的时代

    杨河源 《 中华读书报 》( 2020年06月03日   16 版)

        《宋仁宗:共治时代》,吴钩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4月第一版,108.00元

        据说以北宋仁宗为主角的电视剧《清平乐》热播。差不多同步,吴钩先生第四部释宋作品《宋仁宗:共治时代》出版。该书《楔子》第一句,作者就给出了新闻导语般抓人的论断:“中国历朝帝王之中,宋朝第四位君主——宋仁宗赵祯,可谓是一位在位时间很长、存在感极低的皇帝。”可不,除了作者所论列的跟名胜古迹、跟治绩、跟艺术造诣、跟民间编排相关的帝王,宋仁宗没法比“存在感”,即便跟时代较近的嘉道咸同,甚至跟秦二世、汉献帝、陈后主、南唐后主、明思宗这样的亡国之君,宋仁宗都无法比存在感。就我自己来说,宋仁宗的名讳赵祯,就异常陌生。

        作者进而指出,宋仁宗“没有秦皇汉武的丰功伟业,没有唐宗宋祖的雄才大略,也缺乏正德皇帝那样的鲜明个性、乾隆下江南那样的戏剧性经历。他是一个庸常的君主”,然而,“正是在这位庸常的君主在位期间,中国历史涌现了非常之多的杰出人物”。作者不完全开列的仁宗朝人物中,我眼熟的就有: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柳永、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范仲淹、富弼、韩琦、司马光、范纯仁、沈括、苏颂、包拯、余靖、文彦博、狄青、张方平、张先、晏殊、宋祁、梅尧臣、苏舜钦、蔡襄、宋敏求、范祖禹、张载、吕大临、毕升。任何完成中等教育的中国人,对中小学课文假如还有记忆,诗词而外,古文该读过《爱莲说》《秋声赋》《醉翁亭记》《岳阳楼记》《游褒禅山记》《答司马谏议书》《记承天寺夜游》《前赤壁赋》《石钟山记》《上枢密韩太尉书》吧?这个密度,吾国历史上,大概也就唐玄宗开天年间,可相仿佛,而丰富度则远过之。

        这么个“巨公辈出”的时代,极易唤起读者亲切感。我们也就很容易如同作者一样,心下起疑:“一个庸常君主御宇的时代,为什么会涌现出如此之多的杰出人物?”“升遐之日,天下号恸,如丧考妣”,连敌国辽“燕境之人无远近皆聚哭”,辽道宗耶律洪基甚且为造衣冠冢,“严事之,如其祖宗陵墓云”,无老无少,无远无近,“那个时代的人为什么会如此深情地悼念、纪念、怀念一位庸常的君主”?

        因此我们也就容易带着一脑子疑问,走进作者精心编织的文本,一窥“善良与懦弱”“进取与退缩”“坚持与妥协”“任性与克制”的仁宗是如何“盛治”的。要而言之,作者选取最为关键的制度背景,主要围绕二府、台谏和皇帝三者之间的各自独立而相互制衡的关系,大体以仁宗成长和临御时间先后来组织材料,解析北宋的政制与时局。其中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台谏在仁宗朝的“振职”风光:“言及乘舆,则天子改容;事关廊庙,则宰相待罪。”没有宰相副署,即使诏书,也不具法律效力,形同废纸。台谏宰执而外,还有知制诰的封还词头、封驳司的封驳诏命,让皇帝束手束脚,不但无权自选皇后,甚至加封贵人妃嫔、赏赐贵戚近侍,都难以如愿,专制云乎哉!

        随便看几则仁宗朝各路官员对皇帝的言说——

        庆历三年陕西转运使孙沔奏疏:“祖宗有天下,垂八十余载,未尝以言废人。景佑以前,纲纪未甚废,犹有感激进说之士。观今之政,是可恸哭,无一人为陛下言者。”皇佑二年,台谏坚决反对仁宗拔擢最为宠爱的贵妃温成的叔叔为三司使,侍御史彭思永进谏:“外戚秉政,宦官用事,皆非宗社之福。”惹得仁宗震怒,追查信源。谏官吴奎反对:“御史许风闻。事有非实,朝廷能容容之,不能容,罪之可也。若必穷主名,则后无敢以事告御史者,是朝廷自蔽耳目也。”皇佑三年,仁宗想给其老师夏竦改一美谥,礼官抗议,判考功司刘敞上疏:“今百司各得守其职,而陛下侵臣官。”嘉佑六年参加制科考试的苏辙,二十出头,面对仁宗,毫不胆怯:“窃闻之道路,陛下自近岁以来,宫中贵姬至以千数,歌舞饮酒,欢乐失节。坐朝不闻咨谟,便殿无所顾问。夫三代之衰,汉唐之际,其所以招乱之由,陛下已知之矣。久而不正,百蠹将由之而出。内则将为蛊惑之所污,以伤和伐性;外则将为请谒之所乱,以败政害事。妇人之情,无有餍足,迭相夸尚,争为侈靡。赐予不足以自给,则不惮于受贿赂。贿赂既至,则不惮于私谒。私谒既行,则内外将乱。陛下无谓好色于内而不害外事也。”简直指斥仁宗荒淫好色,迹近污蔑。好笑的是,苏辙居然制科高中。

        当不断有大臣劝仁宗收揽权柄,仁宗有清醒认识:“措置天下事,正不欲自朕出。若自朕出,皆是则可,如有不是,难于更改。不如付之公议,令宰相行之,行之而天下以为不便,则台谏得言其失,于是改之为易矣。”政出宰辅,仁宗垂拱,此所以嘉佑之治的根本原因。

        宋仁宗的传记,无疑撰写难度极高:传主局促深宫的行迹限制,发挥不易;仁宗一朝的群星璀璨,取舍为难。但《宋仁宗》连篇累牍引用正史、别史、杂史、笔记等史料,却未予人拖沓臃肿之感,足见作者拣择之严和编织之巧。该书上架一周就开始重印,证明了作者写作的成功;同时,也说明其对宋仁宗时代的肯定获得了广泛共鸣吧。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