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0年01月01日 星期三

    赵凤昌当得起“民国产婆”的称誉吗

    华强 《 中华读书报 》( 2020年01月01日   10 版)

        《赵凤昌评传》,李志茗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4月第一版,78.00元

        辛亥革命风起云涌,一时多少豪杰!然而,在辛亥风云人物中,读者鲜知赵凤昌其人其事。上海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李志茗专著《赵凤昌评传》以详实的资料向读者推出了一位参与建立民国的无名英雄赵凤昌。我向爱读民国历史的读者推荐这本专著。

        赵凤昌是什么人?为什么说他是建立民国的无名英雄?打开《赵凤昌评传》,作者开门见山地说:“赵凤昌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较为重要的人物,虽未当过高官,但作为官绅之间的联系人,他隐居幕后,过问国事,影响政局。”可见,赵凤昌属于精英阶层,但并非著名的公众性人物。

        正因为此,在搜集资料时,李志茗发现赵凤昌个人资料有限,不仅本身没有自传文字传世,有关他的报道和记载也不多。尽管他生前收藏的私人档案——《赵凤昌藏札》,保存了许多当时名人与他往来的函电,但他自己的函电却保留甚少。长期以来,学术界对赵凤昌的研究难以深入,原因是资料缺乏,所以为赵凤昌作传,颇有难度。通过艰苦的发掘,李志茗才从故纸堆中寻觅到一鳞半爪的有价值资料。

        李志茗学术成果累累,他主要研究晚清史,犹在晚清幕府领域卓有建树。他曾经承担上海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晚清幕府与近代社会》,承担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私人档案中的清末民初政情与社会研究》,著有《晚清四大幕府》《大变局下的晚清政治》《晚清幕府:变动社会中的非正式制度》《幕僚与世变——〈赵凤昌藏札〉整理研究初编》等。此外,李志茗撰写发表过有关赵凤昌的论文,如《赵凤昌身世及其幕僚生涯》《赵凤昌何以名动东南》等,所以,出版社选择李志茗承担《赵凤昌评传》的撰写,可谓慧眼识英雄。

        出版社原拟请李志茗写的是赵凤昌的通俗性传记读物,经查资料、认真阅读思考后,他决定以学术的方法撰写一部学术性传记。所谓学术的方法,杨奎松曾经说过,“就是必须重视学术史的研究和坚持学术对话”,“在写作中切实从研究出发”。

        体现在撰写《赵凤昌评传》过程中,李志茗不盲从他人说法,包括被视为一手资料的赵凤昌亲朋好友的说法。如前述最早介绍赵凤昌早年身世的是其朋友刘厚生,随后赵凤昌儿子赵尊岳、孙女赵文漪也有披露,学术界对这些第一手资料深信不疑,常常引用。李志茗将这些资料与《赵凤昌家谱》比对,发现颇有不相符之处。因为《赵凤昌家谱》是赵凤昌本人亲自参与编纂的,收有他所写的双亲及兄弟回忆文章等。李志茗估计,赵凤昌的后人可能没有细读过赵凤昌自撰家谱。赵尊岳在《惜阴堂辛亥革命记》所称孙中山屡至惜阴堂向赵凤昌请教的细节,因无确凿的史实依据,李志茗没有采信。

        清人笔记屡称赵凤昌曾任张之洞幕府总文案,李志茗据清代官方档案记载,证实赵凤昌虽是张之洞的亲信幕僚并深受器重,然只担任文巡捕兼“办理督署笔墨事件”,并无总文案头衔。

        关于赵凤昌参与的东南互保,有学者认为赵凤昌策划东南互保是叛逆之举,赵凤昌有关东南互保的回忆“意在自我表彰”,李志茗表示不敢苟同。赵凤昌东南互保的回忆录,李志茗认为的确存在记忆不准确等问题,但这是所有回忆录的共性问题。从整体看,赵凤昌回忆录内容基本属实,较为可信。李志茗经过深入研究,认为在庚子年间,赵凤昌凭自己的身份与地位,凭自己的判断和能力,与一批志同道合的官绅做了一件既保护自身安全,也有利于国家的事,可以说是公私兼顾,不必以忠奸之辨去考量。

        有学者认为,立宪派称赵凤昌为“民国产婆”是恭维他,“不免流于皮相之谈”。李志茗通过查阅当时报刊及知情人的文集、日记等,发现大家众口一词评价他“翊赞共和,厥功甚伟”。“民国产婆”的外号是赵凤昌友人戏赠,但恰如其分,实至名归。有人对赵凤昌冠以“民国诸葛”“精神领袖”“山中宰相”等美誉,作者认为过于拔高,因为赵凤昌充其量只是民间智囊,实际的政治运作比较复杂,以至于他的建言献策多有落空。

        《赵凤昌评传》最后一章《人际网络》画龙点睛,分析了赵凤昌成功之道。作者认为赵凤昌之所以能从一个读书不多的普通幕僚咸鱼翻身,一跃而为中国近代史上颇有影响的人物,是有贵人提携的。他的贵人就是两个幕主姚觐元和张之洞。从移居上海开始,赵凤昌利用张之洞幕僚身份,积极结交江浙地区有身份地位和潜在影响力的人物,如端方、盛宣怀、张謇、唐绍仪、熊希龄、樊棻、宋炜臣、蔡元培、黄兴、汪精卫等,这些人当中,既有官僚政客、绅商大贾,也有革命党人。社会资本理论认为,一个人的社会网络越大,社会嵌入性越强,其摄取社会网络资源的能力也越强。赵凤昌构建的社会网络,让他拥有丰富的社会资源,因为信息灵通,加之长袖善舞,赵凤昌因此备受上海官绅尊崇,享有较高声望。赵凤昌的能量和成就就是通过他的人际网络放大而获得的。

        陈旭麓说:“我们研究近代人物,首先要掌握这个变的时代。”李志茗把赵凤昌放在“变的时代”进行研究,研究赵凤昌是否能感知时代之变,是否把握时代脉搏,是否做出回应和选择。《赵凤昌评传》以详实的资料论证赵凤昌在近代中国面临变局之际,能够看清大势,与时俱进。赵凤昌早年研究西学,到上海定居后,对西方文化有更多接触,思想日益活跃,主张改革政体,实行宪政。

        武昌起义爆发后,赵凤昌力图保护上海的安全。随着形势的发展,赵凤昌发现人心和舆论都倾向革命,他立即顺应潮流,支持革命,转向民主共和。他和张謇联合其他东南精英,邀请全国各省派代表参加,用民主协商的方式讨论建立共和政权。在中国变局之际,赵凤昌不仅一步步改变自己的命运,从一个普通幕僚转型为上海城市精英,而且跻身民国元勋行列,达到自己人生的顶峰。

        作者经过5年笔耕,《赵凤昌评传》终于在2018年下半年脱稿,并于2019年5月顺利出版。在研究赵凤昌时,李志茗对传主尽量做到既不溢美,也不掩过,实事求是地予以臧否。对赵凤昌策划东南互保及民元以后调和南北,作者均给予肯定。对他在两广总督张之洞幕府中,凭借张之洞的信任“与在省寅僚广为结纳”,极力经营自己的关系网,后被革职回籍,作者认为赵凤昌有自身的问题和原因。

        李志茗总结说,因为自己根据有限的资料研究赵凤昌,所以对他的研究不可能很充分,也未必成熟,《赵凤昌评传》只能算做一个阶段性成果。关于赵凤昌的婚姻家庭,因为资料阙如,作者表示无从下笔,是一遗憾。李志茗说,赵凤昌研究还在路上,如果有新史料发现,势必需要补充完善,甚至推翻原来的观点。学术研究无止境,笔者深以为然。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