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梁丽芳和马佳两位教授,为广大读者主编了一部重要的著作——《中外文学交流史:中国——加拿大卷》,使我们有机会比较系统地了解一个半世纪来中加文化交流、文学交流的历史。对于我来说,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学习机缘,令我非常高兴和感动。
这样的中加文学交流史,确实前所未有。更为可贵之处,在于它虽是首部,却已写得相当厚重扎实。它尽可能具体地应用史料来说明问题,因而活泼、亲切、生动、感人,颇有说服力。也可以说,它使我享受了一场多样而丰富的文化盛宴,让我从多个不同方面获得一系列相当丰富而难忘的感受。
近一个半世纪来华人移民所遇到的辛酸历史和痛苦折磨,尤其是修建东西向铁路中的悲惨遭遇和当局居然对华人收“人头税”之类的无理举动,是令华人感到十分难过的。
当加拿大最初于一百五十年前由北美大陆东部的四个省组成联邦时,位于西海岸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曾以“十年内建成跨大陆铁路,与东部连成一体”为条件,同意加入联邦。自由党人主持的联邦政府虽于1875年6月启动了这一工程,但实际进展缓慢。1878年,麦克唐纳领导的保守党重回政坛,在BC省威胁要退出联邦的压力下,政府先与著名的美国铁路建筑商安德鲁·昂德东克签订了合同,并从旧金山和坡伦招来大批华工,其中有1500人是建筑美国铁路的熟练工。随后,他们还从美国和中国国内两方面招收了修建铁路的华工15701人。
从穆迪堡到飞鹰隘口这一段铁路工程特别艰难,615公里长的路段用了一万五千多名劳工,花费数年时间才修通。筑路过程中,不仅地形、地质十分复杂,隧道容易崩塌,施工方法也十分危险。为了省钱,承包商不采用强力炸药,而让劳工们用便宜但不稳定的硝化甘油来进行爆破作业。据目击者和当时报纸公布的照片与数字,总计有七百到八百人死于这段铁路的修建,占劳工总人数5%—9%,其中大部分是华工。
在温哥华岛东面海中的一个名为“达斯岛”的小岛上,也曾经有四十多名患上麻风病的铁路华工被遗弃在那里。当时患病的华工被禁止进入白人的麻风病医院,虽然维多利亚市政府定期运送补给品,但却不给予任何医疗救助。由这样一个典型的事例,我们不难意识到1885年太平洋铁路完工后华工的悲惨处境。
1885年起,联邦政府竟对华人征收“人头税”,由最初的每人50加元增加到1923年的每人500加元(当时500加元可买一幢房子)。加拿大政府从这项收入共获得2300万加元,据说BC省政府联合大厦便是用此款盖的。这就是“排华法”的主要内容。
1908年,维多利亚教育局竟然又颁布法令,不许华人儿童和青少年进入白人学校读书……
这类事例本来还可以举出一些,但我不想再举。华人引为自豪的是,在反法西斯的世界大战爆发之际,不少在加拿大的青年华人敢于直接参军,拿起武器同法西斯势力进行斗争,甚至献出生命。
正因为这样,本书才在第一章中就这样说:“鉴于加国华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对加拿大的贡献,加拿大联邦政府于1947年5月14日终于废除了《排华法》,同年华人获得了选举权。但直到1967年加拿大才开放移民政策,让华人可以不受种族歧视地以计分法申请移民加拿大。1982年加拿大颁布人权宪章,联邦政府开始实施多元文化政策。2006年6月22日,时任加拿大总理的斯蒂芬·哈珀在渥太华国会举行正式‘道歉’仪式,平反华人移民法案,宣布对遭受《排华法》损害而尚存的受害者及亲属进行赔偿。”这虽然是迟到的行为,但知错而改总比不改为好。
在汉学部分,作者梁丽芳从亲身在加拿大求学和大学任教的经历,首次详细地为加拿大汉学的发展和研究,从亚洲系的成立与分布,到各大学汉学学者从古典到现当代的著作,以及研究生论文类别和数目,图书馆的藏书等等作了详实论述。她在书中详细介绍了传教士在中加文化交流的角色,特别是对汉学研究和大学亚洲系的成立方面的贡献,又追踪了1970年中加建交以来中加学者交流的情况。
我很受感动的是,本书第二章集中写的许多加拿大传教士、汉学家,他们都值得尊敬、钦佩和学习。
传教士在19世纪到20世纪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不仅在中国传播西学,而且还向西方介绍中国和汉学,架起了近代东西方之间大规模交流的桥梁,对双方都产生了良好而且深远的影响。
他们在中国除了建立教会、传播福音、发展教徒外,还参与了广泛的社会活动,从事社会救济和福利事业。加拿大教会直接参与了齐鲁大学和华西大学这两所著名教会大学的创建和管理,开设了门类齐全的科学文化课程。到1919年,加拿大传教士到中国的人数由120名迅速向上增加。他们已在中国创办了270所各类学校(包括高小、初中、高中、女子学校、师范学校等)、30所医院,并写出了一批中加双语的重要学术著作。例如:
明义士在多伦多大学获得土木工程学位后,以传教士身份于1910年到中国河南北部传教兼教学。1914年他偶然在彰德发现殷墟遗址,领悟到甲骨文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性,从此,研究甲骨文便成为他一生的学术情结。经过整整三年的刻苦研究,到1917年,他在上海出版了第一本经整理的甲骨文著作《殷墟卜辞》,这也是西方学者研究甲骨文的第一部著作。又如怀履光,也是对传播中国古文明很有贡献的加拿大传教士。他1897年到福州建宁,就在当地建立了第一所麻风病院。后受加拿大长老会邀请,到河南开封主持传教事务。任内他监督建筑教堂和主持福利救济,获得晚清政府多种勋章。怀履光具有学术眼光,对中国古文明有浓厚兴趣。怀履光除了传教之外,对教育也很重视。1920年代,他通过庚子赔款,把一些中国学生送到加拿大求学。回到加拿大后,他成为皇家安大略博物馆远东部主任,并担任多伦多大学中国考古系副教授,讲授汉语和中国文化。1943年,他创建并主持中国研究学院……
在华文文学发展部分,作者梁丽芳根据原始资料,从《大汉公报》、家书、侨刊、社团资料、杂志等重构早期华文文学的发展轨迹,又根据资料梳理出后期台港与新移民文学的发展。梁丽芳认为移民文学不是纵的继承,而是横的移植,它的发展受到原籍国政治经济社会因素影响,故此,华文文学在交流中发展,也在发展中交流,相辅相成,互为表里。
本书详细介绍了众多生活在加拿大,毕生为中国文学以及中加文学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的华人学者及作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几十年来从事高等教育事业和中国古典诗词研究,桃李满门,影响深远的叶嘉莹教授。
中加文学交流史介绍华人创作的篇幅,应该说是相当多的。
加拿大是英法双语国家。除加拿大英语文学与华文文学的交流互动外,至于魁北克法语文学与华文文学之间的交流互动,作者用了三章篇幅作了介绍。马佳教授的部分,前所未有地把以英语写作的华裔作家与作品以及其在加拿大的接受情况,作了详细的评述,为华人文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浦雅竹生活在四川,她为加拿大文学在中国的发表和评论情况,作了历史回顾,并用详实的资料,论述了加拿大作家作品在中国读者中的接受情况,以及交流的实例。张裕禾教授写的魁北克的华裔作家部分,也是首次披露这个法语区居住的新移民的文学创作情况。此外,他对于法裔传教士在中加文学交流上的角色,也作了深入的论述。读者均可从中管窥一豹。
《中外文学交流史:中国——加拿大卷》,梁丽芳、马佳、钱林森著,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