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9年10月30日 星期三

    叶庆瑞:江南一片叶

    徐廷华 《 中华读书报 》( 2019年10月30日   07 版)

        诗人、作家、画家叶庆瑞常自诩自己是江南一片小小的叶,他把自己的姓与植物的叶融为一体了。既是自谦,又是一种深长寓意。

        每一片叶总有它辉煌的时候,我是在叶庆瑞这片绿叶葳蕤的时候与他相识的,那时他的诗名已大震,隔三差五会在报刊上见到他的诗作,像他所在的泱泱大企南化公司生产的化肥一样,遍洒在万水千山间。其诗风独特,其诗意高远,我常仰慕不止,心念久之。

        我们第一次见面印象极深。那是1977年,在(南京)市委的一个地下室、《南京日报》复刊前临时定名的《南京通讯》编辑部里。里面人很多,几间小屋,人来客往,送稿的、接电话的、谈论稿件的,熙熙攘攘。那天我刚好去市委宣传部有事,办完事,听说叶庆瑞老师已从他所在单位《南化报》社调到《南京通讯》,就贸然闯进编辑部,正巧叶老师在。他一双明眸大眼、皮肤白皙、个子高挑。人之相识最初的印象是难忘的,他给我的第一印象纯然一派书生气。

        不久《南京通讯》正式恢复《南京日报》,叶庆瑞在文艺处长期主持担任“雨花石”副刊主编。“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我们常联系着。

        编辑面对的是海量稿件,而好的园丁却会从中去挖掘、发现、关心、扶持有创作潜力的作者。叶庆瑞当属其列。他有一个信条:不厚名家,不薄新人。宁可用三流作者的一流稿件,也不用一流作家的三流作品。他对来自基层作者的作品,尤为重视。他自己就是从基层泥土中一步步走过来的,了解他们写作中的甘苦、所遇到的迷茫和艺术上的瓶颈。为此,多年来他着力注意发掘和提携业余作者,精心编稿改稿,提升作品的艺术品质,甚至送警句,使其“化蛹为蝶”。警句往往是一首诗的“诗眼”,是灵魂,一般编辑都留下自己用,不轻易“送”人。这在浮躁趋利的时势中,不能不说是一种之于“春蚕”“人梯”类的“载厚”精神。南京相当一批作者的处女作是在“雨花石”副刊上发表,而从此起步,逐渐步入文学殿堂。不啻有叶庆瑞对作者燃烧的生命热情和温暖。

        我是受温暖者之一。叶庆瑞编发我的第一篇散文是1983年2月25日的《雪窗驰想》,没想受这千把字小文的鼓励和它在我内心产生的浩荡激情,却让我后来在天津《散文》月刊频频发稿。那时专发散文的刊物,在刚刚萌发的文艺春天的刊林中还为数不多,除了广东的《随笔》,尚无第三家。一篇作品,往往会改变作者的创作走向,是叶老师将我的文学这艘船引入“散文”的渡口。这以后我一直在散文的天地驰骋。

        生命中常有不测的元素,1993石榴花开的5月,一则传来的新闻让我心惊,愣愣了半天。那是叶庆瑞与市作协几位作家赴东台采访,回程时车开至六合横梁突遭遇车祸,叶庆瑞受重创骨折,“上帝收回死亡执照”。多年后,叶庆瑞每每谈及那惊魂一幕,“鲜血虽已凝固成记忆,但时有恐怖发炎”,至今他不能走长路,时间一长,脚力不济。

        一场惊魂让叶庆瑞的诗风发生嬗变,致力于向着民间回归,更为自觉关注民众,关注民间疾苦。

        他有一首《快餐店》的诗给我的印象极深,诗的前二节写了快餐店门前的人间烟火气后,接着诗意出来了:“这里一切从简 / 连菜单也省略了 / 手一招就来 / 泡沫盒加一次性筷子  / 等于最原始的欲望 // 省却了酒桌上 / 虚假的应酬 / 省却了斟酒时 / 言不由衷的套话 / 最重要是没有算计 / 尽管穿着不同 / 吃的都是一样 / 找回难得的平等 // 勿用讳言 /都市的节奏越来越快 / 上月还是中年的妻子 / 这个月就内退了 / 我不得不去吃快餐 / 以节省钞票和时间 / 去快速挣钱 / 去对付儿子 / 快速提升的学费”。作者以极平常的诗句,冷静速写了一幅都市风情图,写民众创业的不易,步履的艰难,生活的艰辛。“快餐”和“快速提升的学费”是整首诗的诗眼。

        同样接地气,写民情,抒民风的诗,在叶庆瑞诗集中触目皆是。如《都市众生相》组诗中写了《的士司机》《女摊主》《民工》等七个底层平凡人物,又如《下岗修自行车的人》中,那“与其说是补胎 / 毋宁说是贴补收入的空缺”“蹩不住的怨气 / 全鼓进修复的车胎里”,简直是神来之笔。

        叶庆瑞后来陆续出版了诗集《爱的和弦》《她,就是缪斯》《爱的化石》《多梦季节》《人生第五季》《都市冷风景》等诗集。作品曾被多家出版社收入60多种选集。《都市冷风景》获首届金陵文学奖、《爱的化石》获首届南京文学艺术奖、《人生第五季》获首届江苏省紫金山文学奖。跻身于中国作协会员、国家一级作家。

        著名诗人洛夫一次造访南京,众多诗人纷纷送上自己的代表作品,请洛老指谬。年迈的洛夫离开南京时,在厚厚堆积的诗集中,只挑选了两本诗集带回去,一本是诗人丁芒的,一本则是叶庆瑞的,余者皆送了宾馆。后来洛夫在读完叶庆瑞的《都市冷风景》后,撰文高度评价:“打开扉页,即感到一股都市冷风从南京吹来,但诗里的人性温情又使我从那红尘滚滚的人间烟火中发现平凡世俗的可爱,这主要是由于你那冷处理的叙事手法,最终获致了化腐朽为神奇的艺术效果。”

        是一个温暖的午后,在他的家中,叶庆瑞和我谈起他的诗歌创作的转型。这起源于他在养病期间引发的对新诗写作的重新审视。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始,中国诗坛,派别林立,朦胧诗、现代诗、后现代派相继兴起,一个时代会有一个时代整体的艺术倾向性。我们所处的环境已经不再满目农耕、巫山烟云、夕阳晚照,人类的生存方式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前所未有且瞬息万变的时期,传统诗歌的写作面临新的挑战,诗歌当随时代,要与时俱进。不以老面孔示人,它应是鲜活的、有灵气的。有人仍我行我素,坚持传统,结果淡出诗界。有人逆流而上,“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叶庆瑞找准了自己诗歌创作的纵横两个坐标的定位。纵者,上千年中国文学的传统;横者,世界文化精华的移植。所谓现代诗,就是用现代人的目光审视当今社会,用现代人的语言策略表述心灵,用现代人的思维经营意象。

        缘于这样的思考,叶庆瑞较早成功转型,自此用心用情用力在现代诗的创作上。“但开风气不为师”,华丽转身的他仍然不懈地探索与追求,总是在前行的路上。这是叶庆瑞与他同时代诗人最显见的区别。

        退休后的叶庆瑞依然笔耕不辍,时而灵感来了,诗兴勃发,迅疾移笔纸上,在诗海的荡漾中,总显得那么游刃有余。时而徜徉于光影世界,影像世界的独特魅力深深吸引了他,让他如饥似渴,如醉如痴,拿起相机的他不断调整光圈,出新构图,在湖光山色中捕捉生活中的美景。那一帧帧作品,是他对美好生活的呼唤。他的摄影梦也像他的诗歌创作,一幅比一幅精彩,新近出版的《最是那惊鸿一瞥》诗意摄影集,是他多年的结晶。时而又挥毫泼墨,沉醉于丹青,或工笔、或写意,担任起“来燕堂书画院”副院长、江苏省作家书画联谊会副会长,流连光影,搦管国画,竟也乐此不疲。多次参加书画展,多本画册中收入他的作品。

        和叶庆瑞老师接触多了,我看到了这片绿叶更晶莹的亮色。大约三四年前,因了叶庆瑞在中国新诗创作上闻达文艺界,中国现代文学馆一纸信函,请他提供代表性资料,拟在江苏分馆诗人中建立他的影像资料(已建的有江苏著名诗人赵恺)。这是一种荣誉和认可,这等好事让多少作家名耆趋之若鹜,望尘莫及,而叶庆瑞却淡然处之,不为所动。他把名声看得很淡。乃至对方几次电话催促,叶庆瑞淡淡地回答对方:“还是把这机会和荣誉留给后继的新人。”

        岁月流逝,宁静致远的叶庆瑞,静静地生活在他那深深的庭院,写他的诗,拍他的摄影,画他的丹青,累了沿着他门前那条清清的小河散散步。绿叶婆娑中,映出他渐渐染上银白鬓发的剪影。只有阅尽春色,脱净了生命年华的叶子,才会有眼前这道风景,才会有此无边的安宁。晚秋的红叶更胜于二月的鲜花。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