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经对广播里单田芳、田连元、刘兰芳的声音耳熟能详,也喜欢《声临其境》里那些用声音表演的天才演员,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走进《朗读者》的演播大厅,感受到朗读者所传达的文字背后的价值。近日,浙江文艺出版社发布了最新出版的二十六卷本《莫言作品典藏大系》,同时,莫言长篇小说《蛙》《丰乳肥臀》等作品的数字及有声图书也正式启动。
声音的诱惑有多大?声音的魅力不止于让我们享受艺术,不止于传递文学作品的内涵和思想深度,还在于由声音艺术创造出的利润和价值。
近几年,有声业务一直被行业看好。据2018中国有声书市场专题研究报告显示,在2016年到2018年,中国有声书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34.8%,其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23.7亿元增至2018年的45.4亿元,预计到2020年将会超过78亿元。
为什么要做有声
浙江文艺出版社社长郑重对未来出版的发展充满自信。这种自信来自他在出版行业浸润二十多年来的专注研究和总结判断。他说,自从互联网诞生以后,出版业就被称为“夕阳产业”,叫了二十年,出版还在高速发展,并没有垂垂老矣。在新媒体产业大变局的时代,出版业作为内容产业的最前端,反而在融合发展上显现了新的生机,无论是数字产品、有声产品、影视动漫、教育还是文创用品,都有极大的衍生空间。
郑重以“牛郎织女”形象地比喻出版业和新经济产业的结合。出版业像“牛郎”,勤勤恳恳耕种,无论是今日头条还是阿里文化等新经济产业的“仙女”商业模式落地,总会嫁给“牛郎”,和地面的内容产业融合。从另一个角度说,出版社也是“种子行业”。郑重认为,过去出版是只卖种子,没有想到要把种子变成麦田,变成85度C面包店。而有声产业,就是在“牛郎织女”的背景下衍伸出来的新的产品业态。
“出版社要转型,必须积极拥抱互联网新经济,可以做数字出版,可以做有声,也可以参与到知识付费的平台,以此不断开拓互联网+、文化+的业务。出版社掌握着内容的最前端,有这个核心优势。”郑重说,有声产品要做出精品,对纸质图书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浙江文艺出版社近两年在数字有声内容等方面加快投入,与喜马拉雅平台战略合作,一起开发了名著阅读力丛书、桃子姐姐讲故事等有声产品,社里甚至有专门的录音棚、专业的播音员,并招收新媒体编辑,建起一支具有专业素养的新媒体队伍。为此,郑重提出两个理念:一是用新出版理念做编辑,每个编辑在做内容时不仅考虑到纸质图书,还要考虑数字图书、有声图书以及相关的知识付费产品,编辑做纸书时要通盘策划。未来图书将一书一码,即每本书都有二维码,一扫即进入新媒体平台,提供纸书外的诸多内容。原来的编辑面对读者,现在则把读者变成用户,可以永远为它服务;二是用新阅读理念面对读者,让文艺书更美、更时尚,成为轻奢文化产品,让读者不断享受阅读的快感。
今年恰逢《蛙》出版十周年,浙江文艺联合喜马拉雅将《蛙》和《丰乳肥臀》制作成有声书,纸质、有声和电视剧同步开发(《丰乳肥臀》将由爱奇异改编为电视剧)。莫言作品除小说外,还有散文、演讲、戏剧等内容,有声开发的空间很大。“莫言青少年书系”刚推出的第一本《莫言给孩子的八堂文学课》已成畅销书。郑重表示,此书还要开发为有声课程,由莫言和全国一批特级名师,一起给孩子讲关于写作、关于阅读的一百堂课,该项目已被列入中宣部“有声读物精品出版工程”十大项目之一。
更值得期待的是莫言的演讲。浙江文艺出版社计划联合科大讯飞、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实验室等机构,把莫言的演讲内容以人工智能的方式复原为他本人的声音演讲,莫言的中短篇小说也适合用音乐剧、广播剧进行开发。总之,“关于《莫言作品典藏大系》的有声开发是巨大的系统工程,这个系统工程的策划开发工作量不比纸质书小,甚至比纸质出版大得多。”郑重说,目前由于几家电商绑架了出版物市场,他们无休止的价格战使传统纸书的利润荡然无存,向数字出版转型成为活下去的出路。当然,出版业是文化的火种,也是意识形态的主阵地,不能被电商资本绑架,沦为他们免费获取流量的工具。呼吁有关管理部门干预这种乱象,保护好这块生产文化的土壤。
把耳朵叫醒
据喜马拉雅副总裁周晓晗介绍,喜马拉雅APP2013年上线之初,有声书就是非常重要的板块。他们注意到几乎所有的APP都在开发眼球经济,耳朵经济还没有被完全开发。日常有大量不能够用眼的时间,如睡前、开车……这些时间,人们对于内容、信息、书本等都是有需求的,而音频因其伴随性的特质,可以利用大量碎片化时间,过去可能是无效的时间,今天因为音频的产生而变得有效。
和传统出版业面临的情况一样,因为人们年龄、性别爱好、受教育的程度等复杂性,对有声书的要求也越来越丰富,这就要求有声书首先要有优秀的内容,并有精良的制作。声音的演绎将赋予纸质书更多的想象空间和韵味,制作精良的有声书总会受到听众的认可和追随。
有声出版为内容出版提供了新的承载形式,而且悄悄发生着新的变革。周晓晗说,有声书跟传统出版并行,成为实体写作计划的部分,已有大量的有声书反向延伸至出版行业。在内容出版的行业中,由于有声书的加入,纬度更加宽广、媒介手段更加丰富、获取用户的渠道更为拓宽。而且,从有声图书的发展趋势可以预见,通过现代科技手法,通过年轻的、科技的演绎方式,更多的经典作品将使有声书更贴近年轻用户的欣赏习惯、审美习惯和收听习惯,传统跟科技的结合将使未来的有声图书大有可图。如果内容经智能分发,能够更加精准地到达用户,还会再上新的台阶。
“听不仅仅局限于音频平台,而是多媒体、全媒体的运用。有声书不是简单地把内容念出来,它其实更多地像声音剧、广播剧,越来越多的内容通过有声市场先试水,去孵化第一批‘种子用户’,了解受众的反馈之后再做IP开发,进行更多的市场孵化。”周晓晗说,对于有声作品,人们是如何产生需求的,这就要求音频制作者更多地去贴近并了解用户,为他们量身定制提供不同角度和不同层次的解读方式,并尽量用白金版的音质、电影化的配乐制作手法给听众提供更好的品质。一个好的内容值得被开发出多种媒体手段,让不同的受众都能够接触到优质的内容。
你会选择听书吗?
京东数字阅读业务部总经理魏建明表示,在万物互联的大趋势下,有声业务拥有巨大的蓝海市场机会,“面对万物互联的5G时代以及未来更多的创新场景,越来越多的人在忙碌、多场景的生活中选择用新科技来享受多样形式的书本内容。京东一直在思考如何让内容进行全场景的渗透,让用户参与其中,服务用户满足用户”。正是基于这些思考,京东读书在之前的电子书以及知识服务的基础上,开发上线了有声业务板块。
京东有声业务主要涵盖有声书、精品课、讲书、少儿、网络原创五大品类的优质有声资源,覆盖了目前市场中主要的有声业务需求。京东有声业务的合作伙伴既包括中信出版集团、人民邮电出版社、北京华章图书信息有限公司等国内头部出版单位,也包括阅文、蜻蜓FM、樊登读书、一路听天下、青云在线等一流平台方,同时也有米小圈、涂思美育等知名内容提供商。
京东读书的有声业务,采用自营模式的“有声”,加第三方商家的知识服务的双模式运营。合作伙伴可以选择把精品内容提供给京东,用户在京东读书购买并收听;同时也可以借助京东用户资源和流量进行交易,用户在京东购买,在商家平台上收听。
有声业务的上线,意味着京东纸书、电子书、听书、知识服务全阅读生态构建完成。魏建明表示,未来,京东有声业务将构建更庞大的合作矩阵和内容矩阵,依托京东用户资源、积累9年的图书用户以及强大的平台运营能力、大数据能力,力争成为国内领先的有声内容平台。
网络时代的好编辑
天津博集新媒常务副总经理邹积川认为,声音业务是渗透生活场景最多的内容型业务,无论是知识付费、有声书,大家在使用这个业务的时候一般都伴随着生产的场景。此外,声音业务也是一个内容型的业务,内容真正要传播出去的时候,中间一定经过编辑环节,而出版社的编辑在当中要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这就涉及到编辑在整个产业中的定位的问题。
有声业务对编辑的从业能力提出新的要求。即从纯粹的编辑转化为内容制作人。邹积川刚刚走上编辑岗位时,接受的培训内容之一是纸张,用什么纸、什么颜色、多少克等成本的问题。而今天的编辑,要求掌握做电子书、有声书及其他媒体形态的编辑技能。他认为,未来编辑的发展应该具备复合的评判能力,从最原始的内容策划开始一直到最后成为有声产品及后期加工等,这种能力应成为互联网时代编辑具备的技能。邹积川认为,编辑在制作有声书的过程中要扮演“导演”作用,举个例子,在做凡尔纳的小说的时候,要考虑剧情,掌握编排节奏,而不是把作品通读一遍结束。
一部好的有声书应该在四个核心要素上下功夫,分别为文本、主播、后期、运营。邹积川说:“文本即故事的可读性、连贯性;主播是要评判作为主讲人的声音、情感是不是适合这样一部作品;最后一点是运营,运营关系到日后的生态建设。一部作品挣钱、不挣钱,前面三项是对产品本身品质的控制,最后一个才是整个产品的决定因素。”
人民邮电出版社数字业务负责人赖青曾在2018年做有声书的调研,出版社在做内部的清洗版权的时候,发现真正适合做成有声书的品类非常少,电子书的品类在架达到七八千种,感觉适合做成有声书的200种左右,“这是我们目前遇到的一个大的问题。再一个关于资源方向的侵权问题。对于出版社而言,目前我们更多是投入人,去培养脚本、后期录制需要的人力”。
如果作家尝试“声音秀”
北京龙杰网大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一路听天下)CEO朱国勇2005年进入有声版权领域,创办“一路听天下”有声文化品牌,经过14年的运作,目前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有声精品内容供应商。旗下孵化有声IP数量过千,已经孵化出各类有声小说集数总量超过5万集。总时长超过2万小时。与喜马拉雅FM、蜻蜓FM、懒人听书FM等移动音频平台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代表作有《盗墓笔记》全网总发行点击量过百亿次,《甄嬛传》全网总发行点击量超过30个亿次,《侯卫东官场笔记》全网总发行点击量超过20亿次,,包括《一号杀手》《一号通缉令》等在内的“一号系列”全网总发行点击量破千万次。
朱国勇认为,有声产业的发展,归功于电子书。互联网使文学创作的门槛大大降低,而且前十名互联网文学的创作者收入都能过亿,同时也给出版产业带来很多机会,也给有声产业带来机会。“今天图书的竞争已经跨界了,有声产业不仅在跟图书作战,而是跟所有竞争消费者时间的产业作战。”朱国勇分析,网络大电影这两年市场往下走,不是拍得差了,而是短视频拍得火了。短视频是否会影响有声书的发展?朱国勇的看法是,场景对有声产业是有利的,很多场景适合有声书消费,所以未来这一产业的增长可能有50%甚至80%。他认为,可以抵抗时间的长销品,能够满足人们深入学习、深入反思,才会成为有社会价值的有声读物。因为人性是亘古不变的,经典作品比网络文学作品更具有恒久的价值。
声动懒人总经理李惠祥介绍,成立于2012年的懒人听书在2016年开始做收费业务,最开始他们很担心用户的流失,曾有一度用户往下滑了,但是很快就上来了。懒人听书现在日活1000万,月活3000万。2018年年底,他们有声读物的收入是2.5亿。李惠祥自称做的是“两毛钱的生意”,懒人听书听一集书是两毛钱,如此慢慢积累,现在做到2.5亿。他的经验是,有声内容的持续与否,变现的重心在于优质内容的整合。
有些很受欢迎的电视节目,将不同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嘉宾邀至现场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并倾情朗诵经典美文,取得相当不错的收视率,这样的节目是否会对有声产业带来有益启示?
朱国勇坦率地表示,做有声产业,能力细分很重要。很多作家做知识付费,自己要当主播,实际上90%的作家都不适合播作品,表达能力差,和专业的演播者是有很大距离的。互联网就是一个把专业的事交给更专业的人做的匹配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