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网络语言的口语化促进了对话,活跃了气氛,但也容易失之浅白。其实,回顾历史,有两位精神巨人一生也是“述而不作”,却成为历史丰碑。他们的思想主要是通过学生的记叙而传诸后世的。一本是孔子《论语》,另一本是《苏格拉底对话录》。这种在古希腊被称为“口语著述”的散文文体,在中国古代则概念更加宽泛,主要是与韵文相区别。不过那时还不是分门别类的时代,重要的是,《论语》和《苏格拉底对话录》作为中西文化发展的精神源头不断被回溯,令我们保持应有的敬意和传承。
苏格拉底的一些思想具有精神感召力,如他的一句名言:“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一下子就像闪电照亮了人与兽的根本区别,让人领悟到“人之所以为人”的含意。而当人们沉思时,苏格拉底又告诫说,人认识自身是最重要的,而最高的智慧就是明白自己“一无所知”。作为西方人本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苏格拉底一直关心社会和人的命运,如同古罗马演说家西塞罗感叹的,他让哲学从天上来到人间。
孔子也说过“朝闻道,夕死可矣”,但不如苏格拉底那么有震撼力。两千多年来,他有那么多的香火供奉和索隐阐释,以至于他的原初的、真实的、鲜活的思想反倒模糊不清了。如今在一般人的印象里,《论语》是本令人敬畏而又比较枯燥的书,但实际上,人们只要去翻一翻就会惊讶地发现,那里面有多少给我们民族精神文化留下不灭印记的生动思想呀。如:中庸之道。\和为贵。\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言必信,行必果。\听其言而观其行。\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岁寒,而知松柏之后凋也。\未知生,焉知死。\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道不同,不相与谋。\三思而后行。\小不忍则乱大谋。\欲速则不达。\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有教无类。\三人行,必有我师。\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温故而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等等。
如果说,苏格拉底的学说有种哲人思辨的美感,能对人的心灵产生净化升华作用。那么孔子的学说就如同水银泄地,朴实无华地渗透在我们民族生活的深层土壤中。庄子文思灿烂,想象辉煌,但留给知识阶层回味的东西更多些,而孔子的教诲则无影无形却又无所不在。人们可以说自己从未读过孔子的书,但是谁敢说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日常行为方式,没有受到过那些格言的潜在影响和制约呢?正是这种千百年来对文盲也能稳定发挥作用的东西,至今滞留在中国人情感意识的深层。
特别是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一个堪称伟大的基本原则:“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一般中国人都认为合情合理和不言而喻的。沿着这条思路推演下去,“老吾老,幼吾幼”之类将心比心的念头就自然而然地维系了中国人的道德良知和社会、国家观念。这种不靠上帝操心也能秩序井然的社会生活模式,曾叫中世纪以来深受神权压迫的欧洲知识分子大吃一惊,他们很难理解,为什么一个人,一个与苏格拉底地位相似的智者,在东方古国可以成为整个国家的精神偶像?相形之下,西方人精神世界和生活方式的形成分别得自于古希腊、罗马和希伯来基督教文化等不同源流。因此苏格拉底始终是作为诸神之一,如同雕像一样立在西方思想界的广场上。
但不管怎样,“生活在你们以前的大师,你们要虔诚地爱他们。”这是法国艺术家罗丹留下的遗嘱。的确,像孔子和苏格拉底这样的智者,曾站在人类历史的各个十字路口上,给后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思想贡献。所以,不要因为我们今天遇到什么难题就去怨他们,而应设法了解他们的初衷,懂得汲取有益的方面;而且这些“思想者”身上的精神韧性,尤其令人惊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