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9年09月11日 星期三

    书苑兰香 幽远沁人

    ——《明清传奇鉴赏辞典》新版介绍

    祝振玉 《 中华读书报 》( 2019年09月11日   10 版)
    《明清传奇鉴赏辞典》(新一版),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编,上海辞书出版社2019年6月第一版,168.00元

        中国古典戏曲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曾先后出现了宋元南戏、元代杂剧、明清传奇、清代地方戏及近现代戏曲等基本形式。其中承上启下,对后世戏曲影响最大的是明清传奇。以一代应有一代之文学而论,彼时抒情载道的诗歌散文已让位于娱兴叙事的小说与戏曲。戏曲之中,又分为杂剧与传奇。杂剧承元代余绪,存世不多,佳作寥寥,而传奇一门,现考知传世作者有800余人,作品存世2590种左右,人称之为“词山曲海”,且名家名作灿若星辰,特别是和我国现存的近400种地方戏曲剧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显示了恒久的生命力。十多年前,蒋星煜、齐森华、赵山林三位先生,披沙拣金,去芜存菁,精选明清传奇剧本168种281出(折),并特邀各路名家导读鉴赏,编成《明清传奇鉴赏辞》付梓出版,为普及介绍明清两代传奇的作家作品贡献颇巨。如今传统文化迎来又一个发展的春天,本书的再椠新版,也是顺理成章,有助于当下的读者与戏曲粉丝领略明清传奇的不朽魅力。

     

        清代戏曲理论家李渔认为剧本创作首先要“立主脑”(《闲情偶寄》)、旨在体现“作者立言之本意”。本书的编选也有主脑或原则,那就是“最主要的是看作品本身,作者的生平事迹应该注意,但决不能取代作品”(蒋星煜序)。从现存2590种剧本中遴选168多种,再从168种剧本中精选281出(折)。本书的编选正是循着这一原则,既不因人选戏也不因人废戏,比如明末阉党马士英,历史上为人不齿,但其剧本“脱窠臼”“密针线”,《春灯谜》《燕子笺》《牟尼合》等,剧本构思、舞台艺术皆有可观,可备一格。至于其他入选的名家名剧梨园精华则不胜枚举。如南戏之祖元末明初高明的《琵琶记》和柯丹邱《荆釵记》,佚名《刘知远白兔记》,施惠《拜月亭》,佚名《杀狗记》(合称“荆刘拜杀”),明李开先《宝剑记》,梁辰鱼的《浣纱记》,汤显祖以《牡丹亭》为代表的“临川四梦”;清洪昇《长生殿》,孔尚任《桃花扇》,李玉《清忠谱》及《一捧雪》《人兽官》《永团圆》《占花魁》(合称“一人永占”)等等,皆是明清戏曲家留给后人的瑰宝。

     

        但凡名家名作,必有其度越前人的思想情操,故所选作品,主题内容始终是第一位的。而戏曲的思想主题,则要通过戏曲人物来实现。《牡丹亭》中的杜丽娘追求恋爱自由婚姻自主,这在当时是石破天惊的诉求,为了挣脱封建礼教的禁锢,她为情而死又为情而生,演绎了浪漫瑰丽的爱情故事,表现了追求人生自由与个性解放的进步思想。《巧换缘》里年过半百的周氏,自荐枕席,做了木匠的老婆,襟怀不俗,志趣非常,在剧中救人而自救,见智见勇,迥异于传统的妇范女德。作品由此肯定人的情欲的合理性,反映了当时商品经济条件下市民阶级的诉求和自由生活的理想。

     

        有的意见以为明清的戏曲说教味比较浓,但从另一方面说,也表明当时的剧作家比较有社会使命感,犹如我们现在说的“正能量”。这是中国古代戏曲家的优良传统,以倡导公序良俗、匡正时弊为己任。这在本书所选的传奇作品中得到充分的反映。明朝首辅丘濬的《五伦全备记》可能是个极端的例子,它通过“一场假托之言”宣传“万世纲常之理”固然有些煞风景,但绝大部分作品旨在扬善惩恶,体现了民心民意民情。如唐英的《转天心》、张彝宣《醉菩提》等旨在改变世风民俗。清代戏曲大家蒋士铨的传奇作品,也包含维护道德风尚的用心。如《香祖楼》一剧,一般认为是写“妾薄命”,其实是歌颂女子主人公若兰守情不移的高尚节操。传奇作为舞台艺术,擅长表现世情百态,尤其是科举制度下的百味人生。困于诸生、沉于卑位的沈起凤的《才人福》是“慰穷士”,为落拓才人吐气,为不第文人画饼充饥。杨恩寿《再来人》揭露封建末世科举制度对人的摧残和毒害,表现变态与病态的人生。

     

        明清传奇多以历史故事为题材,戏曲家视忠奸如水火,褒善贬恶,感情强烈,所谓“青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杜甫诗句),夏纶的《南阳乐》甚至擅改史实,写诸葛亮灭魏统一三国,其中《掘冢》一出,通过蜀将魏延对曹操的发墓戮尸并示众,以警告历史上的乱臣贼子。李玉的《一捧雪》写的是明朝戚继光等忠良和奸臣严嵩、严世蕃父子围绕一件玉杯展开的曲折斗争,演绎了一系列可歌可泣的故事。孔尚任的《桃花扇》借“离合之情”,抒“兴亡之感”,在李香君、侯方域等戏曲人物身上寄寓自己的是非褒贬。不少明清之际的传奇作家,经历朝代鼎革,目睹沧桑巨变,怀有拂拭不去的民族感情和故国之思,也往往托之于氍毹笙歌、梨园优伶。吴伟业的《秣陵春》借南唐徐适和展娘的悲欢故事,表达亡国之恨;蒋士铨的《冬青树》,歌颂宋末慷慨赴死的文天祥;洪炳文的《悬岙猿》以义猿形象鞭挞兽心人面之徒,歌颂张煌言的民族气节。还有的作品,甚至突破传统的本土视野,放眼于世界变革,对摇摇欲坠的满清统治,充满忧患意识,如洪炳文的《警黄钟》希望警醒“日醉死梦生于名缰利锁之中而不知”的黄种人;钟祖芬的《招隐居》,是近代文学史上最早反映鸦片毒害的重大社会剧。所谓“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文心雕龙》),这些传奇作品,已经突破才子佳人娱情遣兴的梨园窠臼成为近代民族解放与民主革命的先声。

     

        明清传奇,因奇而传,无巧不成书,往往情节曲折、体制庞大、结构绵密,说白毕肖声口,唱词文雅蕴藉。本书邀请专家学者对其中的每一出(折)进行鉴赏导读,就是让普通读者或观众能够曲径通幽,了解明清传奇戏里戏外的门道。从剧本方面说,曲词曲白属于语言艺术,从舞台角度讲,角色唱腔属于表演艺术。本书的传奇鉴赏和诗文鉴赏不同的是,既要品鉴作为案头文学的曲,还要解读作为舞台艺术的戏。曲词美不美,戏味浓不浓,专家就是要对此做好文章,让戏曲爱好者既感受文学的魅力也体会到舞台的效果。如《雷峰塔》中《舟遇》一出,专家鉴赏云:“在语言上,生旦二人唱词的典雅整饬和老艄翁吴语宾白的通俗有趣也相辅相成,衬着雨中西湖的大好春光,四个角色将一台戏唱得有声有色。”“舞台上,红颜与鹤发相映,诗情共画意并存,人情味和神怪性交相映辉,动感十足,视觉和听觉效果也非常不错。”(郭梅)

     

        明清传奇是祖国宝贵的传统文化遗产,本辞典所收选的一些剧目,直到今天还活跃在不同的戏曲舞台上。《长生殿》中唐玄宗唱北曲《粉蝶儿》(天淡云闲),是昆曲冠生的名曲,也是如今学唱昆曲的开蒙之曲。唐英的《双钉案》中,现在有《钓金龟》《行路哭灵》等京剧老旦折子戏;李玉《一捧雪》中的《审头刺汤》《勘首》,成为现代京剧的传统剧目;京剧《李慧娘》则源自周朝俊的《红梅记》;高濂《玉簪记》,徐复祚《红犁记》《宵光剑》,孟称舜《娇红记》,一直是昆曲舞台的保留剧目;现代各剧种常演的《白蛇传》中的《游湖》《借伞》一折,则以《雷峰塔·舟遇》为蓝本。今传清代的《红楼梦》传奇有十来种,九种以葬花为题材,当今各剧种上演的《红楼梦》折子,多受其影响。

     

        本书这次新版,在内容上做了若干修订,审慎地吸取了一些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增加了一些出版信息,还调整版面,重新装帧,作为上海辞书出版社《中国文学鉴赏辞典》新版系列之一。

     

        现在学术界认为,明清传奇的狭义概念是指从明代梁辰鱼《浣纱记》开始的昆曲剧本,广义概念则指明代开国以后包括明清两代不限出数,篇幅较长,各类角色都可以唱,以南曲为主要声调的戏曲剧本。众所周知,南曲发展到后来,主要以昆山腔为主,而现在流传的明清传奇的大部分作品,都是以昆曲演唱的,可见昆曲和明清传奇关系至为密切,也可以说彼此之间是互为载体。2001年5月18日,中国昆曲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可见其地位和深远影响。昆曲声调以其细腻温婉余音绕梁的珠玉之声使人们将之比作空谷幽兰。上海昆曲戏迷团体因此自取名为“兰韵雅集”。《明清传奇鉴赏辞典》的新版问世,无疑将使书苑兰香更加幽远沁人。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