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9年08月21日 星期三

    让西方懂得中国,从文化和情感开始

    ——《中国人的情感:文化心理学阐释》引进出版小记

    周益群 《 中华读书报 》( 2019年08月21日   17 版)
    从左至右:《中国人的情感》译者谢中垚,作者吕坤维,编辑周益群,心理学者杜艾文。

        周益群: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与学术著作分社副主编,曾策划出版《幸福与教育》《笛卡尔的错误》《像我们一样疯狂》《教育的美丽风险》《改变:问题形成与解决的原则》《变的美学:临床心理学家的控制论手册》等。

     

        邀约

     

        2016年4月28日,我收到了多年的好友和师长,美国心理学家杜艾文(AlvinDueck)教授的来信,他邀请我在6月初去见一位叫LouiseSundararajan的学者,并介绍她是第一位对中国人的情感撰写心理学专著的学者,她的研究在专业领域很受认可。

     

        客观地说,作为一位心理学编辑,出版优秀的中国人研究的学术图书是一个心愿。常见的此类图书多为研究历史、文化或社会学的学者撰写,国内心理学界这方面的代表著作有沙莲香教授的《中国民族性:民族性30年变迁》,翟学伟教授的《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中国人的关系原理》等,这类作品需要学者不仅具有历史、文化和人类学等跨学科的底蕴,更要有心理学的专业视角和方法——沙莲香教授即是哲学和社会心理学背景,翟学伟教授是社会学和历史学背景。中国心理学发展日益趋向量化研究,转向脑科学、认知科学等领域,虽然在近年国家提出文化自信,文化心理学看似勃发出生机,成为学术热点,但在这一需要沉淀和底蕴的专业领域,好的学术著作是可遇不可求。此外,近些年这方面的出版主题主要集中在中国人特有的面子和关系研究,我也希望能够看到更为普遍性的心理特性研究,即知、情、意、行的研究,大约十年前,我曾经向一名专攻情绪研究的心理学者约一本有关中国人情绪研究的书稿,但确是太难了。

     

        收到杜艾文教授的信,我当时有一个疑惑,看LouiseSundararajan的名字,似乎是一位印度学者,她怎么会写一本有关中国人的书呢?我随即上了亚马逊的美国网站,了解到作者是吕坤维博士,她出生于云南,在台湾长大,后在美国获得哈佛大学宗教史博士学位和波士顿大学心理咨询博士学位,作为一名中国人,她的专业成就非常之高,曾担任人类终极现实与意义心理国际协会主席、美国心理协会人本主义心理学分委会主席,并于2014年荣获后者颁发的“亚伯拉罕·马斯洛奖”。这本书虽然2015年才刚由Springer出版,但却获得了众多学者的专业长篇点评。其中让我印象尤为深刻的一句评价是:每一个认真的西方学者,都应该把这本关于情感的书作为重新思考当今心理学基础的一个入口。

     

        心理学是西学,其学科框架、体系和研究方法都沿袭西方学术界,但西方文化定义下的研究和阐释适合中国人吗?有着悠久文化和历史的中国,我们自己的文化土壤和传统是否能够发展出一套本土心理学体系呢?近30年,中国学者一直在为推动中国本土心理学而努力,先前有台湾杨国枢教授和香港杨中芳教授倡导下的华人本土心理学研究,他们在内地于1991~1997年举办暑期社会心理学高级研讨班,培养了一批中国社会心理学领域的中坚力量,推动了华人心理学本土化研究,这是一种来自中国学者内部的自觉性,热点主题是前述所提到的中国人的面子研究;从2007至今,杜艾文教授主动投入到帮助和支持中国学者发展本土心理学的工作中,他和中科院心理所的韩布新研究员,与北大、浙大、中国社科院、中国民族大学、曲阜师大等多所高校合作,通过举办学术研讨会,资助图书出版、本土项目研究、青年学者进修等方式,希翼扎根中国本土文化,将本土智慧和经验转化为学术成果。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中国民间文化与信仰心理学、儒家心理学、中医心理学等研究领域均取得了众多优秀成果,这些研究以图书和论文方式在国外出版发表,让西方了解中国。

     

        相遇

     

        6月3日,我前往中国人民大学去赴这个约会。事先我已和Springer在中国的代表联系,确认这本书的中文版权依然还在。然而,杜艾文教授在与我的信件中,专门嘱咐我,在未经吕教授许可前,一定不能去购买版权。每当想到这点,我就感叹杜艾文的周全以及对合作双方的尊重。我们认识已近15年,他是我尊重的师长,除了交流心理学专业认识,他热爱中国,渴望了解中国,我们也常会交流看过的文学作品。每年他来中国,我们都会见面。他与中国心理学学术界接触繁多,知道什么样的书对于当下的中国学者是有助益的。他曾推荐并帮助我引进出版《像我们一样疯狂:美式心理疾病的全球化》一书,批判了美国的心理学范式是如何在医药商业利益驱动下输出全世界的现象。该书一经推出,就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当天,杜艾文教授和吕坤维教授在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系进行了有关本土心理学研究的学术演讲。我知道,此行重要的是获得吕坤维教授的认可,如她在本书中文版序言所说,这本书饱含她从母亲那儿继承与习得的所有情感,希望这本书能够在母亲的故土上引发读者的心灵共鸣,她当然希望这本书能够交到让她放心的出版社和编辑手里。

     

        一下午的学术交流后,杜艾文教授和吕坤维教授不顾疲惫,和我约在了附近的咖啡馆相见,一同前往的还有本书的译者谢中垚博士,他在北大医学部获得医学心理学博士,后前往美国跟随杜艾文教授进行有关跨文化心理学的博士后研究。眼前的吕坤维教授慈祥温和,虽然还在倒时差,但脸上毫无倦意。她带来了英文原书,看了前言和目录,我就被吸引了。吕坤维教授开篇就引用了孔子的一句话: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所以这本书的写作目的就是要为中国人的生活经验正名;目录内容也与众不同,例如,“镜里乾坤的东方与西方”“对称性的如履薄冰之舞”“中国人的创造力”“隐逸及隐逸之追求者”等。这本书从里到外,从行文到主题,都是如此的“中国”,展现一种诗性之美。吕坤维教授在自己多年研究的基础上形成本书,探讨的主题包括亲密与孤寂、真实与自由、自发性与创造性,特别关注中国人的品味。这正是我一直在等待和寻找的书啊!

     

        这次会面就像是等待了很久的一次相遇,虽然大家是第一次见面,但彼此都毫无陌生感,很自然地进入对于图书引进和出版流程的讨论中,确定了之后的合作细节。过了一个星期,我收到了吕坤维教授给我的邮件,并告知我们可以和Springer谈版权引进合同了。

     

        用文化为中国人正名

     

        经过近三年的翻译和出版工作,这本书终于得以出版,译文是如此优美考究。由于这本书涉及大量中国儒家、佛家、道家思想以及古典典籍和诗词,翻译难度很大,吕坤维教授和谢中垚博士反复修改,每个字词的用法都经过多次推敲和商榷。

     

        要用英文给外国人简述中国人的情感,这确实是一种挑战。这本书体现了中国文化的阴阳共舞之美感。吕坤维教授是严谨的,她接受过最严格的西方心理学学术训练,熟知如何介绍和应用近千个有关情绪/情感研究论题的西方研究文献和理论,所谓阳;她又是富于创造性和艺术的,这是一本中国之书,所以表达又是自由和东方之品味的,所谓阴。她在东西方之间、科学与现象学之间、概念和经验之间自如跳跃和转化,时而构成张力,时而消融,构成彼此映照的镜像。吕坤维教授对于西方定义下的心理学概念给出了来自东方的视角,例如,她针对有关亚洲人缺乏创造性这一结论展开研究,认为西方主流心理学对于革命性的创造性的定义是“反对主流,挑战多数”,而在东方,在道家思想影响下,富有创造力的人往往成为隐士,远离大众,而非挑战大众;道家对孤独和自我反省的关注作为创造的主要源泉;以及她对于东方集体主义的研究,都是从东方文化和日常经验出发,对主流西方心理学的结论中进行重新阐释。她发起并主导了中国本土心理学运动,认为本土心理学作为探讨人类心灵的方式,存在于两个空间的夹缝之中,一个是主流心理学的正统术语,一个是现象世界,这个世界位于西方心理学认识论的疆域之外。

     

        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中科院心理所研究员韩布新在他为本书所撰写的序言中所说,用中国人的文化为中国人的生活经验正名,让来自西方的学者了解东方文化和经验下的复杂情感,而非模糊失真的论断。这正是本书当下出版引进的最大价值。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