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9年07月24日 星期三

    《米路的海》,澄澈的深邃

    杨佃青 《 中华读书报 》( 2019年07月24日   18 版)

        杨佃青: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辑。策划、编辑过“花衣裳丛书”“拇指班长”“台湾儿童文学馆”《童年河》等多种品牌图书,所编图书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300余种奖项。

        推荐图书:《米路的海》

        小时候,生活在山东丘陵中的一个小山村,著名的峄山就遥遥在望。自从听老师讲峄山就是“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东山”之后,就像魔怔了一般,每到周末几个小伙伴一招呼,就要走着去峄山“小鲁”。山东丘陵的地貌,虽不至于“望山跑死马”,但一个山岗接着一个山岗,总能让你走到绝望却好像永远也到不了,每每在筋疲力尽的时候被追上来的家长给揪回去。最终在一个暑假,由小叔叔一路陪着才算达成了这个愿望。

        长大之后登过很多山,包括“小天下”的泰山和青藏高原的雪山,唯一能让我念念不忘的还是小时候的这种“走山”。至今每次回老家,还是喜欢像小时候那样信步去“走山”,为的就是要再体会一下“走山”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情绪与感觉:强烈的向往、漫长的等待、过程的疲惫与焦灼、无法达成愿望的失落与绝望、实现愿望后的强烈欢喜……

        所以,读赵剑云的长篇童话《米路的海》,我有一种强烈的共鸣。

        像很多童话一样,《米路的海》故事并不波澜壮阔、曲折复杂:一只身处西北沙漠的小蚂蚁米路,自从听了一只大雁讲到大海的瑰丽神奇,就心心念念地想去看看大海,不管别人说它异想天开、不切实际,跟它的好朋友蜜蜂光圈一起,为了梦想,不惧风雨,千里跋涉,两个小小的生命,不可思议地达成了自己的愿望,看到了大海……

        这样的题材也并不新鲜,它书写的是儿童文学的永恒主题:关于友情、关于梦想、关于爱、关于成长。长途的跋涉,跋涉后的成长,能让人想起《骑鹅旅行记》;蜜蜂光圈的友爱、陪伴与牺牲,也让编辑们拿出了“中国版《夏洛的网》”的宣传文案。

        永恒的主题总能常写常新。很简单,相同的主题里有不同的人生体验,真正能打动人心的是故事过程中的真情实感。一部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总能做到澄澈却深邃,原因就在这里,作为“浅语的艺术”,它澄澈,但情感的浓度让它深邃。

        大雁诺雅对大海的诗意渲染,摘花的猫对主人的默默的关怀,车祸后米路的焦急等待,见到大海后光圈喜悦之中掩藏不住的忧伤,光圈的生命走到尽头后米路的无助与哀伤,无不感人至深、催人泪下。因为,那都是作家生活中积累的情感的文字再现。

        难得的是,《米路的海》用具体、个别的故事与体验,写出了共通的情感。就像笔者一样,小时候的强烈向往,长大后都化成了珍贵的记忆。对于生于大西北、长于大西北的赵剑云来说,米路更像是她的一个自画像,“米路的海”何尝不是她的海,西北人的海?又何尝不是山东人的山?赵剑云的“望海”与笔者的“走山”,之所以能够产生共鸣,就在于它不纠结于故事的简单叙述,而是上升到对梦想的强烈向往与坚持。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