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9年07月24日 星期三

    颠覆丘吉尔固有印象,令“至暗时刻”发光

    邹欢 《 中华读书报 》( 2019年07月24日   14 版)

        邹欢:上海译文出版社编辑,责编作品有《米沃什诗集》《同情者》《〈堂吉诃德〉讲稿》《日本新中产阶级》等。

        推荐图书:《至暗时刻:力挽狂澜的丘吉尔》    

        2018年年初,看完电影《至暗时刻》之后,编辑室立刻买下了影视衍生的历史传记《至暗时刻:力挽狂澜的丘吉尔》版权。待收齐译稿、编辑完毕,一眨眼就2019年了。今年年初又有一部现象级的人物片《波西米亚狂想曲》,当时我恰好在准备《至暗时刻》的新书资料,发现两部电影加之前几年大热的《万物理论》的编剧是同一人,一颗来自新西兰的奇异果——安东尼·麦卡滕。

        麦卡滕作为作家已经小有名气,但直到转战编剧、电影制作之后,他才大放光彩。他的兴趣点很明确,人物传记,而关注的人物则特别多元,物理学家霍金、战时首相丘吉尔、皇后乐队的主唱佛莱迪·摩克瑞、教皇……要说他笔下的人物有什么共同点,他自己在采访中说道:“一个豪情壮志、大胆追梦的个体,这就是我描绘的主人公。”不过,电影所能展现的毕竟有限,麦卡滕根据自己的史料研究、梳理和发现,著就了《至暗时刻:力挽狂澜的丘吉尔》,这是他唯一出版的传记作品。

        《至暗时刻》说的既是历史上的至暗时刻,也是丘吉尔自己的至暗时刻。作者麦卡滕聚焦丘吉尔和他的战时内阁,讲述了1940年5月7日挪威辩论至1940年6月4日敦刻尔克撤退完成的一段激荡历史。

        1940年5月10日,在战场和政坛上均“不靠谱”的温斯顿·丘吉尔意外升为首相。当时希特勒大军横扫欧洲大陆,英国远征军危在旦夕,英伦之岛或将须臾遭受入侵。丘吉尔相位未稳,其组建的战时内阁矛盾重重,主张与纳粹媾和的声音不绝于耳;丘吉尔本人似也有了动摇,陷入深忧与自疑——是要不计代价主张和平抑或不惜代价赢得胜利?

        带着这样一个问号,我们能读到一个“战五渣”丘吉尔的蜕变史。作者颠覆了丘吉尔给人的威严霸气的刻板印象,细数他前半生败绩连连、不得人心以及奇葩事迹,同时从历史、心理、语言等角度,探寻了他在危急关头的行事风格、所思所想和领袖品质,揭示了他取得胜利的奥秘。

        短短四周内,丘吉尔在高压之下撰就了三篇不朽的演说。1940年5月13日,他在下院发表首相就职演说,“我所能奉献的只有热血、辛劳、眼泪与汗水”;6月4日,他在敦刻尔克大撤退当天,说出:“我们将战斗到底……我们将在任何一块滩涂战斗;我们将在任何一处敌人登陆之地战斗;我们将在任何一畦田野、任何一条街巷战斗;我们将在任何一座山岗战斗;我们绝不投降”。《至暗时刻:力挽狂澜的丘吉尔》展现出了语言蕴藏的无穷力量,当它从丘吉尔的口中说出时,甚至可以改变世界。

        书中文字的张力甚至比电影画面更胜一筹。麦卡滕在还原人物形象、爬梳历史事件方面的笔力深厚,把严肃的历史写得通俗,把人的复杂性和人物冲突写得如临其境。此外,麦卡滕对这段被人写烂的历史有了新的发现。他揭秘了敦刻尔克撤退的决策全过程;由于缺乏官方史料且各方人物的回忆相互龃龉,丘吉尔是否郑重考虑并着手与希特勒媾和,这一直是桩“悬案”,麦卡滕在书中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书中的至暗时刻已经过去,如今,英国、欧盟乃至全球正处于另一个“至暗时刻”。今年的英国大选,不知结果会如何呢?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