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图书:《诸葛武侯》《国之枭雄:曹操传》《晋武帝司马炎》
《诸葛武侯》是“海外中国研究丛书”新近推出的一本。如果纯以学术前沿标准来衡量,这本书或许是不合格的,因为它是1897年就在日本面世的一本“老书”。但我们还是把它纳入丛书了,这多少基于以下考虑。第一,这书有一定的开创之功。虽然早已不在学术前沿,但它具有学术史的意义。在很长历史时期内,日本围绕“三国”的翻案、翻译、改编持续涌现,数量庞大。但在整个日本,立足三国史实,采用现代学术方法对诸葛亮进行研究的,内藤湖南的《诸葛武侯》可谓开先河者。第二,这书有不少超迈之论。写作这本书的时候,内藤湖南还是大阪《朝日新闻》的撰稿人。他文笔雄健,在《诸葛武侯》中大胆表达观点,格局和气魄都非同一般。比如他分析说:三国力量强弱之对比,是年龄之对比,如赤壁之战,吴、蜀胜利的原因,就在于孔明、周瑜、鲁肃三少年的力量强于老者曹操。他认为在一切动荡扰乱之世,只有少者能洞察时事,把握时机,而老者难以适应,处于劣势。百年以下,这观点仍不可谓不新奇。第三,作者在书中有一番托志之慨。前面提到,内藤湖南在《诸葛武侯》中将赤壁之战的成败归结于年龄之对比,接下来,他借题发挥,联系自身所处社会环境,感慨因讲资历、论学历、看背景等情况,不少有志青年无奈屈居下寮,甚至怀才不遇。日本大阪大学教授加地伸行据此分析说:“《诸葛武侯》是一部‘意味深长’的论著。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到,作为政论家、历史学家、文人的内藤湖南的立体原像:这是一个无学历、无人脉、无金钱,一心只想凭借自己的才干,坚信有朝一日终能出人头地的有志青年的热血自画像。”
把内藤湖南《诸葛武侯》纳入“海外中国研究丛书”,也有计划性方面的考虑。此前,我们着眼于学术前沿性,已把澳大利亚汉学家张磊夫《国之枭雄:曹操传》和日本汉学家福原启郎《晋武帝司马炎》列入出版计划。我们想,在此基础上,如能把内藤湖南研究诸葛亮的著作在同一时段推出,形成一个三国人物子系列,或许可以形成一些“规模效应”。
如今,早几个月出版的《国之枭雄:曹操传》已经引起读者广泛注意。这本书的作者张磊夫教授长年致力于东汉三国历史研究,被认为是该领域造诣最深的汉学家。他在《国之枭雄:曹操传》中参考引用数百种中外文献,对三国史上很多被迷雾覆盖的问题作出新的考证,得出新的结论,为世人呈现了一个目前看来最接近真实的曹操。这本书在2011年获得了有“汉学界诺贝尔奖”之称的儒莲奖,2017年又获得了《选择》杂志杰出学术贡献奖,可见其在学界同人心目中的地位。
正在编辑之中的福原启郎《晋武帝司马炎》,预计在9月份可以出版,也一样值得期待。由司马懿和司马师、司马昭等人费尽心机谋得的江山,为何在司马炎之后很快举步维艰,乃至走向崩溃?司马炎这个人物,放在三国两晋乃至整个中国历史的长河中,该作何评价?福原启郎在书中给我们做了精彩的叙述与分析。
布罗代尔曾说,“人只是历史的泡沫”。其实,“人”的作用在历史研究中不应被夸大,但也不应被漠视。回归到人,聚焦到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历史,认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