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4月19日《华西都市报》报道:第13届作家榜发布,在“第13届作家榜”主榜单上,经典文学作品依然实力不俗,其中余华以1550万的版税收入,高居榜眼宝座。
作家榜创始人吴怀尧解释其中缘由时说:“仅仅2018年度,《活着》单本销量就突破200万册,是2018年中国头号畅销小说,有力证明经典的力量是无穷的。加上余华其他系列作品持续热卖,口碑热传,这成为他排名飙升的重要原因。”
我们知道,这个作家榜发布的最初,是旨在反映作家的生存状态,重点推举那些埋头创作的作家,关心文坛、关心文学的发展,推动全民阅读时代到来与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榜单制作者的这个愿望,应该说是富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但事实上,这个“作家榜”上,上榜的作家、作家排序的更替、作家财富数字的变幻,仍然是以图书的销量、版税和财富收入的多少,来作为标准和依据的。也就是说,“作家榜”这个榜单,它体现的仍然是作家作品的商业价值,是把财富“标杆”引领、文学市场化写作,以作家作品的商业价值来衡量和决定文学价值的期望,作为诉求和宣告的。
而事实上,《活着》获得巨大的销量,获得大量的版税,从而助力余华登上这个“作家榜”的榜眼位置,根本的还是因为这部小说的文学价值。
我们知道,《活着》是余华的代表作,1992年在《收获》杂志首发,随后出版单行本,至今已有27年。这部小说,以其对一个人历尽世间沧桑的苦难人生的震撼描写,让人思索生命与死亡等课题,并且中国大半个世纪的社会变迁亦凝缩其间,震动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学读者。2019年3月,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在北京举行颁奖会,余华因《活着》,与徐怀中、莫言等人一起,获得优秀作家贡献奖。如今《活着》,早已成为稳定的畅销经典。
今天来看,《活着》能够受到一代又一代读者的青睐,在于这本书表达了一个永恒的主题:活着。当年轻人工作一段时间,在社会上经历历练,很自然会去思考活着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内心会不由自主地发起这样的一些追问,什么是“活着”,“活着”的意义是什么,生命的价值是什么,而阅读《活着》,显然能够给他们带来思考。
余华曾说,“活着”是一个看似简单平常的名字,但“作为一个词语,‘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所以,《活着》,能够成为读者阅读的畅销经典,是因为它揭示了我们熟悉的人生和世界,告诉我们读者人生和世界到底是怎么回事,表现了人的性格和境遇的“原型”,而且更具深刻、强烈和普遍性,由此带给我们终极的思考。也正是因此,《活着》才找到了它的知音,获得了读者的认可认同。如今,正像在给余华的授奖词中所说:“以《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为代表的13部作品,自2008年在作家出版社出版以来,一直畅销不衰,且销量逐年递增”,《活着》累计销售量已近千万册,堪称当代纯文学图书出版史上的一个奇迹。余华能够登上中国“作家榜”,《活着》畅销功不可没。
所以说,《活着》也好,还是当代其他文学经典也好,能够深入读者人心,还在于其作品的本身,与“作家榜”无关,与商业价值无关;如果认为作家作品登上“作家榜”,就能走入人心,乃至成为经典,就大错特错了。
因此,从这一点上说,这个“作家榜”存在的意义并不大,并非有了它,就能影响优秀的作家作品的产生,没有它,优秀的作家作品照样为读者争相传诵、照样流行于世。
如今,在文坛上鲜有经典文学问世,而“作家榜”却把社会上对作家的认知引向“版税收入”这一关键词上,这会很容易让人产生认知错觉,认为作家的收入等同于作家全部的社会价值,这会严重矮化了作家的职业形象,极大降低了作家的整体社会评价。
而事实上,优秀作家作品的思想性、文学性、社会性,岂能是版税收入数字、财富收入数字这些物质的标准所能量化的吗?
河北石家庄市 袁跃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