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居住小区常有收废品的商贩上门,在其收购的废品中时不时就能见到各种各样的文学名著、学生教材、教辅读物,其中不少图书有七八成新。收废品的商贩告诉笔者,这些都是从附近居民家里清理出来的,它们被以废纸价格收购后最终统统流向了废品收购站。看着这些尚具阅读价值的书就此湮灭,着实令人痛惜。
随着教育与文化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如今,越来越多的城市家庭拥有一定数量的藏书,这些书有的被其主人长期保存下来,却也有些书因占地太多面临着被扫地出门的命运。目前条件下,最为普遍的清理方式便是当作废品一古脑儿卖掉。古人常讲“敬惜字纸”,且不说如此处理方式多少有点亵渎文化意味,即便从整体经济利益方面考量也颇不划算,何况,在绿色环保生活理念倍受推崇,资源重复利用深入人心的形势下,这种对于品质图书的粗暴处理未免与之颇不相符。
众所周知,我们已经置身于共享经济时代,既然,大至汽车、自行车、家用电器,小到手机充电宝皆能共享,那么,图书何尝不能更为广泛深入地加入到共享之列,形成一种新的文化时尚?推进图书共享不只是符合经济社会发展潮流。况且,它对于丰富全民阅读形式,活跃公众读书氛围,增强文化阅读成效,都将起到积极助推作用。
实施图书共享,固然有多种方式可供选择,不过目前条件下,最为广泛、便捷的方式莫过于图书交换。开展图书交换活动不需要人力、物力、财力方面太多的专门投入,大家互惠互利、各取所需,只要彼此乐意随时随地都可进行。借助于换书活动还能够使读者觅得更多知音,有助于增进阅读交流与文化信任,改善社会人文风气,促进人际关系的更趋和谐。
创造条件营造宽松的换书环境,仅凭读者个人努力其效果终究有限,为此,亟需社会相关职能部门牵头组织。各地文化阅读推广机构、社区居委会首当其冲应该发挥好自身作用,加大对所辖区域换书活动的宣传与协调,有条件的地方还可借助图书捐助、交换等途径设立公益图书馆,组织开展图书漂流、阅读分享等活动,以此扩大换书、读书的现实影响力。除此之外,相关实体书店也可参与进来,适时开展图书“以旧换新”活动,在换书中不断探索创新经营方式,增强自身获客能力,拓宽市场营销范围,谋求书店更好发展。
山西省长治市 周慧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