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四地的诗人相识在美丽的北京友谊宾馆,聚合在鲜花盛开的园林和槐树、榆树、紫白丁香或西府海棠下。这些诗人到中国的首善之地寻求诗的灵感,寻求友谊。
那是在2006年10月14~15日,“新世纪中国新诗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海内外的诗人、诗论家、记者等约百人相聚在一起,共同研讨两岸四地新诗的创作实践和理论发展的问题。大陆方面与会者有诗人牛汉、蔡其矫、郑敏、邵燕祥等,台湾诗人有余光中、洛夫、罗门、郭枫等,大陆诗论家有谢冕、孙玉石、洪子诚、孙绍振、吴思敬、杨匡汉等。
使人感到惊奇的是割据称雄的台湾诗坛、两人一直在暗中较劲或曰“争霸”的代表人物余光中、洛夫,居然会同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国新诗在其百年发展历程中既有共性又各具特色的诗歌进程与诗歌景观。有台湾朋友说,自从余光中与洛夫于1961年发生《天狼星》诗作的论争、余光中向洛夫高喊“再见”后,两人从此结下梁子,彼此谁都不服谁。为了争夺诗坛的话语权和诗歌史地位,两人虽未完全“断交”,但有余光中主持的会,洛夫基本上不会去;同样有洛夫主持的会,余光中也大都不会前往。别人在台湾主持的会,也很难看到两人同进同出。
随着两岸频繁的文学交流,洛夫与余光中均寻求在大陆发展。尽管有些诗人认为台湾诗歌洛夫第一,余光中第二,但就脍炙人口这一点来说,有“新月余韵、现代先声、古典新趣”(黄维樑语)的余光中,的确远远超过洛夫,这就使余光中一直成为洛夫最大的梦魇和难于摆脱的阴影。
上面说两人不可能同进同出,其实也有例外,如有这么一则“故事”:
2005年,成都市有关方面邀请台湾作家余光中、洛夫及大陆诗人舒婷到访。这三位均是蜚声海内外的作家,可在峨眉山宾馆门口挂欢迎横幅时不能面面俱到,只好简化为“热烈欢迎余光中一行来我市访问”。各媒体报道也大多将焦点对准余光中。
一位洛夫的忠实读者和崇拜者却只为洛夫而来,见到偶像第一句话就问:“你是台湾诗人洛夫先生吧?”
洛夫的回答出人意料:“我不是洛夫,我是‘余光中一行’!”
据说余光中听后暗自窃笑,并郑重声明这个“段子”不是他编造的,而是洛夫本人亲自向他的一位大陆诗友讲述的。
在1970年代,文学史家周锦写过一篇引起争议的《近三十年来的中国现代文学》论文。文中说:现代诗坛“不仅有过笔战,而且形成群架。”这话有点夸大其词,但台湾现代诗坛爱争雄、爱争霸、爱“吵架”,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这里只说洛夫与余光中,由于一位是“蓝星”诗社的领袖,一位是“创世纪”诗社的龙头,两人的哲学观、文学观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而常常发生碰撞,以至这两位在台湾诗坛赫赫有名的人物,总是很难出现在同一会议上,可这次由谢冕邀请,他们都去了。
来了是好事,可这也给会议主持者出了难题:他们两人谁先发言呢?后来谢冕略施小计,按齿排序。这又增加了新的问题:他们均出生在1928年,最后谢冕查了他们两人的出生年月,发现洛夫属“老大哥”,他比余光中大四个月,便由洛夫先主讲《感受诗歌之美》,然后由余光中主讲《当中文遇见英文》。两人演讲的主题不同,没有交叉和论辩之处,气氛显得十分和谐。有人看到这两位不同派别的中华诗坛泰斗同台演出,连忙说“谢冕摆平了台湾诗坛!”这种说法过于夸张,台湾诗坛复杂多变,谢冕一人哪有这样大的能力“摆平”?但谢冕毕竟做到了完全不分流派、诗社、属性与认同,将这两位重量级的诗人、且互相竞争谁是台湾“十大诗人”第一人选的“对手”请来了。
谢冕曾有一篇题为《奇迹没有发生》的文章,说新世纪诗坛没有出现奇迹,可这次奇迹真的发生了:在台湾做不到的事在大陆实现了,在北京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主办的会议上圆满完成了。君不见,就在这次会议之后,余光中和洛夫再没有同时出现在某一会议的场合。是谢冕,让他们在北京友好地握手,又友好地分别,这不是“奇迹”又是什么?
这次会议还来了一位堪称余光中和洛夫的共同“敌人”郭枫。这位文坛独行侠,不参加台湾任何派别和诗社,以特立独行的身份写过多篇以笔为剑、火力甚猛的批判余光中的文章,后收入台笠出版社出版的增订本《这样的诗人余光中》。2010年,郭枫主持21世纪世界华文文学高峰会议,邀请余光中参加,余氏拒绝。郭枫的另一个火药目标是洛夫,这回看在主持人谢冕的份上,他收起了自己的批判锋芒,改由学术探讨的面目评价洛夫。即使这样,郭枫为会议提供的论文《论洛夫诗的情感和语言》虽然没有对洛夫恶意攻讦,但仍多有否定。
作为会议的主持人,谢冕将此文和余光中、洛夫的论文同时收在会议论文集中,并让他这篇论文当着洛夫等与会者的面宣读,但并没有闹出台湾常见的火爆场面。洛夫曾刺伤余光中,郭枫曾中伤洛夫,余光中不愿为郭枫主持的会“站台”,谢冕却让这三位有点似“冤家对头”的人物同时出现在一个会议上,这在台湾没有过,在大陆也仅这一次。这当然不能完全归功于谢冕个人的魅力,而应视为作为中国新诗发源地的北大的魅力:凡是写诗的人都想到这里寻根拜祖,从这里作为起点让分流的两岸四地的诗坛走向整合。
台湾诗人爱打笔仗,诗人与诗人之间发生“私人战争”,诗社与诗社之间还引发“群架”式的“连环战争”,可视为台湾诗坛与大陆诗坛不同的重要现象之一。谢冕主持的“新世纪中国新诗学术研讨会”,即使对立面同处一室、同开一会,也没有火爆场面,没有发生“私人战争”,更不可能有“连环战争”,这是因为宽容、宽松、宽大以及整合分流的两岸四地的诗,是谢冕倡导的诗歌文化的主旋律。君子和而不同但不能党同伐异,一位诗人决不能靠论战或“混战”成名,这已成为从不甘心停留在安全保守的舒适圈,而不断挑战自我、挑战诗坛的“北大派”(臧克家语)智慧和诗性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