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9年03月20日 星期三

    《夜短梦长》兼具电影审美与个人体验

    毛尖携新书来京与格非畅叙观影经历

    本报记者丁杨 《 中华读书报 》( 2019年03月20日   02 版)

        本报讯(记者丁杨)“我在写《夜短梦长》的这些文章时,希望和我以前写的关于电影的文章在方式上有些不同。我试图用电影来‘写作’。”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作家毛尖日前在其新书《夜短梦长》(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分享会上这样说,“这些文章来自我在《收获》上的专栏,这也对我的写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清华大学教授、作家格非是毛尖读大学时的老师,同为电影发烧友的他在分享会现场谈到对毛尖的电影文字的看法,也回忆了自己的观影经历和体会。

     

        《夜短梦长》是毛尖最新的一本电影文章集,这些文章在《收获》连载时便颇受读者欢迎。并非单纯探究电影艺术本身的专业式影评,也不是泛泛的观后感,这些文章杂糅着毛尖的观影经历、好恶,以及强烈的个人风格与生命体验,信息量丰富、笔触幽默、情绪感性。文章每每就一个主题展开,视野涉及中外影视的经典或近期热门作品,在看似发散的叙写中强化文章的主题,对此,毛尖说,“比如我写‘火车’这个题目,要是早些年,我会把影史上的许多火车题材电影写在一起。但在这本书中,我会用更文学的方式,第一节写乘客,第二节写司机,第三节写列车长,第四节写月台上的信号员。四个人来自四部电影,我用文字把这些人组织在一起,表面上他们没有相关性,但是火车的结构会让他们显得如此和谐。这就是电影迷人的地方,而我用这种写法使世界变得天涯若比邻。”格非认为,毛尖这样的电影写作很有必要,“毛尖和我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影迷类型。像我这样的影迷需要毛尖这样的专家的存在,她在电影上的价值观非常宽泛,什么类型的影片都能欣赏,阅片量很大。”说到《夜短梦长》,格非表示,“我很好奇毛尖在这本书中写到了哪些电影,她又看了什么片子。读完这本书我还是非常吃惊,书中的很多地方都兼容并包,对电影分析得很透彻,而且分析得不只是故事、场景,还有很多细节。”

     

        回忆当年听格非老师在课堂上讲电影,毛尖颇有感慨,“在我只知道奥斯卡的年代,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起伯格曼和安东尼奥尼”,此后毛尖也追看了一些“看不懂”的电影,想起自己这么多年口味驳杂的观影经历,她说,“这么多年花这么多时间看了那么多电影,让我想起伯格曼的一句话,‘我一直到五十八岁才走出青春期’。因为电影,我好想至今都还在青春期里跋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