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后生可畏,80后的毛志辉新书即将面世,可喜可贺。
论年龄,志辉小我近30岁,属两代人,但我与他的职业生涯却有着一段愉快的交集。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成立后,陆陆续续进了一大批年轻人,他们受过完整的教育,有着硕士、博士的光环,对我这个没有正规学历的人来说,很是羡慕,总想找机会与他们交流,向他们学习。志辉是其中的佼佼者,参加了不少重大图书项目的编辑工作,30出头,就被评为副编审。我们曾在一起编辑过几本图书,探讨过编辑学者化的一些问题,他给我留下了酷爱读书写作的印象,颇有同道中人的感觉。因此,当志辉打电话给我,执意要我为他的新著作序,我一时不知如何拒绝,只得打破曾经立下的不轻易为人作序的规矩,发出如下一些议论。
40年前,我刚刚踏入出版行业之时,编辑学者化是一个众人追捧的职业境界,也是上海出版界的传统和积淀。且不说民国出版的景象,商务、中华、大东、世界、开明五大出版机构里聚集了中国近半数的知名学者、作家;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出版界依然是群星灿烂,商务、中华北迁,大东、世界、开明易名,并没有稀释沪上出版机构的学术浓度,几乎每一家出版社的总编辑、编辑室主任都是某一专业领域响当当的专家。这一传统一直延续着。当年志辉以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生之学养来上海人民出版社应聘时,还怀揣几分忐忑,如愿以偿时,心头难抑阵阵快意。投身学术编辑岗位,尽管薪酬不是最优的,但文化能量的集聚、智慧海拔的提升却是最快的;不能简单地将编辑视为养家糊口的谋生技能,编辑作为传播中介,把握着人类精神生活的走向与品质,直接参与社会生活的建构,同时也参与时代文化的塑造,引领文化潮流的走向。
无疑,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都在书本里,今天百分之九十的人类知识和智慧还处在离线状态;人们热捧的微信段子,大多数是信息与感官娱乐的内容,系统知识的内容次之,人类理解的内容少而又少,智慧的内容更是凤毛麟角。人类思想的进化过程,也同样适用于个体学习的递进,从信息到知识,从知识到人类理解,从人类理解到智慧,像一个金字塔,它是一个精神与智力逐步升级的发展过程,我们每个人都在一步一步往上爬,汇总起来便构成历史和我们时代的精神高度。
我想,当年志辉也是怀抱着这样的神圣感、崇高感踏入出版行业的。当然,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深入,文化魅力至上的学者型编辑也会遭逢内心的纠结,不能只重视学养功底和文字功力,而忽视文化经纪功能;不能只强调精致、从容的文本完善与提升,而忽视市场节奏的配合与呼应;也不能只追求精神相遇与文化传承,而忽视经济效益。从志辉后来策划、编辑的一系列图书看,他完成了这样的“两栖化”转换。如今,志辉跻身金融界,回望自己的编辑生涯,不时传递出深情依恋的回眸,犹如爱情世界里的“红玫瑰与白玫瑰”效应,人生的轨迹中既不能缺失精神的发育阶段,也不能缺少财富的积累阶段,相互权衡时,难免有顾此失彼之憾。不过,我常常说,编辑具备了文化、人格、管理三大魅力,就是驾驭古今中外思想流脉的文坛将军,有了好编辑的历练,可以应对人生中任何职位的挑战。
记得钟叔河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好编辑是编书编出来的,也是写文章写出来的。”也就是说,好编辑必须两支笔奋战,一支红笔改稿,一支蓝笔写作。志辉的编辑生涯践行了钟先生的期许,收入这本集子中的文章大多是他在编辑岗位上的硕果,他对经手编辑的学术图书几乎每书必评,而且都是洋洋洒洒,下笔千言,文章睿智,文笔优雅,构成与作者、译者之间的心灵沟通、学术交流,当然,对读者来说,则是一次学术普及和市场引导的路演。志辉的学术视野很广,既醉心于科技史、文化史园地的耕耘,也旁及经济学、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物传记,有几篇文章还是与我的著述的唱和之作,因此,我与他不仅是编辑领域的同事,还是思想跌宕、精神跋涉旅途中的文友,相互见证着各自的思想飞飏、精神拔节。我很高兴有这样一位忘年的文友。
好文章的背后是阅读的深度,批评的锐利,好文章一定是反复打磨出来的,批评生活则是在思想论辩的纷争中跳脱出来的。“金无足赤,书无完书。”我读志辉的文字,多多少少有点急就章的感觉,有的文章对问题的探讨不够深入,甚或失之浅显,有的书评与原作者的“和声”不尽协调,甚或有所悖离。对于处于繁忙奔波状态的志辉,文章中有这样一些不足我是理解的。希望迈入中年门槛的志辉在日后的阅读、写作和批评生涯中沉下心来,继续砥砺,写出更多富有思想内涵、见解深刻的文章来。
最后,还想说几句题外话。近日在网上读到台湾某著名出版人关于编辑技艺的讲座,其中说道:“一家出版社要令人尊敬,除了要有伟大的作者和伟大的作品之外,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群伟大的编辑。”这话从强调优秀编辑对出版社的重要性来说,当然不错,但我还是主张对编辑慎用“伟大”一词。伟大的编辑,远的如张元济、陆费逵、邹韬奋等,近的如陈翰伯、陈原、巢峰等,都是时代的产物和弄潮儿,不是单靠提升编辑技艺就能达到的,所以只能是少数个别,不可能有一群。对今天的编辑来说,重要的是学习前辈的精神,树立起出版的理想,在多出好书的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逐步成为合格的编辑,进而成长为优秀的编辑。从这个意义上说,最近中国编辑学会评选“优秀出版编辑”(十名),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是为序。
(作者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原党委书记、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