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舒晋瑜)近日,“《十月》创刊四十周年座谈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为《十月》杂志创刊四十周年题写贺词,王蒙、谢冕、李存葆、李敬泽、舒婷、梁晓声、周大新、叶广芩、刘庆邦等知名作家齐聚北京,共同庆祝《十月》创刊四十周年。
曾任北京出版集团旗下《十月》主编的北京出版集团总经理、十月文学院院长曲仲谈到,从1978年创刊时的“以书代刊”,到1980年正式以双月刊出版,再到2004年改为月刊出版《十月》和《十月·长篇小说》两个序列,《十月》以文学的方式记录了改革开放的中国,发表的许多优秀作品至今为人称道、回忆并珍惜。
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说:“《十月》的精神不仅是大气的、持重的,也有新锐的,敢为人先的,充满了锐气、活力和勇气的,这是这个刊物特别宝贵的品质。”评论家孟繁华在《十月》创刊四十年之际执笔写下万字长文《〈十月〉:改革开放40年文学的缩影》,他认为,在中篇小说领域,能够与《十月》抗衡的刊物几乎没有,《十月》的中篇小说获得的全国性奖项(“鲁迅文学奖”和“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有十九部之多。更重要的不是数量,而是这些作品的巨大影响力。
作家们的趣事可以诠释《十月》的社会影响力及与作者的良好关系。作家方方讲,她1978年在武汉大学求学时,曾参加一次校内竞赛,奖品就是刚刚出版的当期《十月》杂志。贵州仡佬族青年作家肖勤得知稿件被《十月》采用的消息时,第一时间兴奋地打电话给她父亲,因为她的父亲从《十月》创刊伊始就订阅,一订就是几十年。青年作家石一枫说,少年时在家淘气被父亲关进封闭的阳台,百无聊赖中发现有本《十月》,抓起就读,从此与《十月》结下了不解之缘。
《十月》的作者阵容可谓名家荟萃,但许多名家是以年轻作者的身份初登《十月》的。铁凝发表中篇小说《没有钮扣的红衬衫》时,年龄不过二十多岁。1999年,《十月》开设了“小说新干线”栏目,每期推出同一位年轻作者的两篇小说并配以点评。在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大型文学期刊中,这种做法应属首创。二十年来,该栏目已推出近百位作家的作品。这些作家中,多数已成为中国文学创作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