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8年09月19日 星期三

    《说真话的勇气》

    《 中华读书报 》( 2018年09月19日   16 版)
    《别忘记生活:歌德与精神修炼的传统》(姜丹丹、何乏笔主编“轻与重”丛书之一),[法]皮埃尔·阿多著,孙圣英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3月第一版,45.00元

        福柯在《说真话的勇气》中说,古代的哲学与人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思想是为了更好地生活,然而,在中世纪以后,哲学就逐渐变成思想本身,成为教授们的工作和职业,与日常的生活实践无关。不过,备受福柯推崇的皮埃尔·阿多可谓是现代哲学界的另类。阿多在《别忘记生活》里力图在歌德身上重新发现古希腊罗马的生存哲学,在当下寻找生命的意义。对于歌德而言,当下并不是通向未来的途径,“它本身即已包涵实在者的整个宇宙、全部价值、全部财富”。在激情之中,人们最容易体验到这种瞬间即是永恒的崇高感与幸福感,“此时幸福既不瞻前也不顾后,刹那就此变成永恒”。生活本身并不总是美好,歌德也不是盲目的乐观主义者,人之所以享受当下,并不是因为没有所谓来自无常的威胁,但是生命本身就是永恒的创造与破坏,人们要心平气和地接受改变和死亡,这样才能真正地拥抱现在。

        在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中心举办的“轻与重”文丛读书会上,《别忘记生活》译者、国际关系学院法国文学研究专家孙圣英、中国人民大学法国文论与思想研究专家汪海、“轻与重”文丛主编姜丹丹等一起分享了这本书的深刻哲理。

        “别忘记生活!”这句箴言从古希腊到歌德,再到当代法国哲学家阿多,始终都在提醒人们过好每一天,不放过每一个时刻。关于精神的修炼,人们可能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在柏拉图那里,学习哲学就是学习死亡,把现世的生活作为对生命结束那个时刻的准备,而歌德则提议放下对未来的操心,不需要以对“未来”的想象或者忧虑作为改善当下心灵的动力。人要像孩童那样,接纳和享受全部的现在,如荷尔德林的诗歌:“没有任何来自上天高处的东西给我吗?/哦,我与孩童何其相似!/我就像只夜莺一样歌唱,/快乐的无忧颂歌!”“未来”是人心中忧虑的出发点,只有摆脱了对过去和未来的执念,我们才能进入到老子说的“复归于婴儿”的境界,才能充分感受这个世界所有的美好,手舞足蹈,庆祝我们的生命本身的光华。此外,阿多也借鉴对于歌德的重新解读,提倡“幸福要从行动中、创造中追寻”,而这需要超越个体视角的有限性,在整体的视野里把握与领会事物,在保持内与外、个体与社会、自然与文化平衡的精神修炼中,实现承载希望的生活方式的创造。

        ——姜丹丹(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欧洲文化高等研究院)、钱翰(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中心)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