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已出版的介绍梵·高的画册大多配上他给弟弟、妹妹以及朋友的书信,或是评介他在不同时期的创作经历及绘画风格,上海人民出版社刚刚出版的《叔本华与梵·高——箴言与绘画》一书中,梵·高的画配上从《人生的智慧》中选取的箴言,在国内外尚属首次。这是一次全新尝试,体现了编者的艺术修养与思想境界。
读叔本华的箴言,看梵·高的绘画,根本的目的都是理解我们自身的生存,感受我们珍贵的生命,启发生命在不同维度的扩展。从形而上学与艺术的根本目的来看,两者更接近,对读者具有深层次的教益。哲学家的文字(特指本书选取的《人生的智慧》)与画家的画似乎隔着很远的距离,处在两级世界,一边是逻辑的、理智的,一边是形象的、感觉的。艺术工作者考虑绘画通常有两个角度:一是从审美的角度出发,注重感受与分析色彩的明亮和暗淡,线条的刚劲和轻柔,构图的优雅和朴拙等绘画元素;二是从历史的角度,对比其他画家的绘画风格及其承继与创新。这两个角度的分析与评价对绘画所表达的生命感受揭示较少。艺术,包括绘画,其根本目的在于表达思想与抒发情志,中国古代圣贤谓之“诗言志,歌咏言”,叔本华则说“艺术的本质却在于它的以一类千,因为它对个体的精心、细致的个别描绘,其目的就是揭示这一个体的总类的理念”。绘画和形而上学本质上所表达的东西是一致的,只不过形而上学借助抽象的逻辑论证(中国古代哲学家强调体证与直觉),绘画则借助艺术形象,借助色彩、线条、构图等,两者手段不同,目的一致,殊途同归。
有人可能说,叔本华的箴言并非单纯为梵·高的画而写,梵·高的画也非单单为叔本华的箴言而画。事实的确如此。但仔细阅读后你会发现,两者契合度很高,通过一方可以较好地理解对方。叔本华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反复论证其形而上学思想:人生就像在铺满热火碳的跑道上跑来跑去,中间没有几个歇脚点。人生的主旋律是苦痛,幸福不过是通过一些方式方法避免苦痛。《人生的智慧》正是对这个思想的形而下的表达,给苦难的人类开出的避开苦痛的良方。梵·高困顿的一生,正像是为叔本华的形而上学思想提供的证据。他早期的绘画用色沉重、暗旧,是对底层劳动的人们艰辛生活的艺术表达;其后用色逐渐明亮、鲜艳,表达了对悲苦命运的抗争,对幸福与光明的向往和追求。从形而上的角度看,叔本华的箴言所表达的思想与梵·高的绘画背后掩藏的意蕴是一致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这样说,叔本华的思想是对梵·高绘画的一种逻辑抽象,梵·高的绘画是对叔本华思想的一种艺术刻画。
对一般人而言,欣赏一幅画会产生某种直观感受,诸如愉悦、怜悯、畏惧等,会说出喜欢或不喜欢。但要明白说出这种直观感受以及喜欢或不喜欢的原因,却非易事。欣赏同一幅画,有些人感受多些,有些人感受少些;有些人感受到一些方面,有些人感受到另一方面;有些人感受浅显,有些人感受深刻。比如,看梵·高的《花瓶中的12朵向日葵》(淡青底色,1888),有人觉得比起那些明黄底色的《向日葵》,它显得非常静谧;有人觉得它比明黄底色的优雅;有人觉得它们有相似之处,富含生命的激情,但也充满内心的挣扎;有人会联想梵·高和西恩一起生活的某些夜晚,安宁又温馨……为什么欣赏的结果不同,感受的东西不同,如何才能看出更多的东西,体味更深刻的内容?一幅画不像文字,不会直白地告诉你什么。一个人能在画中看出什么,取决于这个人的经验与知识的多寡,思维水平的高低,见地与智慧的厚薄。而感受的多少与深浅,最根本的是由其见地与智慧的程度决定的。见地越深刻,智慧越高,从一幅画中看出的东西就越多,感受就越深刻,体会到的愉悦就越丰富。
《人生的智慧》所蕴含的思想是叔本华的形而上学思想在人类生存问题上的一种投射或具体化,它可以提升人们对其所生存的世界的见地与更好的生存智慧,为人们提升绘画欣赏水平提供坚实的基础,尤其对理解与品味梵·高的绘画贡献一种有效途径。
从一本书的形式看,如果只是文字,尤其是思想类的文字,一般人读起来思维易于疲惫;如果只是绘画,读者不容易找到进入的通道,容易陷入散漫的联想。绘画与箴言搭配,提供了一个思维自由转换的空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这两种弊端,引发读者更多的阅读与欣赏的欲望和乐趣,也可以引发对梵·高的绘画与叔本华人生哲学的热情和热爱,并可能以此为基点,对后印象派、印象派及其他画派发生兴趣,对尼采、海德格尔、本雅明等其他哲学家的思想发生兴趣。
对形而上学发生兴趣,欣赏绘画,最终目的都是使读者重新或更深入地认识与理解自己的生活,打开并丰富自己的生命。对梵·高的绘画和叔本华的箴言的细细品味,会使读者渐渐达到这一目的。梵·高的绘画和叔本华的箴言,像一扇门把读者带入一个新世界,像一道光把读者生命中被遮蔽的部分重新照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