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2017年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重大项目,《客家珍稀谱牒文献丛刊》是第一套客家族谱汇编。该项目由厦门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部主任、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支平教授和广东人民出版社首席编辑钟菱主编。
该项目是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人民出版社组织实施的重大出版工程《世界客家文库》的重点项目之一,收录福建、江西、广东、台湾、四川、浙江等地区明清至民国期间具有代表性的客家谱牒凡67种,涉及54个家族,36个姓氏,共100卷。收录的族谱均是未公开过的第一手珍贵文献,既注重地域与姓氏的代表性,也注重反映两岸同胞的同根同源性。
该项目的成书出版有以下意义。
第一,鲜明的学术研究价值。客家文化是中国文化中颇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在世界上一直是作为人类学、文化学、民族学、历史学等诸多跨学科研究的重点。美国哈佛大学及日、法、韩等国的著名大学,均设有专门的研究机构。谱牒文化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载体。复旦大学葛剑雄教授认为“家谱对移民史研究、历史人口研究、社会史研究无疑是重要的史料”。客家珍稀谱牒对于研究客家人的历史与文化、研究华南及其周边区域的族群关系和族群融合,对于闽粤赣川台地区的社会史、经济史、人口史等研究,都是极为珍贵的第一手文献。
第二,重要的现实意义。客家谱牒是证明中国港台地区和海外客家与内地客家同根同源的重要历史文献。因此,系统而广泛地收集、整理、编纂和出版客家谱牒文献,有助于凝聚中国港台和海外客家裔孙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同时,国家正在实施的“一带一路”倡议,也需要海外华侨华人的大力支持与配合。而整理出版客家珍稀族谱,对于推动“一带一路”倡议,进一步提升海外客家华侨华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亲和感、向心感,增强中华文化的感染力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第三,重要的历史文献保存价值。随着社会变迁,许多谱牒文献大多遭到损毁;不少家谱是孤本,亟待抢救;然而迄今为止,客家地区的谱牒文献,一直都没有得到系统的收集、整理和出版。尤其是最近二十年来,随着赣南、闽西和粤东北等客家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海内外学者赴此地区从事田野作业的越来越多,原先主要保存在民间的珍稀谱牒文献更是纷纷流失海外。葛剑雄教授说:“建立中国家谱信息库,使这份珍贵遗产和重要的史料能够充分发挥作用,是学术界同仁的一项紧迫任务。”《客家珍稀谱牒文献丛刊》(100卷)的出版,使一批重要族谱文献得以抢救,为子孙后代保留了一笔丰厚的优秀传统文化财富。
《客家珍稀谱牒文献丛刊》特别注意客家谱牒收录甄选的明确性与珍稀性,原则上坚持“断自可知”,以血缘关系确有可考察为限。其原则除了已出版的不收,网上可下载的不收,底本模糊不清的不收,非客家的不收外,还非常注意迁徙源流不清楚的不收,谱牒疑伪的不收。武汉大学冯天瑜教授说:“从明清以降的谱系承袭讲过来,庶几接近信史。”
除此之外,谱牒文化对了解中国历史的真相,认识中国文化的特色,探寻中国的现代化也有着独特的意义。
谱牒文献对于了解中国历史的真相有着重要意义。中国的谱牒文化是伴随着氏族制度而兴起的,可谓源远流长。在周代就有专职人员掌管谱牒。这为史家修史提供了珍稀的第一手资料。魏晋南北朝,门阀势盛,形成名门望族。士大夫自觉地承接起修谱牒的坠绪,自为家传、兴修谱牒,用意不仅在保有其地位和势力,其苦心更在传承优美家风、保存文化血脉、增进同宗同源的认同。唐代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后,世家大族陵夷;五代之后,门阀士大夫殆尽。兵燹之后,家谱无存。两宋以后,文人修家谱,蔚然成风。民间社会亦闻风而起。当然,在修谱的过程中,家自为书,人自为说,也出现了鱼目混珠的现象。子孙也有过誉其先人的,其中是非曲直与国史记载出入甚大,也有伪托圣贤的,也有盗取家谱的,私造官阶,倒置年代,以伪乱真,于是支离破碎,徒为有识者喷饭。但是为了认识历史真相,不能因噎废食,否认谱牒的历史价值。固然家谱的记载、私家著述容易流于诬枉,传统的官修史书也有讳饰的毛病。研究者考査事件的本末,若能对官书和私著史料等量齐观,“明辨之”“慎取之”,就有利于了解历史的真相,尽可能地避免诬讳的过失。
谱牒文化有利于认识中国文化的特色。
其一,伦理本位的责任意识。中国传统的伦理学观念认为:祖宗、己身与子孙互有责任,而联系祖宗、己身及族人最迫切的事就是修纂族谱。后世子弟虽亲疏不相同,但做谱的意义是让同家族的人观谱油然而生孝悌之心。“世泽不张,子孙之罪”,正是这种责任意识的体现。
其二,耕读传家的乡土理念。“耕读传家,书香启后”是乡土社会的理念。耕读对于传统中国农业文明的积累和精神文明的开展有着双重作用。克勤克俭的家训,追念和发扬先人艰苦立业的精神,对于社会风气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这对传统中国人格的塑造有基础性作用。家谱中共同体现了对“敦伦睦族”“克勤克俭”“热心济世”“行善流芳”等价值观的认同,这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坚实底色。
其三,家国互动的治理模式。“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以孝治天下”是我们古代社会政治治理的优良传统。人重视孝悌,一方面则可以忠于国家、福泽百姓,正所谓“求忠臣于孝子之门”,另一方面对于乡村治理、邻里与宗族的和睦大有裨益。《客家珍稀谱牒文献丛刊》多处记载对于不孝不悌、道德败坏的行为,基本的处理模式是由族长和各房掌事的人查原委,会议训斥,给予警戒。这有利于乡村矛盾的解决,简化和分担了国家行政管理事务,降低行政运营成本。乡土社会的稳定和秩序化运作,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进而形成家国之间的良性互动。
有利于中国的现代化。中国文化的走向不是“本位文化”,更不是“全盘西化”,而是现代化。现代化的一个特征,在文化上表现为弘扬现代社会本位的伦理道德。谱牒文化在文化的现代化转化中是不可多得的资源,是可以成为促进、丰富现代化的力量的。
其一,天下一家的命运共同体意识。“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天下为公”是中国文化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一人之身,经过数百年香火的延续,瓜瓞绵绵,衍为成百上千过万的人,这成百上千过万的人,犹如一人的化身。虽然子孙星散四方,各居一地。但是人同一天,姓同一族。北宋大儒程子说:收宗族,厚风俗,使人心不忘本,须急明谱系也。谱牒一方面明晰了生命之根和血脉源流,有利于增进同姓之谊,另一方面同族之间疾苦同恤、困难互助,生发恻隐之心,以爱维系关系,增进福利。这是把社会关系家庭化,以伦理组织社会,也是天下一家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分殊与落地。
其二,生生不息的修品敦伦精神。传统家谱功能具有“尊祖”“敬宗”“睦族”“避免同姓通婚”“选择官员”“爱重门第”“选择婚姻”等意义,今天看来有思想糟粕,也有文化精华。其精华部分滋养着我们敦伦报本的人生观,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社会风俗,尊老敬长和睦邻里的社会风气,也是婚姻上自律自爱自尊、重视修品努力事功、培养自我责任意识很好的思想文化养料。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也有一些新的意义,如培养优生意识,增进个人道德修养,补助人类遗传学研究,增强史学的精细化研究。因此,潘光旦先生认为“家庭制度存在一日,家谱也就一日不废”。谱牒中祖宗的“贻厥孙谋惟积德”的道德意识与子孙的“人虽已往,典型弥芳”的追远意识打破时空,形成一种冥会互照,生命意识得到一种契合,这是一种生生不息的精神。
其三,现实关怀和终极关怀的互动。《客家珍稀谱牒丛刊》中多处记载针对公共财产,对六十及百岁都有不同的分配规定,对娶妻、添丁、丧葬、升学都给予奖励,鼓励上进,有着温情脉脉的家族乡情观。中国人认为人本乎族,“先祖者,类之本也”,有浓厚的敬祖观、礼仪观。“祭,如在”,良心在祭祀祖宗中、在家庭中得到训练,这是中国文化的特色。钱穆先生说:西方的宗教为上帝教,中国的宗教则为“人心教”或“良心教”……西方人以教堂为训练人心与上帝接触相通之场所。中国人不必有教堂,而亦必须有一训练人心使其与大群接触相通之场所,此场所便是家庭。“三代不修谱,子孙不识祖”,谱牒是家族集体智慧的结晶和积累。此外,中华文明的延续性和谱牒文化的慎终追远性形成了一种良性互动。谱牒文化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宗教文化心理。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避免宗族社会本身的弊端,比如重男轻女、家长作风、任人唯亲等。农业社会过渡到工业社会再到信息化社会,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谱牒中有些思想糟粕消弭,有些思想精华还需要弘扬。传统与现代并非二元对立,谱牒文化中有丰富的社会本位的伦理道德思维,可以转化为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助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