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8年09月05日 星期三

    《点石斋画报》探微

    陈釭 《 中华读书报 》( 2018年09月05日   14 版)

        新媒体主导当下信息传播,然而,探微纸质书报沿革脉息,重温传播学历程,回看百多年前声誉卓著的《点石斋画报》,仍能唤起诸多兴味和思索。

     

        一

     

        晚清西学东渐,鸦片战争后,西方文明与科学技术纷纷抢滩中国沿海对外通商城市,尤其是上海,成为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交汇点,西方绘画技法、新闻报道模式、石印版印刷技术促进了出版业嬗变。《点石斋画报》的创立适逢其时,以图为主、以文辅图,是近代中国影响最大的新闻画报平台。

     

        《点石斋画报》系建馆于1872年、由英国商人美查(ErnestMajor)等开设的上海《申报》馆创办,其麾下点石斋书局出版,创刊于1884年5月8日(光绪十年四月十四日),终刊于1898年8月(光绪二十四年六七月间)。旬刊,逢初六、十六、廿六出版,随《申报》附送,由申昌书画室(申昌书局)发售。各册通常8帧9图,7图横幅整帧,2图竖幅单帧。12册为1集,共计发行44集,528号,刊图4200余幅。画题多以四字名之,文字一般约二三百字,纵列上方,文末钤箴言或俗语印章,简明扼要点出要旨意,著文者概不具名,画师则落款于图下方边隅,据广告所云每幅画酬价两元。

     

        点石斋书局设立于1876年,初名点石斋画室,后改称点石斋书局,局址在偷鸡桥畔(今北京路浙江路口),印刷所设在南京路泥城桥堍(今西藏北路),发行所设在抛球场(今南京东路河南中路)南首三层红楼洋房,聘王菊人为买办、邱子昂为技师,购置石印全张机三部,采用照相石印法印刷《学正字汇》《佩文韵府》《渊鉴类函》《四书》《康熙字典》等中外典籍。书局颇具慧眼,聘请名重一时的画家吴友如(嘉猷)任画报主笔,设“吴友如画室”,由吴氏领衔率领一批画师绘制时事新闻风俗画,确保《点石斋画报》稿源充裕。

     

        美查自号尊闻阁主人,特撰《点石斋画报缘启》阐述办刊宗旨,申明“盖取各馆新闻事迹之颖异者,或新出一器,乍见一物,皆为绘图缀说,以征阅者之信……爰倩精于绘事者,择新奇可喜之事,摹而为图……俾乐观新闻者有以考证其事。而茗余酒后,展卷玩赏,亦足以增色舞眉飞之乐。”

     

        《点石斋画报》的标杆意义至少有三:其一,领跑标新,打破当时国内报刊文字一统的局面,开启图文并茂、雅俗共赏的“画报”范式,记录晚清社会诸真相,叙述时尚流变之梗概,虽非正史出版物,却为后人多视角了解近代风俗史提供了可资参考的珍贵辅料。其二,服务大众,适应彼时市民文化程度参差而获取信息心切的状况,在满足社会精英阶层需求的同时,兼顾平民大众,维系发行量和影响力最大化,架起普通市民与国政世事、新知流布间勾连的桥梁。其三,彰显特色,既强调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又蕴涵教化的功效性,仰赖《申报》权威信息源,派访员或通过线人获取第一手材料,借助独家翻译外电优势,糅合中西文化,集洋为中用、古为今用、他为我用综合优势,令其他画报望尘莫及。虽因时代及编绘者见识旨趣所囿,选刊图文中夹杂着一些庸闻陋传,但整体而言,无疑紧扣时代发展脉搏,裨益提升民智,其中弘扬重义爱国的基调尤为值得肯定。

     

        二

     

        《点石斋画报》内容均采自《申报》所刊新闻或坊间传闻,“选择新闻中可嘉可惊之事,绘制成图,并附事略”,涉猎庞杂纷繁,笔者通览并条分缕析后认为,可将其归结五类:国内外时政战况通报、本埠市井生相大观、外埠风情趣闻百态、域外新闻奇巧掠影、民间传说怪异故事。

     

        国内外时政战况通报,及时传递朝廷动向、国政局势、国际交战、抗敌御侮等信息,尤以声张抗敌御侮、鼓舞国人士气为著。彼时正值中法、中日战争相继爆发,画报先后刊载逾百幅有关战事的时事画,揭露侵略者暴行的有《抢夺公所》《法人残忍》《日兵狂妄》……反映交战实况的有《甬江战事》《法犯马江》《法败祥闻》……同时,竭诚讴歌抗敌将士,如《冯军门像》《刘军门小像》《刘军门轶事》……“冯军门”即冯子材,“刘军门”即刘永福;“女将”乃林永福部下,“别树一帜”者乃左宝贵,皆当年攘外之民族英雄。

     

        本埠市井生相大观,全方位展现了开埠后沪地市井风情之千般万种,该题材也是画报中占幅比最高,描绘最生动、最精彩的部分,俨然是一部各阶层众生相面面观的百科画卷。所谓“本埠”,涵盖城厢、租界、沪北、沪南、虹口、松郡、浦东等地域;所谓“市井生相”乃各色人、物、事,诸如社会生态、商贸经济、法律官司、道德伦理、华人传统、租界风情、都市时尚、乡村面貌、节庆风俗、文化娱乐、风流韵事、青楼赌局、街巷里弄、房屋形制、服装样式、书画文玩、器物什件……涉及面实在庞杂,相应图文的题目自然难以详列于此。

     

        外埠风情趣闻百态,广泛报道各地见闻,介绍风土人情、物产地貌、官府政务、剿匪缉盗、匡扶正义、天灾兵祸、沙场习武、江湖妙技、命案官司、名胜佳迹、节庆场景、宗教礼仪、婚嫁丧典、试场风波、奇病怪症、殊木异兽……触及领域甚广,地域遍布全国各地,包括少数民族边陲地区,但以苏杭、京师、粤港报道最为灵通。有些图文报道并不止于交代事由原委,抱有同情民间疾苦之旨,借题鞭笞权贵腐败丑恶、痛陈社会时弊沉疴、责斥奸人失道昧良。

     

        域外新闻奇巧掠影,异国风情不时显现占据着画报相当篇幅,颇能引发读者极大关注,开辟了国人观察世界通透之窗,令时人眼界大开,影响并带动了上海及周边地区的现代化发展进程。因为,彼时除京城和少数几个沿海都市外,总体尚闭塞。国际新闻报道,如英女皇维多利亚在位六十周年并配图《龙姿凤彩》、俄皇举行加冕典礼并配图《加冕盛仪》……风光览胜,如《北极风采》《纽约口岸总图》《铜人跨海》……奇巧掠影如《喉科新法》《铁甲巨工》《人身传翼》……不过,亦有因报道招致麻烦的。譬如,1888年,因连续刊登三篇有关西方人处置尸体的图说,引发西人不满,德国驻华公使巴兰德代表美、英、法等八国列强,诉之清廷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并施压上海道转饬会审公廨委员查办,与《点石斋画报》对簿公堂,遂成一桩历史公案。

     

        民间传说怪异故事,内容游离于通常新闻报道,还有些属旧传新说,主要取悦文化程度较低、科学素养不高却猎奇心甚强的读者,情节大都诡谲离奇,有悖科学常理,甚至荒唐迷信,如《神树显形》《妖胎志异》《树神治疾》……均渲染神话色彩。但不宜就此谓之糟粕,其出发点具有某种劝喻警世的寄寓,试图通过图文解析传导褒善贬恶、因果报应,如《纯孝回天》《果报不爽》《珠泉愈疾》等。民间传说故事自有其生动性、丰富性、趣味性和强大生命力,将其交织于新闻报道类画报中,未免有点剑走偏锋,此乃源于争夺读者市场、赢取商业利益考量所致。

     

        三

     

        但凡论及《点石斋画报》之成功,关键人物除了美查,当数吴友如。吴友如(1850—1893)名嘉猷,江苏元和(今苏州吴县)人。幼年家贫失怙,由伯父收养。邻里恰有一画师传艺授徒,吴友如虽喜丹青却无钱拜师,常倚门侧观旁听,返家后凭记忆自习。稍长到苏州城阊门内的云蓝阁裱画店当学徒,在山塘画店,接触到钱杜、改琦、费丹旭、任熊、沙馥、钱惠安等人作品,悉心观赏临摹,眼界顿开画艺大进。得张志瀛指点,工人物、山水、花鸟、畜兽,尤擅风俗画。学艺过程中,受民间传统绘画影响极深,曾为吴太元画店、吴锦增画店及桃花坞年木板年画作坊绘制画稿。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太平军攻打苏州,山塘一带画店均毁于战乱,他只得往来于无锡、常熟等地鬻画为生,后避难至沪并从此定居上海,栖身旧校场一带,自述:“弱冠后遭赭寇之乱,避难来沪,始习丹青。每观名家真迹,辄为目热心存。至废寝食,探索久之,似有会悟,于是出而问世,藉以资生。”历经磨砺画名日隆,在粉丝中获清代仇十洲之誉。1884年,他应聘领衔《点石斋画报》主绘,且先后召集张淇(志瀛)、金桂(蟾香)、顾月洲、何明甫(元俊)等画家,设“吴友如画室”,专绘制时事新闻风俗画供稿《点石斋画报》,遂形成画家群体,开创中国时事新闻风俗画一代流派。由于《申报》为洋人掌控,吴友如终不甘受制洋人,于1890年离开《点石斋画报》,在英租界大马路(今南京路)石路(今福建路)口公兴里内,自办《飞影阁画报》旬刊,担任主绘,由鸿宝斋石印。1893年5月,《飞影阁画报》出版100期,吴友如将画报转让周慕桥接办,8月另创办《飞影阁画册》半月刊,至同年底其病故停刊。

     

        吴友如虽画名盛炽,本质上乃民间画师,即现今所谓非遗传承代表人物一路。其创作的时事新闻风俗画,风格偏重传统中国画但又汲取一些西画技法,构图饱满讲究,线条流畅精准,黑白分明,画风工整,颇适应石印要求。他表现树木、山石、水流、云气往往承袭传统笔法,描绘人物结构、比例、动态、神色兼采中西各长,勾画屋舍、车舟、器具则吸收西洋画中的焦点透视法。吴氏刊于《点石斋画报》之《邮政局肆筵速客顽固党放火戕官》,或可看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事件发生在朝鲜汉城一次外交宴会时,日本兵预谋纵火闹事并趁机行刺。为强调叙事性,作者采用鸟瞰式全景构图(犹今人盛行之无人机俯拍取景),官署豪庭高墙恰好将画面划分为内外若干个参差不同的空间,远近层次分明、虚实相生;人物众多纷杂,门外倭兵刀光剑影,院内中朝官员、洋人使团惊愕慌乱;画面形象生动丰富,树木、房瓦密集严实,粉墙、烟雾疏阔留白;线条熟稔传神,颇得明代陈洪绶(老莲)遗韵,远观近视皆耐人寻味。

     

        《点石斋画报》中的画作虽有画家各自画风差异、画技水准高低之分,整体呈风俗画面貌,不同于中国传统小说中的插画(即所谓绣像画),绝大多数为独幅,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双连画,甚至四连画,如《奸谋败露》《盂兰志盛》等,为后来的连环画开辟了蹊径。

     

        尽管吴友如等众画师勤奋卖力,但他们并未亲临实地采访或作现场写生,绘制作品基本上凭先前生活积累加想象,连借鉴新闻照片的机会也甚少,因为彼时新闻照片拍摄、传输远不及现在便捷。故而,这些画师画本埠、租界、市井风俗尚驾轻就熟游刃有余,画域外新闻或奇巧怪物则多臆想虚构,免不了乖张失真,真实性大打折扣,甚至与本来面目大相径庭。不过,在无法目睹实况的读者眼中,这些画却是蛮好看、新奇、有趣的。

     

        一个多世纪前的中国、上海,科学文化落后,社会开始转型,新旧并存、消长、交替,新闻来源丰沛多元,《点石斋画报》既刻录了那个时代的图文缩影,也扮演着普通民众的启蒙者角色,在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别具一功。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