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著名作家王安忆与中国科学院院士裴钢在上海图书馆进行了一场作家与科学家之间的对话,围绕“科学与文学之交融”主题展开了深入讨论。他们的许多观点,如“科学与文学都缘于对现实不满”“科学与文学都指向个人精神追求的终极信仰和终极价值”等,都深刻地回应了科学与文学的关系问题,指明了科学与文学作为人类文明共同成果的统一性。
虽然在今天科学与文学更多地是以独立的姿态呈现在大众面前,两者在各自的框架中构建起自身独立的体系,但不可否认,它们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并共同回应了人们对于探寻未知世界的渴望。
隋淑光博士创作的这本《量子世界里的“花果山”》,便很好地展现了这种科学与文学的融通。
书中的文章,大多以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为基底。作者博涉中国传统经典,有着丰厚的阅读积淀;同时依凭多年专业学术训练建立起的科学素养和研究能力,在阐述科学问题时亦游刃有余。书中的许多篇目,如“吴承恩的相对时空观”“‘狭义相对论’视角下的‘长生不老’”“冥府,古代想象中的高维空间?”“吴承恩与达尔文,谁该向谁致敬?”“罗贯中与李汝珍的科学意识”“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克隆’意象”等,都让人惊叹于作者独特的思考角度和不凡的想象力。
阅读本身是一种极具个性化的创造性行为。每个人处在不同的阅读时空,基于自身不同的阅历、学识、态度、信仰,便会对同一经典作品产生不同的阅读体悟,正所谓“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无视作品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与时代特征,无视创作者的思维倾向与心路历程,而随心所欲地贴标签式地解构经典作品。正如作者所言:“不深入历史语境,站在当代的视角去衡量过去,在浩瀚的史料中寻章觅句,试图找出某些线索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这种‘辉格史观’的写作方法实际上是我一直极力回避并时时用以自警的。”在本书中,我们可以时刻感受到作者对于历史的尊重,以及审慎地作出评论的严谨态度。
例如,作者循着历史发展的进程,从《山海经》的“女娲补天”“大羿射日”“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等神话中人物表现出的超乎寻常的对抗自然的力量,再到《西游记》《封神榜》等作品中法宝和法术成为神魔之间对抗的绝对力量,由此梳理出中国古代神话作品体现出从“力量崇拜”到“技术崇拜”的发展线索。
又如,作者基于《西游记》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历史进程,以独特的视角解读了书中所弥漫的生命隐忧意识。作者认为,从一开始孙悟空对生死意识的觉醒和焦虑,以至在菩提祖师座下苦苦叩问“似这般可得长生吗”开始,书中几乎所有情节均由对生命的隐忧意识来推动。例如对于金丹、蟠桃、人参果等具有神奇的延年益寿功效的设定,直指中国古代神话体系中神仙的“长生不老权利”,而取经团队五人所一致的诉求,便是能够得到“正果金身”,重新位列仙班,从而可以不再困扰于生命之易逝。之后,作者跳出《西游记》,从更广的视域加以阐发,认为这种生命隐忧意识充斥于整个中华古代文化体系。
再如,作者基于《红楼梦》中对自然领域知识的涉猎,提析出曹雪芹的自然知识视野;结合《红楼梦》创作的时代背景和曹氏家族的社会地位,对《红楼梦》中服饰、饮食、医药、用器等领域的异域元素,如洋缎、暹罗猪、西洋葡萄酒、鼻烟、自鸣钟、西洋机括、西洋画等,做了深入的解读,并由此对曹雪芹“超越时人的异域视野”生发出赞叹。
因此我们不难看出,在书中,作者并非简单地借传统经典之“壳”来传播科学知识,或是借现代科学之“矛”来解析传统经典,书中科学与文学两条主线并不是泾渭分明的平行线,也不是简单缠绕成的线团,它们更像是DNA中的两条核苷酸链,在互相交织、影响下凝成一个“双螺旋”的有机整体。
如果说科学与文学是本书的两条明线的话,那么作者在书中还潜藏着一条暗线——以怎样的视野认识未知。无论是科学研究还是文学创作,都是人在竭力探寻乃至挑战未知的世界,或者已知世界中未知的领域的过程中,用不同的途径和手段来达成自身的诉求,完成与未知的对话。无论是书写了璀璨文化的历史名家,亦或是创造了辉煌成就的科学巨匠,他们与我们每一个人一样,面对的是同一个世界,历经这个世界同样的变迁与轮回,生发出同样的疑惑、忧虑与感慨。追溯他们认识未知的历程,从中汲取出有益的经验,有助于我们站在更广博、更宏大的视野上认识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