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8年08月01日 星期三

    韩国大作家崔仁勋去世

    中华读书报记者康慨 《 中华读书报 》( 2018年08月01日   04 版)
    崔仁勋遗照
    檀纪4294年由正向社出版、光明印刷公社印刷的韩文首版《广场》

        大人物

        著名作家、公认韩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最优秀小说《广场》的作者崔仁勋因癌症不治,7月23日在京畿道高阳市去世,享年八十二岁。

        韩国政府次日向崔仁勋追赠了文化领域的最高荣誉金冠文化勋章,这是他继1999年荣获文化领域三级荣誉宝冠文化勋章后获赠的第二枚文化勋章。韩联社当日报道,文化体育观光部长官都钟焕定于下午前往故人灵堂转交勋章,并慰问遗属。

        另据《东亚日报》,“因心绞痛等备受病魔折磨的故人在今年年初被诊断为大肠癌晚期,在高阳市一家医院内与疾病作斗争。在病床上毅然决然的故人,反而鼓励周围的朋友,并整理自己的未发表的作品,将自己的艺术灵魂燃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

        崔仁勋1936生于日本军国主义占领下的朝鲜北半部咸镜北道会宁郡,朝鲜战争时期来到南半部,先后就读于木浦高中和汉城大学法学院,期间于1959年应征入伍,服役时得到安寿吉的推荐,在《自由文学》杂志上发表《灰色俱乐部始末记》和《罗郁传》,由此出道。1960年10月,二十四岁的崔仁勋发表了颇具争议的长篇小说《广场》,第二年2月由正向社出版单行本,从此奠定一世英名。《东亚日报》说,该书在2004年被文人们选为“韩国最优秀的小说”。

        《广场》发表于1960年推翻李承晚独裁统治的四·一九革命之后,一举打破了五十年代韩国小说反共基调的束缚,成为第一部从意识形态的侧面探讨南北分裂的长篇文学作品。作者在开头写道:“如果是在旧政权下,这种题材即使再吸引人,也肯定不敢写出来。想到这些,我生活在光辉的四月造就的新共和国,作为作家我深深地感到荣幸。”

        据金柄珉、许辉勋、崔雄权和蔡美花合著、昆仑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朝鲜·韩国当代文学史》,崔仁勋擅长描绘被冷落的人群自我的彷徨和知识分子面对社会及意识形态所经历的苦恼。《广场》的主人公李明俊解放后从满洲回国,其父李亨道是一个彻底的共产主义者,曾组织和领导南朝鲜劳动党,后来去了北半部。明俊不关心政治,但南北尖锐的意识形态对立没有放过他。在北半部身居要职的父亲经常通过平壤电台发表抨击南半部政权的言论,因此警察将明俊拘捕。审讯者得知明俊在大学读哲学专业,就大发雷霆说:“既然读哲学,那么肯定也知道马克思主义哲学了?”于是施以毒打。明俊从此产生幻灭感,极度消沉。为了寻找自由,他来到北部,面见父亲,成为《劳动新闻》的记者,并前往中国采访。朝鲜战争爆发了,明俊作为军官来到了汉城,经历了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与南半部的允爱和北半部的恩惠的两场爱情也以失败告终,他终于设法登上了开往中国的轮船,并第一次看清大海才是蔚蓝的广场。

        又据金英今编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韩国文学简史》,崔仁勋的小说“以‘密室’和‘广场’象征半岛南北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通过这双重的观念化,方法论,主人公李明俊能够一眼眺望、诊断和评价处在急剧变革当中的南北双方。在这一点上,它具有了一举超越被封闭在意识形态中的韩国战后小说的立足点。衬托这种评价的另一个理由是,它同时提出了‘自由’和‘平等’的问题。在‘四·一九’当中凸显出来的自由问题实际上是与平等问题连在一起的。1960年代的韩国文学大大倾斜于自由问题,而平等问题成为韩国文学主要的关注对象则是六十年代末的事情。《广场》提前于这种文学史的展开提出了自由和平等问题,所以被认为是开启了韩国小说史的一个新阶段”。

        崔仁勋的主要作品还有《灰色人》《小说家仇甫氏的一天》和《总督的声音》,以及第十一届东仁文学奖的获奖作品《笑声》、戏剧《是否能够在某个地方变成某个东西再相会》和《很久很久以前》等。

        1977年至2001年,崔仁勋在汉城艺术大学文艺创作系任教,培养出张锡南、申京淑、咸闵复等优秀作家。2011年,他成为韩国唯一的国际文学奖朴景利文学奖的首届得主。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