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8年08月01日 星期三

    感受“文字的微光”

    张继红 《 中华读书报 》( 2018年08月01日   03 版)

        阎晶明的《文字的微光》新近出版了,有评家称这是“一位文学评论家的思想操练”。用“思想操练”作题目,可谓恰到好处,深得我心。作为该书的责任编辑,第一读者,也因此生发出写点什么的意思,感受晶明兄这一番文字的“微光”。

        阎晶明是八十年代初期的现代文学研究生,以后即一直活跃在文学批评的前沿,敏锐地观察并思考着当代文学的走向。他使我感动的是,越来越繁忙的行业行政事务,并未耽搁他的学术研究,反而激发了他在专业领域发愤的勇气,他在旅行时,或间,都在思考着文学的话题,近年来成果迭出,令人欣喜。

        去年冬天,晶明兄送我《鲁迅还在》《鲁迅箴言集》二书。研究鲁迅,是他的本行。这两本书的出版,使我感动。我以为,“鲁迅还在”这个书名,是作者基于深刻的社会观察之后的内心独白;而《鲁迅箴言集》,则是怀着一颗柔软的心,耗时费力,收拾起鲁迅冷峻的言语,以求惊醒世人。因了这两部书,我忽然悟到时逝之速,转眼即将要到退休的年龄,将近“息交以绝游”,心想,何不请晶明兄赐一书稿,哪怕在本社出版一种小书,也是一件值得纪念的事。

        阎晶明知悉我的心思,但他手头没有现成的书稿,以至在出版什么内容上,颇费了一番踌躇。有一日,晶明兄告我,内容选定了,将近八年微博上的短文收集了出版如何?我素来不读微博上的文章,听了起初有一丝迷茫,遂请他发文章来,拜读一番。这一看,即不能放手,恰如入桃花源境界,杂树纷呈,落英缤纷,真是一番好景致,当即敲定出版,并自任责编。

        编辑这样的图书看似容易,不料仅书名就费了一番周折。我们根据此书小序的意思,互拟了几个书名,都不甚中意;最后,将要付印了,晶明兄发来微信说,就叫“文字的微光”吧!乍听之下,仍不甚中意,似乎隐含了作者小小的谦虚,又欲以文字间闪烁的微光,给人以启迪,于是,敲定用这个书名。现在想来,对此书庞杂而又短小的文章而言,起一个涵盖准确的书名,实属不易,这个书名还是很有内涵的,且有一定概括性。

        二十年前,我曾编辑过一大套丛书,名曰《民国笔记小说大观》,作者皆一时之选,有徐珂、况周颐、袁克文、徐一士、瞿兑之、马叙伦,等等,其内容大抵属于掌故一类。笔记掌故,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形式是散,内容却丰富,读起来十分的轻松,邓云乡先生作了序言,对笔记的形式给予定义,并对笔记丰富的内容给予充分的肯定;看了晶明兄的微博文章,大类掌故,本质却不一样。我以为,除却具有丰富的知识之外,本书更闪耀着思想的灵光。恰如他在序言中所言:“幸亏世间有文字,可以帮助我们记录下这些思想的印迹。思想一词用的大了,就理解为所思所想好了。”

        这当然是晶明兄的谦词。早在山西省作协工作的时候,当今文学界的前辈韩石山先生就说过,董大中手下的阎晶明,是一个有思想的评论家。因此,我以为,“文字的微光”,不仅是寻常的“独白与絮语”,而是长期从事文学评论,以及对社会生活观察的真切而敏锐的思考的痕迹。在我的体会,晶明兄极有定力,他是把读书、写作,以及日常生活,习惯性地融入对文学的深入思考,且在其“独白”中,力求“用最短的文字,写出尽可能复杂的意思”,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阅读本书一组又一组短文,我以为,习惯性的敏锐的洞察力,对灵光闪现的快捷的捕捉能力,简洁而含义丰富的表达能力,是他从事写作的基本功。这或即苏华兄所言“职业的文学的思想操练”的基本功。然而,限于“文体”的特殊性,编辑如此多的短文,也不免有庞杂感。于是,晶明兄将全书内容大致分为十个部分,即“文学,职业的思考”“外国文学的启示”“认识小说家及其小说”,等等,前七个部分,都在文学的范围内,表明作者对文学一贯的关注和他的专业特点。后三个部分,即第八“古典阅读杂记”,显示出其学植的深厚;第九“足球以及竞技”,显示出其特殊的兴趣爱好,是作者后来加入的内容,他告诉我,旨在调节全书内容的单一性。其实,就在此特殊的兴趣范围内,晶明兄也作出一番成绩,出版了专著《千面足球》,显示出对体育非常专业的欣赏能力。其实,体育,又何尝不是文学关注的范围呢?至于第十“游走与游思”,则侧重显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意思。长久的“游走”,遂产生绵绵不绝的“游思”,是乃理解文学作品,评论文学的根本所在。

        面对十个部分的文字,我很想仿照当初编辑民国笔记之例,为每一段文字起一个恰当的小题目,却发现很难。除却一些反映作者生活,及文学活动的段落以外,其他几乎每一段文字,都有复杂深邃的意思在内,于是只好作罢。我想,这或者正是他的文字含光的魅力所在。

        我所感受的或不尽于此,然而,对本书简约的著述文字而言,现在所写的文字已经很长了。最后,还是随意举出书中的几段文字,不加评论,与读者诸君各自感受他笔下的文字微光力量(此或即其思想),恰如陶渊明所言“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2010-1-3

        海德格尔视柏拉图和康德为同时代人,这说明哲学家的思考从来不受时代的限制,他本人的时代遭遇和生活处境只是一种思想的回响。而一个文学家需要对他生活的时代做出直接反映,他需要的是一种与时代潮流相叛逆的姿态。这种叛逆不是复古,也不是刻意超越,是带着善意、责任与爱心的痛感表达。

        2009-10-22

        诗人其实始终在处理这样一种关系:时代与个人。当代中国,五六十年代的诗人尽量过滤个人性而努力突出社会主题。近些年来,诗人们又试图过滤掉时代的要求,殚精竭虑突显其个人化的标识。这当然是就总体而言,不可以个案对应之。就此而言,十分怀念朦胧诗,它们是时代和个人激情碰撞与诗意相融的诗潮。

        2010-1-21

        鲁迅的《藤野先生》情真意切。藤野本人在鲁迅去世后方知此文,但他坦承对鲁迅的记忆很淡薄。不记得送过照片,不记得鲁迅来过家里。只记得为“周君”看过笔记,并知他志不在医。他惊讶于鲁迅视自己为恩师。我从这种“互文”中读出的,是鲁迅的涌泉相报于滴水之恩;藤野的忠实于记忆的诚实、坦然、淡然。

        2011-1-23

        你曾经激动不已的事,一经转述,不过是一则传闻而已。

        2009-11-13

        剩余的力量。博尔特在回头望月中撞线而又破纪录之后,短跑英雄被加上另一条注释:全力冲刺而夺冠只有加上故意放慢速度的从容,才算得上真正的潇洒。刘翔昨天也尝试了用这种“新趣味”轻松夺冠。在此之前,刘易斯等“王子”们并不懂得通过显示剩余力量而笑傲江湖。刘翔和博尔特的共同处是:竞技而且表演。

        转述完最后的一段话,真有一种意味深长的感觉。我想,或许正是这段文字的“微光”所在。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