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茜,一位有14年声乐表演专业经历的中国音乐学院青年女高音博士。在我们的想象中,她应该是活跃在灯光璀璨的舞台上放声高歌的,可她却为了探寻另一个斑斓的声音世界,只身来到滇黔山区,寻觅“歌唱的意义”,用文字阐释追求圆融、自在、灵动、美妙的音乐人生的过程,这不由令我这编辑大为好奇。
初识黄茜博士,是在厦大出版社的会客厅里。她鲜眉亮眼,气质出众,又因为是第一次出书,交谈之中事事都要向陪同的父亲讨询意见,所以怎么看都像是一个还未长大的公主。说实话,那时候我对这本书的内容和写作水平是有过疑虑的。
待到进一步接触以后,才发现黄茜不仅专业基础扎实,而且有着同龄人所没有的专注与执著。她出生于音乐世家,家学积淀深厚,在声乐表演专业取得了博士学位,应该说已经达到专业的顶峰了,但她并不满足于此,而是一直在思考,自己歌唱什么?歌唱的初衷是什么?歌唱的目的又是什么?而中国声乐立足和发展的根究竟在哪里?方向又在哪里?带着不一样的情怀,带着对歌唱意义的追寻,她背上行囊,奔赴云贵,开始了为期48天的采风之旅,寻找自己心中的答案。
身体力行,深入考察,这对于音乐表演专业的博士生而言,实属难得。然而初稿完成以后,虽然结构完整,文辞优美,却大有滇黔游记之势,对声乐演唱的学术性思考并未充分生发出来。几番讨论,几经修改,黄茜最终选取了云贵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六个地方和民族,从声乐的视角,探究了纯美的中国民族和民间音乐。
在傈僳大山,看着黄昏归来的羊群,黄茜唱起瓦格纳的乐剧《唐豪瑟》中最美的唱段《晚星颂》,思索歌唱要有“真情实感”,杜绝“假大空”;她在质朴纯粹的傈僳族饮酒歌中默默流下眼泪,还采访了傈僳乡间的歌师,进一步了解当地民歌。
在大理古城,黄茜在大理大学开办了一场学术讲座,讨论“中国声乐演唱的科学性和多样性”,探寻中国声乐的社会价值、市场价值和文化价值;她在滇西少数民族音乐工作室聆听白族民歌,交流歌唱心得,得出“要继承和发扬中国民间民歌,不仅需要以外部的眼光进行文字论述和记录,还需要拥有科学唱法的优秀中国声乐工作者进行传承与传播”的结论。
在摩梭人家,黄茜由当地盛行的走婚制度想及音乐与道德的关系,深入探讨了中西方的音乐伦理思想;又在传统的加搓舞会上,由当地人充足的气息和淳厚响亮的音色想及科学发声的方法,从声乐唱法与歌唱技巧两个角度思考何谓科学性的演唱。
在哈尼村落,黄茜在层层叠叠的梯田下走神,在似有若无的音乐中忘我,思考“缘起性空”,思考“空寂明静”,更思考如何在“中国声乐科学性下体现演唱多样性”;她认为,要唱好中国民歌,中国声乐工作者必须脚踏实地地深入民间,进行实地考察和研究。
在侗族歌乡,黄茜参观了小黄村侗族大歌传习基地,采访了当地唯一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歌师潘萨银花,进而从音色和语言两个方面探究了中国声乐演唱的民族多样性。
在苗族寨子,黄茜体验了热闹的苗年,拜访了当地歌师王秀清,他在酒醉时随口唱出的表现男女爱慕之情的“凯个”,引发了黄茜对苗族古歌的兴趣以及对中国声乐演唱的民族多样性的深入思考。
声乐演唱的科学性和多样性,一直是黄茜孜孜不倦探寻的问题,我在字里行间感觉到了她对声乐演唱的热爱和思虑,因而也一直鼓励她更多地往此方向着笔,让此书成为一本充满学术思考的“游记”。作为一名立志从事声乐工作的博士,黄茜的眼界直达中国声乐的根之所在,她的目标是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国声乐工作者。编辑之余,掩卷而思,之前的疑虑不禁烟消云散,心中对她充满了敬佩。
此外,书中对当地风物的介绍也很有意思。让人印象颇深的是摩梭人的祖母房,屋子里有两根圆木,需出自同一棵大树,代表“阿妹”的那一根取自根部,代表“阿哥”的那一根取自树干,象征“女本男末”,母系社会的色彩极其浓厚;还有苗人的销魂酸辣和味道奇特的牛瘪汤,无不与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潮湿的气候有紧密的关系。
同时,书中还汇入了大量黄茜在采风期间拍下的珍贵照片,从泸沽湖美景到百年老侗宅,从白族乐器到苗族服饰,整本书可以说是以图写文,以文绘图,图文并茂,生动直观,让人如见其景,如临其境。
这本书,既包括了对云贵地区风物的记录,又饱含对当地民族和民间音乐的探寻与思索。在这本书中,黄茜将自己一路上的所见所闻分享给读者,将内心中对声乐和艺术的热火传递给读者,让大家一起思考,一起努力,一起为中国民族和民间音乐的发展而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