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中国网络作家村成立,其地址位于杭州市滨江区白马湖路上,年后现已有8位大神级网络作家和31位知名网络作家陆续进驻这个中国网络作家村……(见4月6日《文汇报》)
一直以来,传统作家依托于笔会和地方作协建立联系,网络作家则是依靠网络社交软件联系彼此。伴随着网络作家规模和影响力的越来越大,地方网络作协接连成立。而于去年年末成立的中国网络作家村则成了网络文学“乡愁”的故乡,网络作家成了“有根”的人。这些作家,有的仅凭一部作品就入驻中国网络作家村,他们在“作家村”,刻苦勤奋地创作着文学作品,表现着严谨的文学创作态度,不懈地追求着文学的梦想。
在作家村,有一位网络作家,因2012年创作《奋斗在初唐》而走红,他说“《奋斗在初唐》主角最初是一个很‘丧’的人。我是80后草根,没有进入这个行业前,我是很迷茫的。这个主角有我的故事,在现代生活中,他有着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没有什么大追求,可以说是一个‘佛系青年’。穿越到了唐朝之后,在没有社会救济且遭遇逆境的情况下,他该如何生活下去?我想要在作品里摒弃当下社会的‘丧文化’。”
我们知道,这个所谓的“丧文化”,是当下一些年轻人中、网络世界中一种流行文化,这样一些年轻人尤其90后群体中的一些人,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得很“丧”,失去目标和希望,陷入颓废和绝望的泥沼而难以自拔,他们丧失心智,漫无目的,蹒跚而行,没有情感,没有意识,没有约束,像行尸走肉一样麻木地生存着……
这位网络作家,从曾经的自我生活感受说起,也针对当下的“佛系青年”“丧文化青年”,用文学励志,用底层精神、自我体验唤起他们的觉悟和奋起,“摒弃当下社会的‘丧文化’”。这些生活的事例,使这些网络作家懂得“作为作者,你发现你会影响你的读者,特别是年轻人,因为年轻人最喜欢模仿。与此同时,作为网络作家的责任感也越来越强”。
是这样的,这些网络作家的责任感、现实感、介入时代的主体意识和精神意识越发强烈,正如这篇文化报道所说“网络作家的责任感越来越强”,是很多网络作家的共同感受。这种责任感,是认识到“文学是可以影响很多人的”,“网络作家四个字的份量是越来越重了,相应的自我鞭策也应该更重”,深感“这个群体的荣誉感”,“网络文学已经慢慢走上主流了”……
对于网络文学,主流文学界的质疑声始终不断,诸如什么冗长注水、缺乏文学价值等。但是,我们不能不承认,在主流之外,乘着移动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革命的春风,网络文学凭借其独有的魅力和市场敏锐度,收获了海量读者,创造了文化市场奇迹。一部网络小说走红之后,电影、游戏版本很快出现,走红的网络作品获得投资变得越来越容易。游戏、动漫、电影,各种衍生产品,让网络文学逐渐成为文化产业链中的一个小螺丝钉。“中国网文”更是走向了世界……
其实,存在这些文学争议未必是坏事。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作家、评论家、读者,不仅对网络文学作品持理性、宽容的态度,而且更把这些网络青年作家看作是当下文坛的重要生力军,把他们的文学行为看作重要的文学事件。
回顾人类文学艺术发展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不同阶段出现和发生文学观念、流派、趣味之争,新旧文学主张和思潮的较量,文学样式代替旧有样式的激烈嬗变,是常见的现象和事实。新一代人要摆脱文学传统的“强制”,争取文学的权利和话语权,证实自己的主体性存在和文学的影响力与必然性,而老一辈作家面对文学新势力的冲击、挑战乃至颠覆,则很可能会维护在文学上的权利和影响力,或者重新思考自我的生存和发展。正是在这种矛盾和冲突中,文学才有可能得以发展、繁荣,充满勃勃生机……
“中国网络作家村”的作家们,正以他们的文学实绩,书写着文学的时代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