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8年03月21日 星期三

    私刑:美国历史上黑暗的一页

    张剑 《 中华读书报 》( 2018年03月21日   19 版)
    《杀死一只知更鸟》英文版
    美国黑人歌手比利·霍莉黛
    美国非洲裔诗人兰格斯顿·休斯

        一

     

        1927年,美国非洲裔诗人兰格斯顿·休斯(LangstonHughes,1902—1967)在《黑女孩的歌》(“SongforaDarkGirl”)一诗中,讲述了一个黑人小伙在已经废除了蓄奴制的美国南方,被吊死在一棵大树上的悲惨故事。诗歌以一个黑人女孩的口吻,抒发失去恋人的痛苦:“在美国的南方,/(我的心已破碎)/我的黑人男友,/被吊在了岔路口的树上。”诗歌中所描写的现象,并不是一个偶然的事件,而是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初期在美国南方多次发生的、极为普遍的现象。这位无助的女孩看着挂在树上的男友,无望而徒劳地祈祷。“无望”是因为她意识到耶稣是一个“白人”,不会帮助一个黑人。最终,她看见她的“爱”变成了“一个赤裸的阴影/挂在那棵扭曲而赤裸的树上”。

     

        诗歌中描写的这个现象在美国历史上叫“私刑”(lynch),而“私刑”的最大的受害者就是黑人。在美国这样一个法制的国家,没有经过法律程序就私自处死一个人,似乎是不可想象的,也是一种恶性犯罪。然而,这样的事情在美国历史上曾经泛滥,以各种不同形式发生。曾几何时,美国西部不也是牛仔和大盗横行的地方?他们随时可以拔枪相向,击倒对方,没有什么法制可言。

     

        同其他国家一样,美国也不是一开始就有法制。在美国内战结束后,奴隶制在南方被废除,一部分白人至上主义者并不甘心接受现状。他们自恃高人一等,并不把黑人和有色人种视为平等的公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美国南方用“种族隔离”制度将黑人和白人分离开来,以另一种方式凸显出社会的等级和差异。美国南方的三K党就是那个时候成立的,这是一个以种族主义为特征、以白人至上为信仰的暴力团体,主要由南北战争中的南方军官构成。他们的暴力行为专门针对有色人种,其中就包括滥用“私刑”。

     

        1942年,休斯在另一首诗歌《剪影》(“Silhouette”)中又记录了一次残忍的“私刑”,诗中的黑人被处死是因为被指控与一个白人女性有染。休斯写道:“南方的女士们,/请不要晕倒,/他们刚刚吊死了一个黑人,/在月光的阴暗处。”在“私刑”案件中,大约有80%涉及跨种族的性关系。在白人至上主义者看来,白人男性与黑人女性发生关系是允许的、正常的,但是黑人男性与白人女性发生关系就是大逆不道,绝对应该被处以极刑,因此“私刑”的受害者多为黑人男性。

     

        休斯在诗歌中暗示,白人至上主义者使用“私刑”的目的似乎是在保护白人女性,而实际上他们伤害的可能是男女双方,因为那位“南方的女士”是被“私刑”的黑人的恋人,她听到噩耗后不但不会欢欣鼓舞,而且完全可能会因悲伤而“晕倒”。但是对于休斯来说,这位黑人的死都是由这位白人女性的不检点的行为造成的,是她葬送了这位黑人小伙的性命。因此,他在诗歌中疾呼,“南方的女士们啊,/好自为之吧,/好自为之吧。”

     

        二

     

        1939年,美国著名黑人歌手比利·霍莉黛(BillieHoliday)在一次演唱会上演唱了一首名叫《奇异的果实》(“StrangeFruit”)的歌曲。歌曲用比喻和反讽的文学手法描写了一次典型的“私刑”暴行:“南方的树结出了奇异的果实,/血液沾满了树叶,沾满了树根,/南方的风摇曳着黑色的尸体,/那是悬挂在杨树上的奇异果实。”在这首歌里,“私刑”被理解为美国南方的特产,是那里的奴隶制和种族隔离的毒树结出的“奇异果实”。应该说,美国南方为“私刑”提供了生长的土壤,挂在树上的死尸便是它惨不忍睹的后果。

     

        该歌曲的词来自路易斯·艾伦(LewisAllen,1903—1986)的一首同名诗,在诗中他用南方的“田园景色”“木兰花的芬芳”“白杨树”的挺拔“勇敢的南方”等形象,描绘出一个类似于电影《飘》(GonewiththeWind)中那个崇尚绅士精神和浪漫爱情的贵族社会。而目前树上悬挂的这些“奇异的果实”与那个社会的绅士精神和浪漫爱情的精髓已经大相径庭。也就是说,美国南方已经从一个崇尚高尚品质的社会,沦落到一个种族仇恨、暴力杀戮的社会。那里的空气弥漫着尸体“烧焦的气味”,而那里的“田园”和那里的绅士,正如《飘》所说,已经随风飘逝,没有了踪影。

     

        《飘》所反映的是《解放黑奴宣言》之前的美国南方,应该说小说对南方贵族社会的消逝表达了一种惋惜和怀旧之情。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对那个社会理想化的再现,屏蔽了其阴暗的一面。贵族精神的确有它可以肯定的因素,但是那仅仅是在某一个人群中所践行的高尚、同情心、勇敢和自我牺牲精神,这些高尚的品质并不适用于所有人群,特别是生活在南方的黑人奴隶。等级意识、出生意识,以及对所谓的劣等民族的歧视在《解放黑奴宣言》之后仍然在延续,甚至以白人至上主义等极端形式在延续。

     

        因此,直到1939年,甚至更近的时期,“私刑”在美国的南方仍然存在。据统计,一共有1900多人死于“私刑”,其中四分之三是黑人。受害者被挂在树上,往往引来众多人的围观。从历史照片上看,这些人有说有笑,一脸麻木不仁。霍莉黛在《奇异的果实》中唱道:“这是供乌鸦啄食的果实,/供雨打和风吹的果实,/供阳光曝晒,供树木掉落的果实。”当她含着眼泪唱完了这首悲惨的歌曲,全场一片寂静,听众被这一可怕的景象所惊呆了!接下来,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听众为歌曲揭露暴行所表现出的勇气和力量而欢呼!

     

        三

     

        1960年,美国作家哈珀·李(HarperLee,1926—2016)出版了小说《杀死一只知更鸟》(ToKillaMockingBird),立即引起轰动,随后获得了普利策奖。1962年,小说被改编成同名电影,次年获得了三项奥斯卡大奖,现在它已经成为美国中学语文课的一本必读小说。小说讲述了1933—1935年“大萧条”期间在美国南方的亚拉巴马州发生的一个与种族主义作斗争的惊险故事。黑人小伙子汤姆·罗宾逊(TomRobinson)被指控强奸了白人少女梅叶拉·尤厄尔(MayellaEwell),并被告上了法庭。一个有良知的白人律师阿提卡斯·芬奇(AtticusFinch)应邀出庭为他辩护,但却因此受到了具有种族主义思想的小镇居民的百般羞辱和威胁。整个故事通过律师10岁的女儿斯考特(Scout)讲述出来,其天真和稚嫩的眼光一方面凸显了其父亲的勇敢正直,另一方面也凸显了白人至上主义者的无知和邪恶。

     

        汤姆·罗宾逊在被警察局羁押期间,遭到一群种族主义者的围攻,他们坚持要用“私刑”绞死汤姆。阿提卡斯勇敢地站出来,与失去理智的人群对峙。他据理力争、置生死于度外,最后制止了他们的非法行为。在法庭上,阿提卡斯用充分的证据表明,原告梅叶拉和她的父亲在撒谎:不是汤姆企图强奸梅叶拉,而是后者曾经对汤姆产生好感,对他有所表白,并且还曾因此遭到了她父亲的毒打。也就是说,这不是一次强奸,而是一次偷情。但是在这个南方小镇,特别是对于梅叶拉的父亲鲍勃来说,黑人男性与白人女性的恋情是绝对不可接受的。汤姆最终被极端情绪化的陪审团判决有罪,并在企图逃跑时被警察开枪射杀。

     

        这部小说所反映的是,种族偏见在美国南方根深蒂固,但也有一些正直的美国人能够坚持正义,还公道于有色人种。阿提卡斯所代表的种族正义与梅叶拉父亲鲍勃所代表的种族偏见在美国的较量,直到今天都没有停止。2017年8月,美国弗吉尼亚州夏洛特维尔市发生了一场种族主义暴乱,造成了一死数伤的流血事件。事情的起因是夏洛特维尔市政府决定拆除美国内战时期的南方将军罗伯特·李(RobertLee)的雕像,遭到了一些白人至上主义者的坚决反对,因为罗伯特·李在他们心中是南方白人的英雄,他所代表的是南方贵族社会的精神和价值观,而这个精神和价值观在《解放黑奴宣言》之后的150多年中,逐渐被美国主流社会所抛弃,直至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有人说,美国“民权运动”以来所形成的“政治正确”观念对“白人至上”的种族思想形成了高压态势。白人在“政治正确”的底线之下,内心积压了很多愤懑情绪,造成了极右翼思想在美国的反弹。极右翼团体,如新纳粹、三K党、极端民族主义、排外主义,在美国有所抬头,“白人至上”的仇恨文化拥有大约5万追随者,其同情者更是不计其数,他们利用“风暴阵线”(Stormfront)这样的网站传播种族仇恨。夏洛特维尔市所发生的种族暴力事件可能不是孤立的事件,而是这种极右翼情绪的大爆发。如果真的如此,那么人们应该对这些极右翼思想和极右翼团体保持高度警惕,否则,消失已久的种族主义“私刑”还可能回头。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