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想不开”的人来说可谓是“治病”之书、“救命”之书。
我收到党高明同志大作《“想”安无事》一书时,首先想到的是箧中对联:“上马杀贼下马草露布,左手持螯右手执酒杯”。他从武警吉林总队政委岗位退下来一年两个月,就写出并出版近40万字的专著,这在共和国退役将军阵营中似不多见。
四年前,他将业余时间聚焦到官兵心理问题研究上。全国每年约20万人死于自杀,有心理疾患者更是数以千万计。部队也有类似轻生事件发生,调查结果大多与心理问题相关,有人戏称这是“心理问题一个筐,什么东西都往里装”,似乎人命关天的大事与心理问题沾边就可以“大事化小”。党高明同志觉得这个问题可能被有的战友们看淡了、看轻了、甚至看歪了,事关战友生命和部队战斗力的这个课题值得认真研究。他边调查研究,边思考写作,边讲课辅导,没想到部队上下反响强烈,官兵大称解渴过瘾。他受此鼓舞信心大增,系统学习心理知识,广泛搜集心理素材,反复研究心理案例,将两米多高的剪报(刊)资料分门别类、掰开揉碎,融入自己的人生阅历、生活顿悟,抱着对生命的敬重写下这部分上中下三篇共计二十一章的大作。
上篇“想不开,天大的事”。他从什么人最想不开、想不开有多可怕、人为什么想不开等方面破题,论述心思重的人、胃口大的人、心眼小的人、没主见的人、情绪化的人、性子闷的人、先天型的人等最容易想不开,想不开是人生的“死胡同”、生活的“断头路”、幸福的“休止符”。同时分析了想不开的七种原因,仅“价值观”就列出极端自私的价值观、极度偏见的价值观、极端追求的价值观、极度消费的价值观四项。然后用典型案例说话,用权威数字说话。
中篇“想得开,艰难的事”。人吃五谷杂粮,都有七情六欲,难免有想不开的时候。人可能在一件事上想得开,但很难做到在件件事想得开;可能一时想得开,但很难做到一辈子想得开;可能在别人的事情上想得开,但很难在自己的事情上想得开……想不开既是社会关系的产物、生命进化的结果,也是人心理与思维的互动、自我意识的保护。人们就是在想得开与想不开的斗争中实现人生价值,推动历史发展的。作者从确立科学思维方式、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保持健康心理状态等方面条分缕析,深入浅出论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穷达无常、心态正常的重要意义。历史上官场失意而文学有成者,唐有柳宗元,宋有苏东坡。柳宗元性情忧郁,一遇逆境便一筹莫展,忧能伤身,仅活了46岁。苏东坡性情开放,一贬再贬仍不失乐观旷达,比柳宗元多活了18年。“想得开”对柳难对苏易,这一现象给人启迪、发人深省。
下篇“要想开,容易的事”。想得开与想不开往往一念之间。想不开是魔鬼,一念之间天昏地暗;想开了是天使,一念之间海阔天空。党高明同志所说的想得开,并不是消极避世的躲进小楼,毫无原则的逆来顺受,忍气吞声的苟且偷生,看破红尘的破罐子破摔,而是建立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上。他想通过大力倡导“想得开”,构建人们乐观豁达、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远离烦恼,身心健康。为此他开出“处方”:合理认知无法改变的客观现状、牢记想得开的“九项原则”、阻挡想不开情绪的“三个盾牌”、送你一把“开心扇”等。他希望人们从中找到砥砺奋进的“定海神针”,乘上事业成功的“高速列车”,享受健康长寿的“灵丹妙药”。我不敢说这些“处方”都能“药到病除”,但党高明同志这种“悬壶济世”的情怀,还是值得点赞的。
俗话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部书对“想不开”而有机会翻阅的人来说可谓是“治病”之书、“救命”之书,难怪中共中央宣传部原副部长、中国文联原党组书记胡振民在序言中说:“这是我目前看到的唯一从心理学角度全面论述人要‘想得开’的专著,是送给人们生活智慧的一把‘金钥匙’。”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