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听着七岁的女儿朗诵《秦风·蒹葭》的清脆童音。我的眼前似乎出现了秋水横波、朝阳初起、芦苇遍地、荻花瑟瑟的画面。品味着低徊悱恻的诗意,我又回想起自己阅读《诗经》的点点滴滴。
大学读的是安徽师大中文系,系里的蒋立甫先生是研究《诗经》闻名的老教授,当时我们去读书时,蒋先生已经退休,但他的弟子还在传其衣钵,我们多少也能够继承一点传统。后来,我在学校外地摊上发现过蒋先生的《诗经选注》,买来研读,多少对《诗经》有了些了解。后来我还读过朱熹《诗集传》、缪天绶《诗经选读》等《诗经》读本。
读《诗经》,我感知最深的是先民的质朴与真实。天然的语言,淳朴的思维,纯真的爱情,悱恻的相思,一切都真实、真切,甚至存满了一定意义上的野趣!一切外物都被诗人们关注与思考,诗的情感和格调也弥散或凝聚于一切外物中。
先民们比德于物,一切生物似乎都是有灵魂的。自然界的山花水草、乔木灌木、游鱼飞禽、野兽家畜,都可以入诗,都满含人情,都寄托了诗人的情志。如写茯苓:“山有榛,隰有苓。云谁之思?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邶风·简兮)如写蓬草:“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卫风·伯兮》)如写木槿:“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郑风·有女同车》)如写黄鸟:“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周南·葛覃》)如写仓庚:“春日载阳,有鸣仓庚。”(《豳风·七月》)……满满的自然风景,满满的人文关怀。诗经中的这种思维正体现了先民们“万物静观皆自得”的物我相融思维模式。
《诗经》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在《诗经》流布早期的春秋时代,各国的使者就以能够吟诵《诗经》中的句子而被称赞。《左传》《国语》等文献记录了大量外交使者赋诗言志的故事,足见《诗经》广为流传的事功意义。这种赋诗言志的风气一直影响到后世,如三国时期吴国使者张温出使蜀汉,自以为才气无双,伶牙无二,态度十分傲慢。在诸葛亮为他举行的饯行宴会上,他与蜀国学士秦宓有一番辩难,极为精彩,针对张温的问题,秦宓妙用《诗经》,驳得张温哑口无言——
温笑曰:“天有头乎?”宓曰:“有之。”温曰:“头在何方?”宓曰:“在西方。诗云:‘乃眷西顾。’以此推之,头在西方。”温又问:“天有耳乎?”宓答曰:“天处高而听卑。诗云:‘鹤鸣九皋,声闻于天。’无耳何能听?”温又问:“天有足乎?”宓曰:“有。诗云:‘天步艰难。’若其无足,何以步之?”温又问:“天有姓乎?”宓曰:“岂得无姓!”温曰:“何姓?”宓答曰:“姓刘。”温曰:“何以知之?”宓曰:“天子姓刘,以故知之。”温又问曰:“日生于东乎?”宓对曰:“虽生于东,而没于西。”(《三国志》卷三十八)
《诗经》对诗词歌赋类雅文学的影响自不待言,就连“不登大雅之堂”的通俗小说都深受影响。如明代万历天启间建阳余氏(余成章)孤刻本通俗小说《牛郎织女传》的最初源头可以追溯到《大雅·大东》,清代章回小说《株林野史》可追溯到《郑风·株林》……
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说:“经典是这样一种著作,它永远不会完结它所要述说的东西。”的确,作为中华文化经典的《诗经》,如同一位从远古走来的鹤发老者,他仍在言说,意犹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