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立足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派的基础,消化吸收了文化生态学的“群落”理论,并借此提出了“作家群落”概念来完整考察和辨析作家群体聚合中人文性与自然社会性交织的丰富而复杂的文化现象。
顾金春教授的专著《1930年代中国现代作家群落研究》针对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派研究的困境,提出“现代作家群落”的概念,运用作家群落的研究方法,对1930年代中国现代作家群落生成语境、文学形态、文化心态、文学出版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解读和剖析。选题显示了作者对于193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社群的独特思考,反映出作者沉潜于学术研究的品质,同时拓展了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派研究的视野,较同类论题有理论探究和文学史再认识的积极意义。
其一,论著论题具有创新意义与价值。在学术史视野中,现代作家社团流派的研究是文学史里最具有活力的生态现象,它既有宏观整体的文学思潮的统领性,又有微观局部个体作家作品的可感性。20世纪上半叶,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派十分丰富多彩,诸如文学研究会、创造社、新月社、语丝社、湖畔诗社、新月诗派、新感觉小说派、京派、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中华文艺界抗敌协会七月诗派、九叶诗派等,正是它们支撑了中国现代文学史恢弘而壮观的大厦。为此,对这一整体的思潮流派和个体的作家群体的关注,一直成为文学史研究攻占的制高点,有关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丰硕而厚实,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的史料和经验。本书在“绪论”中,陈述课题研究基础对此前人研究成果做了较为详细的清理和辨析,也正是面对学术研究课题高起点的挑战,作者勇敢地对传统的“社团流派”文学史概念提出反思,并且引入“文学群落”概念重新思考193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中各作家群之间的关系,试图在一个特定文学历史时段节点和文学社团流派平面的双向交叉之中深入研究,形成该研究课题的突围之势。本书论题所呈现的积极探索,力求研究创新的学术锐气,我觉得是最应该充分肯定的。
其二,论著理论视点的寻找与研究对象的契合度的把握做出了一定的积极努力和实践。书中立足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派的基础,消化吸收了文化生态学的“群落”理论,并借此提出了“作家群落”概念来完整考察和辨析作家群体聚合中人文性(情感、兴趣、爱好、审美、批评等)与自然社会性(地域、教育、职业、媒介等)交织的丰富而复杂文化现象。这更有益于真实立体地揭示文学场域的丰富构成,其理论视点对现代作家群体研究的深入具有理论的开拓性。作者吸收了前人研究所长,又试图在“群落”理论视野中克服已有研究单一取向的某些弊端,力求获得社团流派文学文化整合研究之深入功效。作者认为“作家群落最大的价值首先在于它是一个丰富的知识文化谱系,融合了独特地域、教育背景、政治经济和出版传媒等多种因素,映射出复杂的人事交往和文化心态……因此,作家群落概念的采用将摆脱传统文学社团流派观念与框架的束缚与羁绊,在纷繁复杂的文化生态中对文学社群做出客观真实的揭示。”无疑,这一认知作者是在兼顾理论与实践,即侧重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学作家群体本身包含的双重或多重因素的把握,基于文学史的基础、文学研究的经验总结而形成的。
其三,作者最用心地是将既定理论向着文学史和具体研究对象的转换和消化。全书所设立的1930年代作家群落时代语境、生存话语、群落聚散形态、及其背后的文化精神心态和文学特征之论证框架,不仅是以此立论思路缜密的逻辑寻求对文学史作家群体现象深度切入,而且确立新月、京派、现代、左联、论语、开明六大作家群落具体案例,重新厘清和辨析现代文学社团流派现象,深入探究1930年代前后的作家群落聚散成因的存在之由变迁之故。该书研究个性最突出之处是,对文学社团流派核心的作家主体层面的思想话语、趣味爱好、创作取向、文学风格等的关注,与构成作家聚合的外部政治、地域、期刊杂志,乃至教育环境等非文学的文化因素作用,如何合力形成了不是单一文学、文化概念给定的具有作家群落自己特征的建构。此外,作者注意具体群落个案的解析补充,比如在分析作家群落构成的自觉意识和凝聚力时,通过深入每个作家群体中“知识权威”“精神领袖”核心人物的特性和差异,以及办刊物的编辑理念、作者队伍建设、稿件处理方式来进行考量。这些对既定20世纪30年代文学社团流派之定位有一定的改写,又在微观的文化元素的解剖中,重新激活了过去文学社团流派不太注意的一些本体要素,深化了作家群体现象的研究。
虽然90年代初我曾经提出“文学社群”概念,试图推进既有文学社团流派的研究,但是实际研究中深入不够,面对现代文学社团流派丰富而复杂的历史对象,以及不断有新的成果抬高研究水准,常常处于该课题既“困惑”又“诱惑”的双重矛盾之中。在这本专著中尽管我们仍然可以对论题的周详缜密有这样那样的质疑,具体社团流派的驾驭和重读尚有诸多不满足之处,可是作者创新意识积极寻找最佳的视角,回归文学社团流派的本体,及其1930年代文学史的原生态,对“作家群落”的命题有相对自圆其说之论述,作者用了心下了功夫,是难能可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