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世瞩目的中共“十九大”刚刚闭幕,华艺出版社即隆重推出“红色文学代表作”《家风》,作为对大会胜利闭幕的一份献礼。
《家风》是我近年来写的小说合集。包括《家风》《神湖》《老腔》三部中篇,每篇近10万字。题材内容分别反映理想信念、精神文化传承,自然生态保护和民族团结事业以及几代农民自立自强奋力摆脱贫困的惨烈悲壮的乡村故事。三个中篇,共同贯穿着爱国情怀、红色基因、血色浪漫,也不乏商品大潮和市场浪潮冲击下出现的令人担忧的理想淡化、道德滑坡、信仰危机乃至精神缺钙。通过艺术形象与社会生活,浓缩化、板块式地揭示呈现普通人的命运和生命轨迹,较为广阔地反映了从上世纪初到当下的跨越世纪的中国几代人的百年梦想,奋斗历程,文化传承、思想变迁与精神运行轨迹。小说试图通过艺术典型与故事情节,回答我中华民族何以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危机,都能够前赴后继,不怕牺牲,迎难而进,奋勇闯关的力量和勇气。这或许也算是一次用文艺的形式,不忘初心,回顾来路的积极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报告》中号召全党全国人民,“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并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这是同毛泽东同志当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脉相承的。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一个作家的神圣职责与崇高使命。在这一点上含糊其辞,或缺乏定力,就很难写出人民群众满意以致喜闻乐见的作品,很难发出真实生动地反映人民生活的时代心声。可见,一个作品的好与坏,的确不是少数专家学者或所谓评委说了算数,而是读者说了算,人民群众的好恶态度才是唯一有效的最终检验标准。
总书记旗帜鲜明,言简意赅地论述了好作品与坏作品的本质区别和不同面貌。既针砭了时弊,有指明了方向。言外之意是:新时代文艺要有新气象;新作品创作要有新面貌。所谓新气象,新面貌,我的理解就是要写出人民情怀,发出人民心声,弘扬时代新风,创造英雄史诗,写出英雄群体精神和塑造大量无愧于时代的不朽的英雄人物典型。可见,总书记所提倡的“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是接地气掷地有声的。意味着我们不但要加强学习,娴熟掌握全部艺术创作规律和技巧,更重要的是长期不懈地深入实际,向人民学习,向实践学习,向英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创作才干,提升精神品味格调,从根本上避免“三俗”,才有可能像柳青、杜鹏程等红色经典作家那样,写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精品力作。
当然自觉努力和是否能够达到目的毕竟还不是一回事。正因为深入还不够,功力尚欠缺,我才写得辛苦。三个中篇,断断续续,连同修改润色拖了两三年。好在小说的内容,都是来自现实生活与历史真实。三个中篇,其实也可以当做一部长篇来读。其中呈现的时间和地域,就像大写意的时代的背景坐标。纵向跨越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当代生活;横向徘徊于西北、华北以致东北农耕文明与游牧文化相交织的长城沿线内外附近。这个有意无意形成现代与当代穿越,城乡之间交叉,物质、精神与生态的相互融合,构成了较为广阔、深入的人物群体与生活画面。所调动的,全都是自己长期阅历的积累感受和生活的亲身体验。如今到了收获季节,稿子捧在手里感觉沉甸甸的,自认为基本还属于真米实曲。但是又感到忐忑不安,因为从生活到艺术终归还是要有艰辛的创作过程。作家柳青先生讲过,写作是愚人的事业,60年为一个单元。60年一个甲子,人生又能有几个60年呢?可见,文学写作是要一生坚持努力的工作。如果说写作在过去,常常是一本书成就一生,也还是成名成家的一条终南捷径,那么在今天,就完全成为了社会责任和义务。我愿意在这条崎岖坎坷的路上默默地坚守,孤独地坚持走下去。争取在第二个单元里,拿出像样的作品,回报人民的养育之恩和时代的陶冶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