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7年11月01日 星期三

    消除文化不对称性 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2017世界汉学大会理事会在京召开

    夏琪 《 中华读书报 》( 2017年11月01日   01 版)

        本报讯“20世纪90年代,中俄之间经济、语言、文化的交流增多,中俄现已有超过60所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包括哈萨克斯坦、乌克兰、乌兹别克斯坦,还有其他前苏联国家都跟中国有紧密的交流联系。2014年在圣彼得堡召开的国际会议研讨会上,关于汉学内容提交的论文数量,从2000年的117篇增加到535篇,但参会人员只增加了25%;去年的会议,已经收一千多篇论文,数量之多令人吃惊。”近日,世界汉学大会理事会第三次工作会议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圣彼得堡大学东方学系教授罗流沙表示,我们需要更好地去了解中国,这样的需求越来越多地影响到欧洲对中国的研究。

     

        “这些数字让我们看到一个大概的趋势,就是欧洲中国研究学者多样化,并不是说有一种新的汉学研究正在浮出水面,而是中外汉学合一。”罗流沙注意到,学者们的研究主题是超越传统汉学的,而且这些主题数量不断在增长。与会专家表示,文化是包罗万象的,应该认识到中国的文化经济等各方面资源,这些同样会成为世界舞台的一部分。在人类共同前进的过程当中,应该兼收并蓄,从传统文化中吸收精华部分,真正能够改变世界的文化秩序。

     

        北京大学/夏威夷大学安乐哲提出,在中国书店能看到很多西方学者的著作,被翻译成很好的译文版本;但是西方书店或图书馆里,中国学者的书很少看到,也没有读者去要求解决这一问题。到底什么导致了这种不对称性?安乐哲的分析是,翻译渠道和认识层面的差异,导致了这种不对称性。巴塞尔大学教授韦宁提出,汉学不应该只是一门学科,研究应该超越文本的意义。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表示,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和中国人民大学80周年校庆之际,世界汉学大会理事会的召开更具意义。世界汉学大会作为新时代建设起来的学术平台,不仅深化了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的精神和底蕴,也是促进国际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平台和契机。世界汉学大学理事会聚集了各国的优秀学者和孔子学院的杰出管理者,期待各位学者与中国人民大学开展更多合作,沟通思想,使学术创造进一步影响时代和社会。  (夏琪)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