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7年10月18日 星期三

    书意过眼

    《 中华读书报 》( 2017年10月18日   09 版)

        历经卅载,中国文学其实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即融入世界文学的阶段了。中国文学如果不求以鹤立鸡群的姿态出现在世界文坛上,而是要充实世界文学,早已经走出去了。这些年来,中国政府有关部门为扶植中国文学走出去投入了大量资金,翻译出版资助名目繁多。前不久新经典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菲利普·毕基埃出版社,旨在提升出版社的实力。这些都会对中国文学的翻译出版起到推动作用。然而文学翻译出版不是狂欢,不是一朝一夕的形象工程,更不是行政业绩。提升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中的影响力没有捷径可走,能做的只是保证开放自由的创作空间,提高作品的文学水平,严格监督翻译质量。

        ——在法国从事中国文学出版工作的陈丰女士近日撰文梳理了中国文学“走出去”的三个阶段,认为中国文学正渐次融入世界文学体系,今后努力方向是着力提升作品质量(《中国文学正融入世界文学体系——以法国翻译出版中国当代文学为例》,《文汇读书周报》2017年9月18日)。

        石黑一雄所有作品的版权都在上海译文出版社。我之所以想做他的书,是因为喜欢石黑一雄的美学风格,日本文化中那种“静水深流”的审美在他身上有很明显的体现。当时布克奖作品《长日将尽》拍成了电影,很多英国人就惊呼日裔作家写出了英国作家都写不出的感受。但我认为,日本传统文化中一直有退让、隐忍这些民族性,而他把这种元素和英国保守传统的文化结合在了一起。从以往销售情况来看,石黑一雄的书卖得不好不坏,基本上好的能卖一万册,一般的卖七八千册左右,都没有重印过。如果没有获得诺奖,可能也就这样了。石黑一雄有社交恐惧症,他都是默默地写,创作期很长。有好几年我们想请他到中国来参加上海书展,但他都是能躲就躲。

        ——上海译文出版社石黑一雄作品责任编辑冯涛谈石黑一雄获诺奖(“界面新闻”2017年10月6日)。

        谁能保证,有了高科技,人类社会的发展就一定永远是良性的发展?立足于今天的科学水平,至少中国的淡水问题没有有效的解决办法——除非大规模减少人口和经济规模。所以,当我们深情讴歌科学的光明时,也要时刻警惕科学背后的阴影。我从来不是悲观主义者,但也不是廉价的乐观主义者。

        ——科幻作家王晋康谈自己的科技观(《晶报》“深港书评”2017年9月16日)。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