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王水照先生编成《历代文话》十巨册,选录了自宋迄于民国143种文话著作,初步清理了我国古代文话资源,为建设中国古代文章学学科奠定了重要文献基础。近十年来,学界对古代文话及文章学有了持续的关注,出现了一批重要成果,陈广宏、龚宗杰二位先生整理的《稀见明人文话二十种》(下文简称《稀见》)就是这一领域的新创获。
明代的文话著述,《历代文话》选辑了31种,初步展现出明人的文章观念与论文要旨。陈、龚二位先生则广泛调查相关文献,撰成《明文话叙录》一文,勾稽出明人文话126种,其中现存87种,散佚39种,基本摸清了明代文话家底,为我们全面整理明文话打下了坚实基础。在此范围内,作者精心选录20种稀见文话整理出版,向学界揭示了明代文章学著述鲜为大家注意的重要一隅。该书命名“稀见”,所选20种文话允称罕觏之作,其中不乏世间孤本,从海外采入也有多种,如《新锲诸名家前后场肄业精诀》为台湾“国家图书馆”藏明万历刻本,《汤睡庵太史论定一见能文》为日本前田尊经阁文库藏崇祯刊本,《新刻张太史手授初学文式》为日本内阁文库藏明刻本,《新刻文字谈苑·谈文》为日本国会图书馆藏明刻本,都是颇难寻觅的重要文话。据了解,该书原拟收录22种,最后因有两部文话已收入新出版的文献丛刊中,在清样阶段被剔除,足见编者持律之严,力保“稀见”二字的含金量。
“稀见”固然是该书极重要的一面,但其中所包蕴的学术意义,绝非一般层面的珍稀文献价值而已,更在于它与《历代文话》形成互补,较为全面地呈现出明代文章学总体特点,折射出中国古代文章学史上的重要问题。
《历代文话》秉持“寓选于辑”的指导思想,确立了“着重古文”的收录原则,其中明代部分虽有吴讷、杨慎、归有光、茅坤、屠隆等人的重要之作采入,然较之明代文话整体,仍只是少数,所勾勒的文章学线索也就较为粗略。《稀见》20种的整理,与《历代文话》明代部分互为补充,两书相合已将明文话的多数纳入,展示出明代文章学更为丰富的面相。而且《稀见》将收录原则放宽,特别注意制艺类文话的搜辑,体现出文话在明代的新变,非常符合明代文章学发展的实际。林纾《春觉斋论文·述旨》曾指出:“论文之言,犹诗话也。顾诗话采撷诸家名句,可以杂入交际谈诙;若论古文,非庄论莫可。”所谓“庄论”即指出文话与诗话、词话在著述风格上的区别,这种区别背后实则关乎文章与诗词在价值序列、社会功用与批评路径的不同。古文如此,时文更是如此,科举时文作为明代文章之大宗,自然应当加以特别考虑。
《历代文话》酌收论时文之作,数量较为有限,仅有宋代魏天应《论学绳尺·行文要法》、元代倪士毅《作义要诀》、明代庄元臣《行文须知》、陈龙正《举业素语》等数种代表而已。《稀见》所收科举时文文话,则有十二种之多,占据了绝对优势,如袁黄《举业彀率》、汪时耀《举业要语》、武之望《举业卮言》在标题上即已可辨识性质,凸显出科举时文在明代文章学中的重要地位。一般来说,时文文话在理论品格上要逊于古文文话,但也不尽然,如武之望《举业卮言》(为《稀见》所收《新刻官板举业卮言》的一部分,单行本又有所不同)分内外两篇,内篇标举神、意、气、骨、质、品、才、识、理、意、词、格、机、势、调、法、趣、致、景、采十二目,所论具有文学理论的普适意义;外篇又配以读书、看书、涵养、造诣、法古、师范、铨次、释篇、释股、要语十章,导示读书作文路径,具有指导入门的实践性指向,两篇合观,系统性很强,可谓“形而上”与“形而下”相合,毫不逊色于优秀的古文文话。整体而言,这批时文文话背后所昭示的古代文章学在明代的变化,意义更为重大。自南宋以来,文话著述与科举制度关系日益密切,备考举子对各类文章写作指导用书的需求激增。明初文话尚以古文为探讨中心,自明代中叶开始,时文文话大盛,于是文话中开始大量出现时文与古文的关系话题,“以古文为时文”的讨论风气兴盛,这些著作对唐宋古文理论的一些经典话语和重要命题予以重新思考,从而丰富了文章学整体格局。与此相关,书坊刻书与课堂讲授俨然成为明代文章学风貌的重要塑造力量,文话的世俗化趋向愈为明显,实践性与应用性色彩更加强烈。这从《稀见》所收文话标题中的“新刻”“新锲”“重校”等字眼,以及“名家”“太史”等名头,即可窥见。《稀见》一书中反映出的这些明代文章学“大节目”,都是本领域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
《稀见》所收多种文话均有汇编前人著述的特点,这类汇编式文话在宋代即已出现,到了明代有了重要发展,反映出文学批评著作在文本生成上的新变特色。比如所收王弘诲编《新刻文字谈苑·谈文》二卷,卷一论古文文法乃据《文则》摘录而成;徐耒《重校刻艺林古今文法碎玉集》“古文法”部分亦据《文则》内容,裁以己意,编成纲目,重加排列而成。《历代文话》所收高琦《文章一贯》、朱荃宰《文通》等,亦是此类文话。面对这种汇编重辑的批评著作,如果站在理论原创的立场,自然评价不高。但若转换角度,从前人文论如何被后人接受、改造的角度,从汇编体例的关键词提取与结构逻辑编排角度等,去考虑古代文章批评论著的特性,便会有不同看法。如众所知,诗文作品有集句之体,虽然文句均出自前人,但经过作者重新组合排列却能够产生新的意义。批评论著这种重新剪裁前人论述的做法与之类似,既能体现不同时代话语焦点的转换痕迹,从中也能看出编撰者所持的理论立场,是我们观察文学批评嬗变轨迹的重要视角。明代汇编文话的这种文本特征,到了清代仍在延续,实为我国诗文评著述需要特别注意的本土学术性格,不应被当作简单的抄袭甚或剽窃看待,而应从文本生成和批评观念承变角度,给予更多的观照。这对我们认识明代文章学风貌,乃至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生态,具有启示意义。
《稀见》收录不少汇编式珍稀文话,不仅反映出明代对前代文论的接受状况,也是辑录宋元以来散佚文话的重要资源。我因请准了古委会项目“宋金元散佚文话辑考”,注意搜辑明清文献中保存的散佚文话,《稀见》所收唐之淳《文断》一书就保留了多种散佚文话。如南宋李郛所撰《纬文琐语》,目录不见著录,以前仅可从《退宾录》《学斋佔毕》《困学纪闻》《文章一贯》《荆川稗编》《四友斋丛说》中辑得少数几条,而《文断》保留《纬文琐语》三十六条,绝大部分不见于他书,这对我们认识《纬文琐语》的论文趣向具有特别价值;另外像吕祖谦《丽泽文说》、元好问《诗文自警》等文话也保留了不少条目在此书之中,为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宋金元文话全貌,提供了足资参考的宝贵文献。
以上从时代品格、文本特征和文献价值三方面对《稀见》所收文话提出了一些粗浅看法,最后再说一下该书的前言和体例。
一部大书要有相称的前言才能压得住,《稀见》的前言实则为一篇极有学术含量的明代文话专论,与全书厚重的篇幅交相辉映。该文从辨析“文话”概念的名实问题入手,认为虽然历代以“文话”命名的文章学著述不多,但“文话”与一般的“论文”“文说”传统并无多大出入,可将“文话”作为文章学著述的“标识性指称”,这无疑是颇具识见的通达之论。有学者因命名“文话”的著述较少,便认为当用其他称谓来指称这批文章学著述,而无视“文话”概念的凝练性、包容性与开放性,以及学界使用诗话、词话等相类名词的约定性,不免胶柱鼓瑟,死于句下了。在辨清“文话”概念基础上,前言又论述了明文话收录范围、性质类别、著述特色、学术意义等,可谓一篇明代文话研究纲要,值得认真品读。《稀见》全书的体例,除了遵循古籍整理通则,撰写提要、标点分段外,又对一些特殊情况作了新的调整,在这一点上亦可见出编者眼光。如《作论秘诀心法》据国图明钞本整理,该钞本有不少眉批、夹批,编者在恰当位置标注,以校记形式予以保留,不但较全面地反映出珍本面貌,而且提供了更丰富的评论资料;又如《新刻官板举业卮言》与《重订举业卮言》在内容上既有重复,又有不同,《稀见》将《重订举业卮言》溢出《新刻官板举业卮言》部分辑出附于书末,既节省了篇幅,又保全了资料,让读者对二书的关系有了更全面、直观的认识。这些做法均兼具学理性与实用性。
总之,《稀见》一书作为文话整理领域的新成果,不但进一步丰富了人们对明代文学批评的认识,为我们全面把握明人文章观念提供了新的重要材料,而且也揭示出中国古代文章学鲜为人知的重要面相,必将促进相关研究的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