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来选择十分多元,表面上生活精彩纷呈,其实无家可归,这就是现代人的宿命。谢青桐的《越过重洋越过山》兼具文艺清新和哲理冷峻,以举重若轻的叙事姿态,以既“萌”且“趣”的写作功力,呈现了一系列中国精英群体在出国移民历程中经历的豪迈的离乡、惆怅的漂泊或忧伤的归来。
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一波跨国移民的热潮像今天这样旷日持久。这股大潮汹涌澎湃多年并呈方兴未艾之势,人们一直没有冷静地评估和反思过,它对无数中国人、中国家庭意味着什么?全球化时代以移山造海般的力量改变了出国者的人生轨迹和个体命运,地理迁徙和精神飘移同在,传统被颠覆,伦理被解构,文化被断裂,乡愁被连根拔起。由于出国热而构建一新的人生价值,已经撼动了中华文明的传统文教价值、伦理价值和社会价值。在这波出国巨潮中,我们真的以为,从此就享用西方世界的阳光雨露了?在大洋彼岸,其实没有免费的午餐,所有的挣扎和奋斗都一样艰辛,所有的社会制度和文化形态都有你想象不到的缺陷。
有一个词来形容新移民群体,最合适不过了,“洋插队”。 1960年代,“上山下乡”曾经在中华大地卷起一阵巨大的波浪,改写了成千上万中国家庭的命运。那个年代把知识青年去农村叫做“插队”。事过境迁,从改革开放,打开国门之后就有大批学子去国外开始他们的留学、移民和打工生活。对于这些人,人们贴切地称之为“洋插队”。不同于第一拨混杂偷渡客的底层劳工和第二拨国门初启之时的“洋插队”,21世纪移民潮的主力由新富阶层和社会精英、知识精英组成。《越过重洋越过山》一书中的许多人物,都是“洋插队”中的一分子,被裹挟在时代的大潮中,千姿百态,跌宕多姿。
这波史无前例的“洋插队”现象,引发了无数华人命运的迁徙、动荡和飘移,更带来了文化伦理的严重冲突、震荡和裂变。《越过重洋越过山》通过一系列非虚构的随笔和散文,平实地展示了海外游子的人生百态和生活真相,揭示了他们在精神上往返于故国与异国之间的复杂心态和矛盾心理,他们在祖国和新国家之间的摇摆不定中不断寻找自我身份,却陷入自我认知的困惑和自我认同的危机,心灵深处经受着强烈的孤独与痛苦。
现代人是无家可归的。无家可归感恰恰是当今人类的普遍感觉,并成为反复吟唱的主题。正是随着现代工业文明和后现代信息文明的不断扩张,伴随着突飞猛进的全球化进程,技术、资本、功利、实用把人引离故土,上天入海,东奔西忙,冥思被遗弃,幸福被剥离,内在安全感和归宿感的丧失使人不再能感受到故乡的温情。安全焦虑和生存功利的扩展,将会抽掉整个人的生命的根基,抽掉人赖以安身立命的精神根据,人不但会成为无家可归的浪子而流落异乡,而且会因为精神上的虚无陷入深重的荒谬感。
后现代世界太需要给予移居状态下的生命存在以热切的关注和深刻的思考。《越过重洋越过山》以其个人化而又社会化、生活化以及哲理化的移居现实,书写叙述了异质文化下身处遗忘与记忆、回归与认同和自我身份纠葛中的生命抗争,揭示和追问了人类生命存在的多重维度和本质。正是这种异质文化下的生存体验,使得这些“大地上的异乡者”们向世界展示了“生存”和“身份”这两个值得深思的主题。他们在祖国和新国家之间的摇摆不定中不断寻找自我身份,却陷入自我认知的困惑和自我认同的危机的故事。
谢青桐试图提醒出国热潮中随波逐流的国人,人必须“有家可归”,否则将沦为彻底的失败者。无论世界潮流怎样前行,无论时代如何变脸,我们需要珍视对祖国和故乡的“共同记忆”。因为“共同记忆”是基于能够共同沟通的感动和欢笑。“共同记忆”是人与人深度沟通的前提,是我与另一个人、另一些人共有的对民族、文化、往昔时代、故乡、童年、青春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