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7年06月14日 星期三

    肖定丽:关注乡村孩子的童年

    肖定丽(儿童文学作家、河南儿童文学学会副会长) 《 中华读书报 》( 2017年06月14日   19 版)

        父母在城市打工,孩子在乡村留守,时代的问题长期地存在着,使乡村孩子的童年格外让人寒心。

        我常常看见、听见孟宪明老师饱含着泪讲述自己的作品,自己作品中的人物,还有故事细节,我明白这种泪水的意义,那是因为他深深地爱着自己作品中的人物,他的一呼一吸都为作品中的人物紧紧地牵引着,跟他们的命运融合在一起。他是用真情来写作的,因此,他的作品感情充沛,有忧患意识和悲悯情怀。

        《花儿与歌声》孟老师写了好几年,一遍又一遍地修改。故事环环相扣、优雅风趣,整个作品厚重朴实、温情脉脉。特别是唱着歌学数学这个情节非常有趣味,原来数学也可以这样诗意和柔软。只有在宽松的学习氛围中,孩子才能像花儿一样地绽放、成长,儿童的天性才能得到解放;尊重孩子,呵护童年,这本书的字里行间倾注了作者太多的温柔和心愿。

        这本书也有很无奈的地方,从一段打油诗说起,这首打油诗是老师写给他的学生范大强的,“大强大强,大强手长,大强不改,必进大墙”,我觉得这种打油诗写给孩子,不仅是可笑,更是可气、太粗暴了,对孩子的精神是一种伤害。在农村,这样的老师其实还是很多的,有一点文化,但是个人素质和业务素养并不高。我对农村的生活及教育的现状有一些直观了解,偏远地区的乡村趋于荒芜,很多学校留不住高素质的人才,教师对孩子的尊重只是落在纸上,或者说很多老师并不懂得、也没有耐心平等地跟孩子进行沟通,而农村的这些孩子大多又是留守儿童,他们渴望被关爱,自尊心又极强,不花一番工夫是很难打开他们的心扉的。现在的儿童看似通过电视、手机和网络能了解到外边的世界多么热闹,其实就孩子个体来说,他们都是孤独的。这种孤独和被忽视感远远大于70、80年代的儿童,他们身边缺失了最重要的父母之爱和最寻常的陪伴,家庭不再有温馨、幸福的氛围,孩子从父母身上得不到关爱,看不见榜样,他们朝前行走的步子是杂乱无理、没有方向的,不知道有多少孩子走错了路,有了一个不应该有的人生。父母在城市打工,孩子在乡村留守,这个时代的问题长期地存在着,使乡村孩子的童年格外让人寒心,叫人忧虑。

        但是《花儿与歌声》这部作品同时也是充满希望的,比如新来的高老师,她就是懂得呵护孩子心灵的好老师,她不但让大强和妹妹心明体会到生命的尊严和价值,还给双眼失明的心明重新带来了光明。每一个生命都是值得尊重的,就像乡村随处可见的花花草草,只要你走近它们用心聆听、用爱感受、用情呵护,才能发现他们平凡普通的表象之下隐藏着无数神奇和光亮。

        《花儿与歌声》展现的乡村生活画面,人情之美、土地之美让人为之感动,处处都是落地生根的鲜活生命。孟老师是时代的歌者,我们河南的儿童文学作家都应该沉下心来踏踏实实的,像孟老师一样,不跟随浮躁的世风,不写着急慌乱的文字。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