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我在四川农村插队。插队的地方叫大石生产队,我住在生产队的肖队长家里,与他大儿子同住一屋,屋子用茅草、土墙、木板搭就,底下就是猪圈。生产队不通公路,没有电,没有报纸,只有从公社广播站一村一村拉过来的有线广播,是与外界的唯一联系。一个秋日的晚上,屋檐下的磁石喇叭吱吱响起,我听到了恢复高考的消息。
其时距离考试大概只有一个月光景,我向生产队请了假,回到城里复习备考。我上中小学时正逢文革,教学不成体系,匆匆而至的备考,其实也就是把能找到的旧课本翻出来,挑些习题重做一下。时间仓促,很难有即时的收效,不过,也没有像现今考生漫长备考加阶段冲刺那样累积起的巨量心理压力和备考痛苦。
高考来临,我回乡下指定考点参加考试。临考前一天下午,生产队报名参加考试的年轻人聚在一起,先去大队集合,然后去双河公社与其他大队的考生汇合,浩浩荡荡地向金坪区进发。12月份已是冬天,考生们穿着棉装,背着铺盖卷,挎着水壶,带上两天的米粮,行进在山间逶迤的小路上。公社带队的干部举一面旗帜在前头领路,行至高处回望,一轮红日厌厌西下,山谷里长长的赶考队伍颇为壮观。
1977年高考只考4门课,理工科的题目是语文、政治、理化、数学。各省自行出卷,四川的卷子,按今天的标准看,基本没有难度。政治卷子考题已经记不得了。语文卷子好像有标注拼音,有默写毛主席诗词《蝶恋花·答李淑一》,作文是写一篇读后感,时间到点后,我发现一个标点符号书写不清楚,伸手想补一笔,被认真的监考老师当即喝停。
考题虽简单,但对当年的多数考生而言,还是如天书一般的难,很多人没有考完4门就提前离场了。第二天考毕,天色已黛,回大石生产队的考生好像只有我和另一位知青。山里夜路比白天难走,我们深一脚浅一脚埋头走路,背上的铺盖卷比来时似乎沉了许多。路边农户家家都养着狗,靠近就叫个不停,我们并不怎么担心狗会真扑上来咬人,怕的是看不清脚下,踩到路旁的水田或水塘里去了。结果快到生产队时,走在前面的他还真踩到一个水凼凼里,湿透了鞋和裤腿。记忆中归程走了好久,后来我在谷歌地图上查过,这段路大约8公里。回到肖队长家,已是深夜,上床即睡,次晨黎明钟声响起,又起来出工了。
大约是1978年春节前三四天的样子,我们在坡地上干活,坡下通往公社的土路上,一位老乡停足冲着我们高声喊起来:“公社叫带个话,大石生产队姓林的那个知青考上大学啰!”满坡的人立马都把脸转向了我。原来是录取通知书发到家中,父亲打电话到公社,公社就让路过的老乡带话通知生产队。山区里老乡习惯用隔坡隔水喊话的方式传递信息,而我,就这样,在第一时间,收到了一个素不相识的老乡用最动听的川音给我带来的巨大喜讯。
大队安排了知青们在春节给乡亲们的演出,我又在生产队留了两三天,继续和知青们排练节目。年三十在大队部演出完毕,临别前在肖队长家里吃了一顿年饭,那是插队半年在队长家里同吃同住的最后一餐,也是餐中见肉的第一餐。
回到家里,见了母亲,再也按捺不住急切的心情,张口问道:考上的是哪个大学哟?母亲拿出浙江大学寄来的录取通知书,我一下子又兴奋起来,那时候还并不了解浙大是所名校,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嘛,能去杭州去学,能见到闻名天下的西湖,心中的喜悦无以言表!
1977年高考还有一个特点,很多省市没有公布考生高考分数,更没有什么录取线、重点线。我至今也不知道我高考的成绩。只记得我是把省内学校填在浙大志愿前面的,却幸运地被浙大录取。后来有听招办的人讲,是为照顾外省招生的同志在春节前完成录取能回家过节,才让少数外省的学校先行调档,把分数好的考生挑走,我也有幸成为当年很少数在春节前就收到录取通知的77级考生之一。
1978年3月初,到浙大报到,方知浙大原来是历史悠久具有东方剑桥美誉的名校,更加感到自己的幸运。刚入学不久,全国科学大会召开,教育界科技界动情欢呼“科学的春天”,“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深入人心,给校园内外带来极大的振奋。由此带动,77级新生又扩招了一些,尽管如此,那一年的录取比例还是非常低。同学们都庆幸自己成为了那百里挑一、千里挑一的幸运儿,自觉地以感恩的心态投入到当时一句认同度极高的口号所形容的“把四人帮耽误的时间夺回来”的勤奋学习之中。
我们在校学习期间,改革开放催生的社会生产力快速恢复和增长,使得各行各业对科学知识和人才的需求倍加迫切,也使我们这一届及往后几届的毕业生格外抢手,大部分学生出得校门即可在生产建设、教学科研岗位上一展身手。
40年岁月沧桑风云激荡,高考情景犹历历在目近若昨日。不管在何处工作学习,无论身处怎样的困难境遇,那搭建在猪圈之上的茅草房,那挂在屋檐下的磁石喇叭,那背着铺盖卷和米粮行进在山谷里的考生队伍,那坡下过路老乡告知我考上大学的高声呼喊,总在昭示着自己,我是从哪里走来的,应该往哪里继续走下去。只有对自己有信心,对这个国家有信心,对改革开放的宏大事业有信心,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平凡的人生才能映出多棱的色彩,使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变得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