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7年06月14日 星期三

    分类力荐

    《 中华读书报 》( 2017年06月14日   09 版)
    【世界史】

    从史前到古埃及、古希腊时代,从中世纪的地中海和北欧到东方的海上丝绸之路,从全球化时代的开启到近代的海洋争霸……本书展现了文明的兴衰与海洋之间的联系,引人入胜地叙述了人类航海事业的发展历程,谱写出一部关于航海者的史诗。通过航海,不同的人群、民族、国家和大陆发生接触,不仅交换商品,交换植物、动物和病菌,也交换着语言、思想和宗教,并接触到其他地区的商业、法律、审美乃至饮食。因此,这不是一部海洋史,也不是一部单纯的航海史,它更多关注的不是航行的船只,而是船只运载的人,以及他们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换言之,这是一部海洋视角的世界史。这本荣获美国《选择》杂志2014年度“杰出学术著作奖”的作品将使我们对海洋在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性有更高评价。
    【近代史】

    晚清的中国连遭挫败,被迫走上变成法、施新政的道路,科举制度首当其冲。1901年8月,清廷发出诏令,改革科举考试内容、文体及场次顺利,考试内容废除了八股文、试贴诗,增加了“新学”时务。是为辛丑改制。至1905年废科举,辛丑新章在1903(癸卯)年、1904(甲辰)年两科会试中得到贯彻和实践,产生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批进士。本书详考辛丑改制背后的复杂博弈过程,检讨辛丑新章制度设计的利弊得失,讲述癸、甲两科考试实际进行的情况,考察考中的进士进“进士馆”学习新学的情况,最后讨论了癸、甲进士群体在清末民初剧变时代的出处浮沉、流风余韵和最终命运。相比以往研究,本书的论述更为系统、细腻、深入,使我们对清末科举的认识更加清晰,对清末民初政治、社会文化的转型也生发更多思考。
    【纪实】

    这是哥伦比亚大作家马尔克斯在尚未成名时所写的一部非虚构作品,素材来自1955年从美国返航的哥伦比亚军舰遭遇风浪后一位水兵在海上漂流10天最终生还的历险故事。当时在哥伦比亚波哥大《观察家报》当记者的马尔克斯对这位幸存者进行了为期20天、每天6个小时的采访。他一边仔细聆听当事人对事件的回忆,也在努力甄别讲述的矛盾与不实之处并对此加以取舍。这些采访内容在报上连载后产生很大的社会反响,对海难原因的逐步发掘甚至触怒当时的哥伦比亚军政府,累及报社、生还者和马尔克斯本人的命运。今天再看这部非虚构作品,会发现年轻的马尔克斯对于真实事件的把握、细节乃至叙事方式的处理、对社会深层问题的反映等均显露一定的天赋,也可以说他日后因《百年孤独》名满天下亦属必然。
    【散文】

    也许是历史文化与自然环境使然,俄罗斯文学一向不乏强烈的自然氛围,对山川草木、四季变幻的描写总与文本本身息息相关,至于纯粹的自然文学写作,更是俄罗斯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苏俄小说家、散文家阿斯塔菲耶夫可算承袭屠格涅夫、普里什文自然文学传统的代表性作家,本书即是他这方面的风格写照。这部中译本集结了《树号》《俄罗斯田园颂》和作者在俄罗斯报刊上发表的一些作品,经作者后人授权并由译者修订审校译文。书中那些记录、抒写大自然和内心情感的文章,通过作者笔下对自然景物包含感情的描摹记录,寄托着对生命、人生厚重沉郁的思考。这些文字写作的时间跨度很长,以书名的寓意而论,这些文章也是作者本人文学历程中的“树号”(树号,用斧子和其他利器在树上砍出的记号,有路标的作用)。
    【艺术】

    郁俊是位画家,本书由他一系列臧否从古至今若干位中国画家的文章构成。基于他始于画油画之后攻国画的艺术经历,以及对绘画史、绘画理论皆有心得,他的谈画论人在表达方式上举重若轻,往往三言两语直击要害,语言风格则幽默犀利甚至带点个人化的“刻薄”。从评论对象的选取上,自吴道子、徽宗、李唐、倪云林、沈周、唐寅,直到八大山人、郑板桥、齐白石、黄宾虹,再到他的老师朱新建,时间跨度不可谓不大,隐含的贯穿全书线索则偏重文人画这个话题。艺术史可以有无数种写法,绘画史亦如是。郁俊的这些文字可被视为简明的、另类的中国绘画史写作,观点有见仁见智成分,但作者对中国画的痴迷、钻研能够从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由此萦绕的赞叹和棒喝、祛魅并行,这些也构成这本书独特的视角与丰富的趣味性。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